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指间沙 > 第5部分

第5部分(2 / 2)

楚大夫屈原留下的作品不算很多,但是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风》、《骚》并提,好象便是“风骚”一次的来历。我们今天所见屈原的作品,皆出自刘向辑集的《楚辞》,含《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招魂》等共计二十五篇。当年我专注于《楚辞》研究的时候,我曾经跟我的学生大放厥词:“读屈原根本不要看其他的作品,一章《渔父》、一阕《山鬼》,足以。”并且告诉他们,读《渔父》也不要全读,只要品透其中两句话,便可以受益一生。一句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教导我们做人要夹起尾巴,挨枪子的总是出头鸟;另外一句便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教导我们要适应环境,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在《山鬼》里面,那位多情的女山鬼,骑着虎豹,披着松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从大山深处采来了灵芝要送给她的恋人。这样一位集美丽、多情、有能力、还充满野性于一身的女子,谁人不想,谁人不爱?岂不正是我们这些浊世男人梦寐以求的佳偶?

源自《渔父》和《山鬼》,便有了这部《指间沙》。书中的男主角王良由清到浊、再由浊复清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入世和出世的过程,书中的瑰湄也正是一位集风韵、多情、权力欲一身的奇女子。虽然这两人名字的谐音不是很朗朗乾坤,但是也只有读者大人自己去细细品味了。

本书稿曾以《春江水暖》的名字在新浪网读书频道上挂过部分章节。原名盖取意于那句三岁孩童都会背的唐诗“春江水暖鸭先知”。因为本书中的主人公王良是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学生,展现在他的面前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不啻于面对一条刚刚开冻的江水,他不知道江水的深浅,也不知道江水的冷暖。偶然的机遇让他成为女市长的情人,其角色也类似于现下社会上沉渣泛起的色情行当中专为富婆们提供性服务的男妓,只不过他显得略为高级一些而已,但是总也脱不出“鸭”的范畴。综上因素,便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但是,人物的性格总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的。从揭露现实当中某些不正常现象的初衷开始,写着写着,我发现自己竟然已经无法掌控他们了――不是因为他们的“恶”,而是因为他们的“善”,是他们自身性格中潜在的善良融化了我对他们的冷漠和鄙视,是他们人性中的真诚和无奈驱使着我手中的笔,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故事中的人物也许都有些卑鄙,也谈不上高尚,但他们都是在认真、执著地生存着。为了生存,或者为了更好地生存,他们主动或被动地干了一些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干了一些为现实所不容的事情,这些都可以理解,可以同情,但是绝对不可以效仿。因为效仿的后果,除了监狱和坟墓,我考虑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去处。

至于本书最终定名为《指间沙》,主要还是因为主人公性格和命运不自觉发生逆转所致。由痛恨变为同情、由嘲讽变为叹息也是一个过程。2005年11月份起意动笔,到2006年7月份一稿出来,接近九个月的写作时间里,憨哥周边发生了很多的事情,有亲人和同事的故去,也有工作上的变迁,有形势的变化,也有情绪上的波动。一个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总要学会思考的,不管思考得深刻与否。尤其是身边的一些同事,生时位高权重,眼高于顶,死后一年不到老婆嫁人、孩子改姓,他的努力、他的奋斗到底来是为了谁?他生前积攒了大笔的存款、留下了好几处房产,他死后又能带走了什么?除了几声他已听不到的哭声,除了一个精致的骨灰盒,除了占有几平米的仅仅能安下一方墓碑的土地,他还是两手空空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不管他还有多少的不舍,不管他还有多少的留恋,死者要对生者说的话,反正我是听不见的。

没事的时候经常上网逛逛,那日偶然间听到了一首平和优美的歌,一不小心拨动了我几近麻木的心弦。忙借助百度“度”了一下,原来这歌名字叫做《指间沙》,一位不知名的女歌手的上乘佳作。当时正为已经发生逆转的故事发愁,因为本故事再叫《春江水暖》显然已经不再合适,但是一时之间又找不到更合适的名堂。“指间沙”这三个字背后蕴含的意味正好吻合了故事主人公的命运,用它来作为书名再合适不过了。

本书写作过程中,采用了一些传播在网络间的资料和素材,在此已无法一一列出并一一致谢。在此,憨哥抱拳弯腰,一躬到底,一并谢过。

初稿于二○○六年七月八日

二稿于二○○六年八月二日

正文

前言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楚大夫屈原留下的作品不算很多,但是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风》、《骚》并提,好象便是“风骚”一次的来历。我们今天所见屈原的作品,皆出自刘向辑集的《楚辞》,含《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招魂》等共计二十五篇。当年我专注于《楚辞》研究的时候,我曾经跟我的学生大放厥词:“读屈原根本不要看其他的作品,一章《渔父》、一阕《山鬼》,足以。”并且告诉他们,读《渔父》也不要全读,只要品透其中两句话,便可以受益一生。一句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教导我们做人要夹起尾巴,挨枪子的总是出头鸟;另外一句便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教导我们要适应环境,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在《山鬼》里面,那位多情的女山鬼,骑着虎豹,披着松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从大山深处采来了灵芝要送给她的恋人。这样一位集美丽、多情、有能力、还充满野性于一身的女子,谁人不想,谁人不爱?岂不正是我们这些浊世男人梦寐以求的佳偶?

源自《渔父》和《山鬼》,便有了这部《指间沙》。书中的男主角王良由清到浊、再由浊复清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入世和出世的过程,书中的瑰湄也正是一位集风韵、多情、权力欲一身的奇女子。虽然这两人名字的谐音不是很朗朗乾坤,但是也只有读者大人自己去细细品味了。

本书稿曾以《春江水暖》的名字在新浪网读书频道上挂过部分章节。原名盖取意于那句三岁孩童都会背的唐诗“春江水暖鸭先知”。因为本书中的主人公王良是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学生,展现在他的面前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不啻于面对一条刚刚开冻的江水,他不知道江水的深浅,也不知道江水的冷暖。偶然的机遇让他成为女市长的情人,其角色也类似于现下社会上沉渣泛起的色情行当中专为富婆们提供性服务的男妓,只不过他显得略为高级一些而已,但是总也脱不出“鸭”的范畴。综上因素,便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但是,人物的性格总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的。从揭露现实当中某些不正常现象的初衷开始,写着写着,我发现自己竟然已经无法掌控他们了――不是因为他们的“恶”,而是因为他们的“善”,是他们自身性格中潜在的善良融化了我对他们的冷漠和鄙视,是他们人性中的真诚和无奈驱使着我手中的笔,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故事中的人物也许都有些卑鄙,也谈不上高尚,但他们都是在认真、执著地生存着。为了生存,或者为了更好地生存,他们主动或被动地干了一些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干了一些为现实所不容的事情,这些都可以理解,可以同情,但是绝对不可以效仿。因为效仿的后果,除了监狱和坟墓,我考虑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去处。

至于本书最终定名为《指间沙》,主要还是因为主人公性格和命运不自觉发生逆转所致。由痛恨变为同情、由嘲讽变为叹息也是一个过程。2005年11月份起意动笔,到2006年7月份一稿出来,接近九个月的写作时间里,憨哥周边发生了很多的事情,有亲人和同事的故去,也有工作上的变迁,有形势的变化,也有情绪上的波动。一个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总要学会思考的,不管思考得深刻与否。尤其是身边的一些同事,生时位高权重,眼高于顶,死后一年不到老婆嫁人、孩子改姓,他的努力、他的奋斗到底来是为了谁?他生前积攒了大笔的存款、留下了好几处房产,他死后又能带走了什么?除了几声他已听不到的哭声,除了一个精致的骨灰盒,除了占有几平米的仅仅能安下一方墓碑的土地,他还是两手空空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不管他还有多少的不舍,不管他还有多少的留恋,死者要对生者说的话,反正我是听不见的。

没事的时候经常上网逛逛,那日偶然间听到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