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2 / 2)

他本可以睡到傍晚的,十二月的广州天气让人睡着也是很美的,无奈中午的时候,宿舍楼就有人热热闹闹的声音了,直把他从梦乡里拉了出来。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大脑就像一只老旧的放映机,显得余兴未尽地断续放了几个片断,然后才嘎然而止。其实,眼睛仿佛被什么东西蒙住半天也未能睁开,不知是谁的午餐端了进来——哪怕味道散发的并没有那么浓烈——倒让他的舌下腺先醒过来,冒出一股清流。

他看了一下时间,正是吃午饭的时候,“吃午饭的时候”意味着要吃午饭了。他在床上迷迷糊糊地想着,“吃”还是“不吃”,两个方面都有充分的理由。最后,还是理智战胜了欲望,他爬起来,去水龙头跟前,猛地喝了几口自来水,又钻进被窝里面,决定直睡到下午吃晚饭的时候。哪怕睡不着,也要赖在床上——这个时候家乡已进入冬天了,而冬天里最大的享受莫过于在被窝里睡懒觉。躺在床上,他想起了小时候那些快乐的日子。

小时候,上学的学校离他家很远,学校上课的时间也很早,他每天都要在天还黑黑的时候起床。这在冬天是多么不情愿的事。尽管那时因为功课很好,被老师选作班长,他仍然会偶尔逃一次学。逃学的感觉虽然很紧张,但窝在暖被窝的感觉实在太好。当然,通常情况下,他的爸爸每天都会准时在早晨四点半钟叫醒他,因为五点钟就要动身,不然就会迟到。他就算抗议也只能在床上赖个十来分钟。有时妈妈心痛儿子所受的罪,要骂学校的老师太不近人情,这正合他意,就索性赖在床上不起来,至于迟不迟到不去管它。那时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放寒假,一放寒假他就可以不起床了,至少是他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只要他愿意,他妈妈就会把热饭菜端到他的床上,他和他的弟妹在床上把饭吃了,然后接着打牌玩。他要把平时没有睡够暖被窝的损失全都弥补回来……

童年时代无疑是那么的有趣,他此时偎在被窝里想着那些往事,还能从中再得一回快乐。一个北方人(仅相对于广东)的眼里,进入冬天即意味着要下雪了,每年总要有过那么几场雪,这个年才叫有头有尾。他听人说起过,在梅村最寒冷的时候都不能下一场雪,一时还真有点不知所措。他就想起了家乡楚阳的冬天。

楚阳的冬天是从十一月中下旬开始的。那个时候,除了山上的松柏之外,大多数的植物都开始准备过冬了——把绿了大半个年份的衣装脱掉,换上简单轻便一点的,有的索性钻到了地底下。楚阳的大地上,除了大山上尚有些绿意外,全都仿佛恢复到原本的模样,眼前也空旷了许多。既然是冬天,自然少不了风,一阵阵的西北风,刮得人脸上青痛青痛,刮得满眼更显得空寥。人们也就意识到,冬天来了。而接下来,该会在某一天夜里,下第一场冬雪。楚阳的雪一般都是在十二月中下旬开始下的,安生会在某一个深夜,被雪“沙沙”的落在屋顶上那种轻轻的声音惊醒——小孩子多半是盼着下雪的——这时他会很兴奋,恨不能白天早点到来,去外面看一看雪,和那白茫茫的世界。如果他没有被那雪落的声音惊醒,那么在早上起床的时候会先在门口厚厚的雪毯子上留下第一个脚印,然后不管父母醒了没有,弟妹醒了没有,都会难抑兴奋地大喊着吵醒他们,告诉他们——下雪了。下雪了是个怎样的景致哟!大地会在人们眼中一下子变个模样,白茫茫的一片,山坡和河流只剩下些轮廓,道路也被覆盖,整个世界变得静谧下来。特别在那清晨,往学校去的路上,人们还没有从梦乡中醒来,整个世界仿佛就是一幅硕大无比的圣洁的油画,油画上“碎碎”的,“碎碎”的响着脚踏上雪的声音。这声音一串串的,在他的耳里回荡着,在空旷的雪野上回荡着……多美的世界,多美的声音,多美的雪……

这就是他童年的雪,也是他童年的记忆。记忆中还有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都仿佛在那昨天,令他陶醉。这一切是不会再有了,今年雪也是见不到了,令他惆怅,不觉想起了一首诗:

雪花呀

你是那么安逸

那么恬静

飘哇

飘哇

飘得那么自在

那么洁白

在这远方

哪怕千里之外

想起的是那

童年

堆的那个雪娃娃

可是我知道

那个雪娃

已经化了

化了

化成了一滩水

现在

不知去了哪

家乡的雪花好大

好大

一枚又一枚

飘哇

飘哇

那么自在

那么洁白

落在屋顶上山坡下

可这是什么时候

院子里没有雪娃

院子里的孩子

上学还没有回家

他从枕头底下拿出纸,记下了这首诗,然后决定睡一觉。晚上还要上班,保证睡眠无疑是最重要的;恩华邀他去逛街,他也没敢答应。宿舍里那几个下午都起床了,都到街上逛去了,只剩安生一个人在宿舍,倒可以安安静静地睡一会。

人都有某种惰性,很少会有人主动寻求进化,大都只在迫不得已的时候,学会?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