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天下残局 > 第7部分

第7部分(1 / 2)

>留下大名的“过客”之一,终于证明牛皮不是吹的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但是,第二天,他又创作了一篇“伟人体”,事情就有点蹊跷。他给老婆写信,称:舟过洞庭,碰到一群悍匪,一干人众失魂夺魄,眼看就要舟覆人亡。千钧一髪之时,自己挺身而出,虽无羽扇纶巾,却也“谈笑却之”,很有诸葛孔明先生当日的风采。云云。

欧阳兆熊恰在边上,瞄到这一段故事,不禁大惑:二人同舟数日,一路上风平浪静,哪里来的悍匪?但又不敢冐然置疑,故先向左家仆人打听。仆人一听,嘴角撇了撇,貌似不屑,说:

“哪有什么悍匪!不过是我家相公发梦癫罢了。昨天晚上,相公睡在通铺,旁人不慎扯动了他的被子,相公梦中惊醒,连声大呼“捉贼,捉贼”。不但吵醒了船上的客人,连同泊的幾条船也被惊动。大家举火执仗,忙乎了半夜,可是一根贼毛都没摸到。不信?你仔细听听,直到今天,相公的声线还有些嘶哑呢”;

左家仆人的证词正如西方谚语所说:仆人眼里没有伟人。

欧阳兆雄听罢,极为羞愧:自己睡得太死了,这么大的动静竟然没知觉!愧极,故生恼:左宗棠连自己老婆都骗,太不像话了!恼羞交并,则成怒,遂当面质询左宗棠:“你给老婆写家书也弄虚作假,大言不惭,太过分了吧!”

我辈庸凡,每当把戏被人揭穿之时,无不极难为情。左公到底是伟人,面对质询,绝无挖地洞或者尿遁的龌龊想法,他正色道:

“这算什么!我问你:楚霸王(项羽)巨鹿之战、汉光武帝(刘秀)昆阳大捷,都号称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难道就全是真的?我看,不过是司马迁、班固这些文人会写文章、会吹牛皮而已。推而广之,天下大事小事,不也都是这个道理?我今天在家书里写了以少胜多、谈笑退敌,百年以後,大家不也就当作《史记》、《汉书》,信以为真了么?那个时候,怎么还会有你这种不解风情的人?切!”

言毕,二人大笑而散。

忘八蛋,滚出去

众所周知,左宗棠的出身,不过是个师爷。随行就市,师爷的前途实在有限。可是,左宗棠後来竟帅兵出征,转战东南、西北,战功赫赫,出将入相;这又是什么道理?子细分析,其中必有很多道理。而大大小小各种道理,却又源于一句不讲道理的粗口。

话说左宗棠在湖南巡抚骆秉章幕中作金牌师爷的时候,才极大,心极细,故大至军事指挥,小到官员考察,巡抚都要向他请示,方敢定夺。左师爷运筹帷幄,噓枯吹生,俨然是不挂名的一把手,人送绰号“左都御史”(一省巡抚在中央挂衔,亦不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而已)。

某日,永州军分区司令员樊燮因贪赃枉法,被人举报到省里,巡抚依“例”将此案移交左公馆查勘。数日後,樊燮到省城接受双规,登门拜谒左师爷。二人见面,樊司令作揖行礼毕,等着左师爷安排就座。孰料左宗棠大喝一声:

本省武官,无论大小,见我都要请安,你怎么还站着?快!给我请安!

司令一听,楞了。要知道,总兵官居二品,师爷则不属政府正式编制;樊燮先行作揖,自认给了师爷绝大的面子,哪知道左宗棠如此嚣张,竟让自己给他下跪请安?不由得面色大变,抗然曰:

朝廷所订礼制,可从来没有武官见师爷要下跪请安的条例。你太过分了吧!”

左宗棠被樊燮依礼驳斥,不禁恼羞成怒,大骂一句:

司令遵命,愤然滚出。次日,左宗棠不做不休,根据举报信和调查材料,写了一份参摺,将樊燮告到中央。

此案罪证确凿,左宗棠的底气来源于此;但是,樊燮後台很硬,左宗棠的命运由此改变。樊燮是湖广(即湖南湖北两省)总督官文的心腹,官文则是清廷镇压太平军在长江上游战区的最高长官。政府编制外人员在“帮办”公务时,作风如此高调,人家要揪幾条小辫子来整你,易如反掌。因此,官文帮着樊燮上诉,并参劾左宗棠这个“著名劣幕”。

皇帝一听,大怒:堂堂军政大计,倘若操纵在这种人手里,那还了得!立即派遣钦差查办,并亲笔批示:如果参案属实,可将左某“就地正法”。根据《大清律》,左宗棠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实属违法乱纪。眼看大事不妙。

语云: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其时,左宗棠的朋友有胡林翼、曾国藩、郭嵩焘等人,朋友的朋友又有肃顺、潘祖荫、王辏г说热耍痪缯纾诔谝埃际乔吭S谑牵星銮辛Τ隽Γ环俗鳎笫谱N病?br />

但是,性命虽可保住,再作师爷却不太合适。无奈何,左宗棠只得投笔从戎,自领一军,向浙江杀去,并在十馀年後,功成名就。

一句粗口,成就了左宗棠。

骂出一个樊美人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