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亮。那重重的笔迹,把封面双层纸也印下了条条小沟。打开第一页,是一首手抄的小诗:
天上星,亮晶晶,
我站村后望北京,
北京有座大楼房,
爹住楼里想亮亮!
字迹比门上、窗上的粉笔字要工整得多,看来是新近写的,只是最后那个大惊叹号,歪歪地快平躺了,一定是写累了的缘故。
这一笔一划拼成的方块字,凝聚着一个农村孩子多大的决心和毅力!
方涛正在细心欣赏,海亮从门外进来了。他的外貌还是不佳:头发灰蒙蒙的,衣服上沾着泥斑,膝盖上又是两个磨破不久的窟窿。他是奶奶叫回来的。奶奶已告诉他爹爹回来了。但他一见到方涛,还是有些不知所措。他偷偷瞥了一眼两只不大干净的小手,站在门边怯生生不敢进来。他一定还想着去年方涛打他的情景呢!方涛心头一热,大步跑过去,一把抱起他,亲着他的小脸蛋连声说:
“孩子,好孩子!”……
柳霞天黑才回来。方涛以为她是给孩子们改作业误了钟点,联想起郑叶爱人的不幸遭遇,劝她以后宁可把作业本带回家来改,也不要摸黑走路。但柳霞苦笑着告诉他,就是没有作业本要改也回不来。校方有规定,为了限止“资产阶级法权”,教员不允许在贫、下中农收工以前离校。
柳霞解释着,水也不喝一口,拿起扁担、长绳就往外走。
“哪去?”方涛问。
“挑柴。生产队今天下午分了棉秸。我回来时,远远望见地头留着两堆柴,恐怕是我家的。”
“分柴?怎么也没有人给捎来家?也不通知一声?”
“哟!好大的口气。”柳霞笑笑,“你是什么官?要人伺候啊?”
“那,我去。”
“你不知道在哪儿。”
“那,一块去,我带上手电。”
门外,朦朦胧胧还有些亮光。过了桥头,果然能望见河东地头似乎堆着两堆柴。两人快步过去,拿手电一照,正是棉秸,上面贴着一张小纸条,写着柳霞的名字和棉桔数量。
柳霞把小纸撕下,放进口袋,熟练地用长绳把棉秸捆成两大捆,轻轻插上扁担。
“霞,我来。”
“不用。你长年坐办公室,一下挑这么多,不习惯的。”
“那你,你不太累么?”
“累?傻。你不在家,我还不一样干?”柳霞顿了顿,继续说,“有你在旁边,我就满足了—;—;心满意足!”
柳霞说着就蹲下身,肩贴扁担一顶,把棉秸挑上了肩。
“我就空着手跟你走啊?”
“给你个任务,给我照路!”
方涛赶紧打开手电,紧随在柳霞身后执行任务。
小河在旁边静静地流着,寂静的田野里,只听得柳霞清脆的声音在响:
“傻,照路上,别照我的脚。”
“傻,一下子又照这么远,我是千里眼哟?”
“好!涛哥,完全合适,这回可以给你打百分。”
“注意,又偏了。”
“咦,手电光干吗老晃?傻,你不专心打手电,老看着我干吗?”……
柳霞的话可真多呵,她不停地指挥着方涛,温柔、亲切、有时带着甜甜的责备。小星点点。月儿象一弯银钩挂在西天。扁担在淡淡的月色星光下一闪一闪,两捆棉秸也在扁担两边有节奏地上下颠簸。柳霞微微仰着脸,小跑步般不停往前赶,任晚风轻轻地掀动着耳边的散发。脚踩在高低不平的河岸上,如履平地……。
“呵,亲爱的霞,今夜的你是那么精神、那么快乐、那么活泼,而唯一的原因,就是有我在后面给你打手电。……”方涛默默地想着,眼睛模糊了。
深夜,临睡之前,柳霞忽然走到方涛身边,调皮地一笑,说:??“等着,我给你看一样东西。”
她象小鸟一般飞跑到衣箱前,掏出钥匙,打开箱子,用脑袋顶着箱盖,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小小的包裹。
她走到床边,把包裹放在床上。包在外面的是一条她结婚时用的花头巾。打开头巾,还包有一层纸。柳霞瞥了方涛一眼,甜甜笑着,背过脸,用身子挡住方涛的视线,迅速打开纸,又猛地回过身,说声“看!”,把一件天蓝色的毛衣捧到方涛眼前。
“毛衣!又给我织了一件?霞,你真好。”方涛高兴地说。
柳霞打开毛衣,双手执平贴到方涛胸前,深情地说:
“涛哥,这是我给你的,第一次,有生以来第一次!”
“霞,说什么傻话。我身上的毛衣、毛背心,那一件不是你织的、你给的?”
“不,这一件跟过去的不一样。这是真正的、完完全全我送给你的毛衣!”
柳霞告诉方涛,这是她第一次拿到代课工资后买了毛线给方涛织的。过去,毛衣虽是她织的,但毛线都是方涛寄回的钱买的。她虽然也挣工分,但最多抵点口粮钱。而今天,她也拿到工资、拿到现金了!她也可以用自己挣的钱买礼物送给方涛了!
柳霞的脸红红地象天边的朝霞,她激动得说话时也有点微微喘气。
“涛哥,快穿着试试,看合身不?”柳霞说着亲自帮方涛把毛衣套上身。
毫无疑问,完全合适。
柳霞笑着,久久傻笑着。
方涛心里又高兴又酸酸地不太好受,他紧紧地搂住柳霞,用他整个的身心。
“霞,谢谢你。可你得答应我,以后,在钱上面,再不许分你我。”
柳霞没有说话,但冲着方涛微微一笑,把脸埋在方涛的胸怀里。
柳霞笑得多美!那羞怯的、深情的一笑,仿佛把小屋都照亮了。方涛的心暖暖的。他忽然想起第一次见到柳霞时,柳霞望见蛋糕时露出的羞怯的、天真的一笑。
“呵,我的霞,你依然是那样可爱,你还是我多年前看到的那个小姑娘。”方涛喃喃自语着,眼睛里滚出一颗又一颗晶莹的泪珠。他不知道这是由于激动、兴奋,还是由于辛酸?……
第五章
绚丽的火花稍纵即逝。第二天早上,迎接方涛的即是一场惹人恼火的吵闹。
方涛正在吃早饭,门外忽然象砸开了锅一样吵杂。在“噼噼啪啪”的竹木倒地声中,暴发出一个女人尖利的叫骂声。这是隔壁朱阿二妻子的声音。原来,方涛家又“得罪”了她家。早晨,方涛的母亲在屋门前搭架子晒被褥,一根横竹竿子伸到了阿二家的地界内。这还了得!阿二妻一下子冲出来把架子、竹竿、被褥掀翻地上。方涛母亲跑去阻拦,也被她推倒在地。阿二妻仍怒气难消,随之又杀气腾腾朝方涛家门口冲过来了,一边跑一边喊叫:
“好欺侮人哪!男的一回来,就神气活现啦?占着人家的墙不算,还要霸人家的地皮?什么臭知识分子、臭娘儿,我可不怕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