第8部分(2 / 2)

这拇指一如壁虎断掉的尾巴,在砧板上突突蹦跳……

引来桩子的嚎声大哭。

引来众人的唏嘘惊叹。

盛女推开扑来的桩子,用溅血的左手握刀,打算再残右手拇指时,刀被人夺过。

夺者叫庞大根,他所在的祁连山游击队司令员不是旁人,正是桩子的大哥海水清。他是海司令的警卫班长。数天前,他身着便装途经圣集时,曾买过“圣物八件套”。

庞班长是带辆中吉普来的,因为圣集还不是革命根据地,这一带尚处在“拉锯”状态。为防白匪骚扰,庞班长还带了一个装备精良的班。

原来,他带回的“圣物八件套”,让海司令大喜过望,又喜极生悲,念及乡情乡俗乡亲,禁不住潸然泪下。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庞班长虽来司令部时间不长,但有关海司令的传闻,却早已如雷贯耳。海司令绰号“钢葫芦”,打仗特勇敢。逢恶仗前夕,必剃须净发,成不见毛碴儿的光葫芦,泛青光冒寒气,与刺刀闪放的寒光互映互辉,令对拼者生悸发怵。海司令是从尸堆里拱出来的,杀敌如麻还不红眼,泪珠儿当然比金豆子还稀罕。庞班长一见便傻了眼,成了看戏的洋鬼子。

当时,海司令捧着“圣物八件套”嗷嗷大叫:“这是我老家恩公祠的绝活儿!这是我老家恩公祠的绝活儿!”

庞班长说:“司令员,一准是咱们莲花山的老乡,这可谓是‘圣物八件套’牵乡缘。”

海司令顿时笑逐颜开,当即责成庞班长驱车接人。

目睹盛女自残的惨状,庞班长当即感到没法向海司令交代,这是朝海司令的兴头上浇冷水。再往深处一问,自残者还是海司令的弟媳。庞班长的脑瓜轰然炸庙了,这还咋回见海司令?一桩弥天大喜事让这些刁民泼妇搅了黄汤。他怒火中烧,大喝一声,朝中吉普挥了挥手。

第30节:卷三 盛女断指(3)

一挺马克辛机枪立马当街架上了。

庞班长骂骂咧咧,下令机枪点名的话刚出唇,斜刺里冲出因失血过多而面色苍白的盛女。她横挡在机枪口的前边,颤抖着说:“不要开枪!是我自残的,这怨不得别人!”

庞班长愕然。

盛女说:“仔细想想,他们也难哪。饭碗被人抢去了,会不眼红?能不憋屈?要是这样的人都该杀,那得造多少子弹呢?”

庞班长气咻咻地说:“那也不能把人往绝路上逼。”

盛女说:“俺俩在老家呆不住,能在这儿活下来,就是圣集老少爷儿们的恩德,做人不能过河拆桥。”

庞班长认清盛女一脸真诚,只好挥手作罢。

中吉普启动时,人们倾镇而出。

顾小胡子亲领镇商会的几位老者,在镇郊的路旁撮土为炉,插草为香。他们身后跪着满脸虔敬的三十六家街坊。

当中吉普缓至时,这帮人由顾小胡子领着,连连磕头膜拜,并吟哦声声,祈祷盛女命大福大造化大。

车后是密集跟送的人群,路有多宽人群有多宽。路边的树上也爬满了人,有多少树就有多少树人。这天也不知踩坏了多少棵树。

这阵势有如莲花山基督教堂前的盛会。当时桩子坐在与司机并排的位置上,双目炯炯,视野开阔。可他竟对人群的攒动和喧哗充耳未闻,视而不见。此时他心中反复回响着盛女的一句话,其回响像山呼海啸不绝于耳了几十年。盛女说这句话时脸肌痉挛,血色全无。她瑟抖着手臂,抽搐着肩胛,战栗着唇齿,还有顺脸滑落的豆瓣子汗,强化了这句话的分量。盛女是这么说的:“泥玩儿毁坏了还可以重捏,人毁坏了就完了。人就是人,人不是泥玩儿,人不能把人当泥玩儿。”

从此,盛女成了圣集一带的传奇人物。说她是奉基督之命的现世天使。还说她圣意圣心,捏出的泥玩儿会飞会叫唤。还说她口若悬河,凭三寸簧舌喝退了洗劫圣集的数千匪兵。

到了20世纪末,我徒步考察黄河的流脉走向,途经祁连山时,曾特意到圣集小住。发现集面上的泥玩儿琳琅满目,特产泥玩儿已不再是单一的坐猴儿。天空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一家挺大的“顾记”门面还横起一道布幌,上边楷书着一溜刺目大字:

莲花山恩公祠特产泥玩儿圣物八件套。

我饶有兴致地进去欣赏。

“圣物八件套”的种类依旧,但形状质地远不及桩子伯的活儿。

守着一拉溜柜台的几位年轻人,正应接不暇地唱卖。

我瞅个空子问:“师傅,您招牌上的莲花山恩公祠在哪里?”

柜台里边的三人答了三个样,全是驴唇不对马嘴。一个说“陕西潼关”,一个说“安徽桐城”,另一个说“北京通县”。

我不禁哈哈大笑,笑得里边的人愕然发愣。

我笑着说:“看来你们都不是正宗真传。”

里面的人相视一乐,瞬即也回以哈哈大笑,直到冒出了泪花儿后,才说:“管它正宗不正宗、真传不真传呢,兵不厌诈,只要能赚到钱就行。”

另一位补充道:“不是说了嘛,不管黑猫白猫逮着老鼠就是好猫。”

我问:“这‘圣物八件套’销路咋样?”

里边的人答道:“现在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玩心也大了。‘圣物八件套’供不应求,一个集日能下几百套。”

我们查了《圣集志·人物篇》,里边有这么一段文字:

盛女,莲花山恩公祠人也。本世纪30年代末曾流落本镇,短居九月余,后赴祁连山革命根据地投亲(据说其公公为军界要人,隶属衔位不详)。该女子善泥玩儿,有绝技“圣物八件套”传世,至今畅销不衰。该女还侠肝义胆,自残左手喝退数百扰镇兵匪,全镇数千生灵才免遭涂炭……

抄了,回去交给桩子伯。

桩子伯读了长时不语。

追问,桩子伯才说:“志书是墨水涂的,而历史是血写的。血浓于水,不容褪色。”

第二部分

第31节:海黑头的天才构想(4)

卷 四

16.公元20世纪70年代中

海黑头的天才构想(4)

数十年后,曾一如流星远逝的盛女携桩子出走,并未完全被历史的尘埃埋蔽,它使海黑头造成了强烈的悬疑。他推断盛女、桩子一度落脚祁连山,并非是盲目地出逃流浪,而是一开始就有既定的方向目标。他用一块烧红的烙铁,在老面瓜的脸前虚晃一下,吓得灵魂出窍的老面瓜当即就来了个竹筒倒豆子:他做万利来的少东家时就迷恋盛女的姿色,装神弄鬼引发了盛女、桩子的出逃,这为其一;其二是有位自称祁连山圣集的泥玩儿贩子,拿出一尊连体的亚当夏娃作为样品,在万福祥的店铺里一下订货百套,而且还一把拿出不菲的定金。对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其父万福祥大喜过望,当场签约画押。谁知朝下的事令万福祥惊诧:他将样品展示给盛女的第三天,盛女、桩子便趁雨夜出逃,随之,那位祁连山圣集的泥玩儿贩子也不辞而别。

海黑头由此新生悬疑:何人如此诡诈、神秘,且神通广大,一件泥玩儿样品,就令盛女、桩子亡命出逃?他面对涉及祁连山的分省地图,无论如何也寻觅不到圣集。他又花大气力找到了有关省份的县级地图,才勉强发现了圣集这个弹丸小镇。是何人居此对盛女发出神秘召唤?这个地方的特别之处又在哪里?

这两处悬疑,让海黑头动了不少心思。针对此泥玩儿贩子的情况,他刨根问底,反复追逼。老面瓜追溯当年的细枝末节,挖空心思,总算忆出两点有价值的线索:一是此人五十出头,二是留着不同寻常的山羊胡子。

接下来,海黑头亲力亲为,不远数千里,直奔祁连山,找到小镇圣集,安心住了下来。当发现各家古老店铺的主业全是经销泥玩儿,并且这种传承已沿袭数百年时,他的心智豁然启悟。

但启悟毕竟是启悟,它还远不是结论。

朝下,他造访了数十位镇中老人。虽然年深久远,但凭不同寻常的山羊胡子,没费太大的周折,就对号入座地打探到了顾之守“顾大胡子”。随着造访的深入,在众人的追忆与缅怀中,顾大胡子的形象愈来愈清晰。尤其是顾大胡子暴病身亡的结局,令他为之心动。

于是,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推论:顾大胡子之死,绝不是什么暴病身亡,而是蓄意谋杀,是盛先儿与鹰爷被谋杀的继续。

且谋杀的元凶是同一人。

这个人有可能是海水清。但要证实这?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