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竹楼文集 > 第14部分

第14部分(2 / 2)

很快,我发现了一个新苗头,家家户户门前也种上了果树。日后,自家门前果树的养护、浇水便成了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每当放学回来,我忙着给它们浇水、施肥,许是疼爱它们的缘故,桃树、杏树都先于梨树而去,惟有一棵梨树依然坚挺地活了下来。

以后,屋前屋后变化很大,明显的是道路拓宽、房屋拆迁,但这棵梨树,丝毫没人打起它的注意,一直原地纹丝不动,它以高昂的姿态,迎接着每一个路过、到访的人,它成了历史的证人。

经过多年精心裁培,梨树长得根深叶茂。每到开花时,我对它爱护有加。遇到家里来客,在拿不出什么招待客人的时候,我便用事先做好的罩子,固定在三米长的竹竿上,用它去摘梨,客人尝了梨子后都说:味鲜、可口。

以后的岁月,它经受住了种种磨难,打它注意的人也多了。有一年,夜深人静,天突降暴雨,刚刚长熟的梨子,我们没来得及尝上一个,第二天一大早,树上的梨子洒脱了一地,摔得稀烂的,那回,我只捡回了两个梨子,一家人舍不得吃,将它送给对门的小兄弟。我赶紧找来工具,将被风刮歪的梨树扶正,用竹杆左右支撑它。

有一天晚上,两个鬼鬼鬼祟祟的影子窜到梨树前,被心细的弟弟他抓了个正着,望着被他们摘下来的梨子,我将派出所的同志叫来,经询问,他俩原来是打梨树的注意,要偷梨树。因梨树根深蒂固,无奈,他们只摘些梨子,结果树没偷成,还写了深刻的检查,否则的话,我是不会放过他们的。

时过境迁,后来我下放,对梨树的感情丝毫没变,我无论走到哪,心里一直惦记着它,每当回到城里,我坐在梨树下,仿佛地端详它,每次离城,我不时地回首望着它,梨树好像在说:你我之间不可能一辈子在一起的,总有分开的时候。后来还是印证了这一点。

1992年,我们所住的地段要开发,这回不同以往了,整个地方连锅端。望着眼前这棵与我相伴了二十多的梨树,眼看就要分别,就像与亲人分别一样,心里难过极了,我反复抚摸着梨树:不管你到哪,我都不会忘记你的。

就在我愁着梨树何处去,那天,对门家的兄弟看出了我的心思:这树我带上吧。方便吗?我问。兄弟说:我们搬进新宅是一楼,有个大院子,可以将它放在院子里,有机会的话,你可要常去看它呀。

后来,我登门看望这位兄弟,才知道他早已成家搬出去了,但我看到这棵依然坚挺如初的梨树时,方知以后的日子,梨树一直由兄弟的父母精心照料着,对着梨树,我真得想好好地陪上它一阵子。

一张发黄的下放证书

1976年3月初的一天,高中毕业的我接到上级一纸通知书,被光荣地批准为一名上山下乡知青,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天,我的心情异常激动,我失眠了。之前见过那光彩照人的下放证书,真得好羡慕,以后,做梦也想有张下放证书。下放证书形同奖状,上面印着“光荣证书”四个大字。想到学生时代,周围的同学获得三好学生等各种荣誉,一直当不上先进的我,似下放证书为最高荣誉,将它装进镜框,端端正正、高高地挂在客厅,临行的那天,我注视着它许久。

三年后,我回城待业,下放证就成了多余的东西,也不再过问了。后来,参加高考、招工,时不时地用到下放证,一些部门还要眼见为实。这时,我忽然觉得它的重要,便想起那一纸证书,像久违似的,像丢失了孩子一样,心情十分地着急,执意要找到它。经过一番苦苦寻找未果,也不抱多大希望了。我没忘记大姐的下放证,趁她不注意,将她的证书摸了过来,我试着改名儿,结果呢,将大姐收藏多年的证书改得拿不出手,成了一张废纸。为这事,大姐一段时间不理我,她怨我太自私了。面对一张报废的证书,我伤心、自责。后来,还是母亲看出了我们姐弟的心情,得知我为寻找下放证烦恼时,母亲将我叫到她跟着:你的下放证在我这呢。说着,母亲从房间的衣柜里取出一个布包,打开一看,除了一些旧照片外,还有我那再熟悉不过的下放证书,我小心地将证书平铺开来,如获至宝,当年的证书重现在我的眼前,一种无法抑制的激动,感谢母亲这么多年来为我珍藏下放证书。从母亲手中接过证书,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将它收藏。

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以后的数年,我们换了几次新房。一回搬家,房里的东西全搬空了,我远远地看到墙壁角落有张折叠的纸,捡起一看,原来是我收藏十多年的下放证,这时,我有点不明白,保管好好的证书,怎么会落到地上,差点让那拾荒的当垃圾处理了,我觉得愧疚,太对不住它了,心里隐隐作痛,吸取前面的教训,我比平时多了一个心眼,特制了一个铁盒子,将证书妥善保管。

如今,我收藏这张证书已有三十年了,岁月的沧桑使得我年近半百,闲来无事时,总爱将它铺展开来,同家人一道欣赏它,讲述自己那段难忘的知青故事。

感悟白衣天使

2006年大年初二的上午,母亲因高血压,右半边身子瘫痪,住进了市中医医院康复区,经过医生十多天的精心治疗,现在已能下床走动了。母亲能下床自已走动,医生说我的母亲还算幸运,很多病人因治疗不及时造成终身偏瘫。

按照医生的意见,凡是在母亲身旁的人,都要扶母亲到康复区进行锻炼,以尽快恢复健康。那天,母亲要做体检,我作为长子请了半天假,在医院服侍母亲,母亲体检的时间不是很长,一看时间还早,我便扶母亲来到康复区。

康复区在中医院四楼的左边,大概有二十多个平米,有几件崭新的设备,看上去都很简单,别小看这几件设备,从外表看,件件设计的再简单不过的了,它们肩负着偏瘫病人的体能恢复的重任。

我扶着母亲,让她小心翼翼地走上一件呈梯字型的梯子,从这边上去,又从那边下来,来回走上几趟,我问:母亲累不?她说:还好。放在离我们不远处的一件阶梯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我一直在思考着,就是拿不出答案,梯子设计的高些,只有二个阶梯。“妈,这是什么梯子。”我好奇地问。“这是上汽车。”母亲说。哦,我忽然明白了,原来这件只有二个高低不同的梯子还有另一层意思,就连病人康复出院后,连病人乘车都考虑到了,妙,真是妙不可言,我不由地对设计梯子的人肃然起敬。

来医院的第二天,医生送来一张《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表调查表》,看表上,列出了七位护士人员的名单,我拿起笔准备填写,同房间的一病号提醒:你们刚来,还不了解这里的情况,现在不要填,到出院的时候再填也不晚。我认为这病号说的也对,我将表格往病床旁的柜子里一塞。

期间,我与这里的护士进行了密切地接触,她们给我的印象确实很好。母亲生病正好在春节期间,这段时间,大家都有时间来医院服侍母亲,不论谁有时间,都会主动来医院。到了大年初七,护理母亲的人越来越少了,都要上班了,我是从初三晚上开始护理母亲的,与这里的护士接触最多。护理母亲别的都好说,就是母亲上厕所,一晚上要上两次厕所。我就对母亲说,要上厕所,你就按铃铛请护士帮忙。这样做,果然有用,只要母亲如厕,不论哪位护士当班,?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