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食王传 > 第222部分

第222部分(1 / 2)

>    建林酒楼和林家铺子里的份子,林家占的不是大头,而是和程家,秦家及尉迟家等人平分的,这中间里,四个后来会上凌烟阁的大佬在这两大集团的争斗中都是站在中立位置,谁也不帮的,而且他们也不会允许其他人染指其中,所以,在建林酒楼和林家铺子上,林家是安全的。

璃窑早就献给了朝廷,也不存在问题。那么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行军饼坊,长孙臭老酸可是坚定的站在太子这边的,王况现在换没资格和长孙家掰手腕,而且王况也不想和长孙家掰手腕,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先把行军饼坊的份子拿到手中。

而林家献上大部分的份子也能给长孙家起个警示作用,使其不敢太过与明目张胆的攫取太多的利益,如果理想的话,甚至长孙家都可能在林家献上份子之后,也表示表示一下说也要献。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况,王况并不报很大的希望。

林家并不强大,如今林荃淼依旧做着他的小梅关令,林明也不过是个正七品上的中县县令,建安想要升到上县,还必须等到林明的这一任满了后,才能申请,虽然建安早就够资格升到上县了,但制度摆在那里,谁也没法逾越。

即便是现在林明能做到上县县令,也不过是从六品上,在长安,从六品上还是不够看。所以林家现在所能倚仗的就只是自己这个空有虚衔的正四品上辅国建安县伯。

让李世民在田黄上欠王况一个大大的人情,也是为林家着想,但光有这点不够,这只是李世民欠王况的,并没欠林家的。而当林家献上自己的大部分利益后,就变成了朝廷欠林家的了。

王况的奏折里,详细的讲述了麦芽糖和糟粕的作用,可以说,麦芽糖的产业,就是个完全没有废料的产业,而且,用碎米来酿糖,正好可以消化掉每年朝廷为了防备万一而囤积的粮食,保证年年淘汰下来的粮食有很大一部分都有出路,不用再像往年一样,一淘汰就造成全国粮食价格的大起大落。

林翰在建安的时间里,王况又研究出了用普通的籼米和小麦酿麦芽糖的法子,不过就是麦苗多用点,麦芽糖的产量低一点罢了,这个法子放在后世是没人采用的,成本太高,但是放在这个蜜糖价格居高不下的唐代,这点提高的成本和糖的价格比起来,算不了什么。

作为领军打了那么多年仗的前秦王,李世民才看了一半的折子,就明白了麦芽糖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不过对王况所说的麦芽糖能快速的补充体力的说法,还是需要验证一番的。

验证并不难,皇宫里的护卫多的是,随便找来两人对阵训练,一组累了后就吃干粮,一组累了后就吃麦芽糖,结果一比就出来了,吃麦芽糖的那组很快就恢复了体力,速度比吃干粮的一组快了一倍不止,这中间的差异,放到战场上,那就是克敌利器,这一点,不用任何人教,李世民也是明白。

王况之所以敢提出让李世民验证,是有底气的,曾经有个科研小组,找来了十几对的双胞胎,分成两组,一组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一组吃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按理说,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那组人摄取的热量更高,但结果却是,一整天的长跑,游泳,自行车赛和抗重物的比赛下来,吃高碳水化合物的那组遥遥领先,到比赛结束也没显得有多疲惫不堪。

让李世民更高兴的是,吃麦芽糖的那组,只吃了四五块的样子,竟然可以连续三四个时辰也不感觉到饿,而且,连续实验了几次,也没发现这组人的身体出什么máo病,一样是该吃吃,该喝喝,经过太医薯的查看,说是并无不妥。

如果在追敌和长途奔袭的情况下,将兵士随身携带的干粮全部或部分换成麦芽糖,那么这些兵士所爆发出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这一下,李世民的野心就起来了,有了麦芽糖和糟粕,还愁什么?要打?大唐不怕你,哪怕是冬天,一样可以行军打仗。看来,以后是该找个机会教训教训一下胆敢窃取大唐机密的倭人了,对了,王二郎叫他们什么来着?矬子,这个叫法倒是很贴切。

第三0五章 麦芽糖带来的革命(下)

第三0五章麦芽糖带来的革命(下)

奏折上,王况还建议李世民验证了一下少食多餐和一日三餐给兵士带来的体力和效率上的差别,同样王况是从后世一个科普节目里知道的这个,米国的科研小组给一队灭山林大火的消防员同样分成了两组,一组是一日三餐,一组则是在口袋里带着分成小包的食物,隔个一两小时就吃一次。~~

最后的结果是,一日三餐的那组人,吃饱了就昏昏yù睡,干活没力。而少食多餐的那组,一整天都感觉到jīng力充沛,最后的统计结果,少食多餐的那组的效率比以前一日三餐的效率提高了至少四分之一,而一日三餐的则没有任何变化。

这个结果,让李世民和一起观摩验证的兵部将领们面面相觑,个个都是喜形于sè,这个少食多餐的办法,简直就是为行军饼和麦芽糖的推广应用量身定做,有了这个办法,在和北方胡人对垒起来后,大唐兵士的体力将不再是劣势,至少也能和他们持平,加上大唐的jīng良兵器,还有充足的粮草供应,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尤其是将草料都改为糟粕之后,运粮草的部队将有更多的jīng力来给兵士运送冬天的御寒衣物,这样一来,温饱问题就全都解决,大唐的军队起跑线,比之外族就要领先了不少。

王况给李世民的奏折还另外带了一页纸写的说明,这是单独给李老2看的,里还很明确的提了出来林家为什么要将其余的两成份子献给朝廷,这算是给李老2一个很好的台阶。王况并没有很清高的说什么不敢独占利益了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是实实在在的说林家目前的力量,还没办法保证占了那么大的利益而不被人觊觎。

如果说以前只有个行军饼的话,其中的利益并不是很大,而且林家又分了那么多出来,所以,看在这点的面子上,即使有人觊觎,那么其他同样有份子的人就会维护林家的利益,毕竟,那只不过是一年百来贯的利润,比之于建林酒楼和林家铺子赚的钱来,只少不多。

可若要是加上了麦芽糖的利润,那就不得了了,按王况的设想,一斗(九斤多不到十斤)粮食,可得大约三到五斤的麦芽糖和五到七斤的糟粕(灰雀凭空捏的产量,不准数,不用拍),一斗粮食的价格,如今因为天下大丰,已经降到了三文钱,随着新耕种法的推广加深,粮食的价格恐怕还能进一步的下降,而王况给行军坊定的麦芽糖价格是供应给兵部的每斤四文钱,对外发售的价格则是每斤十文,比起每斤十几二十文的蔗糖来也便宜不少,但却是因为甜度的原因,替代不了其他糖类,如果按这么算的话,这里面,即便是一斗粮食只产一斤麦芽糖,那也是利润可观。

为什么要定每斤十文,王况也做了说明,如果麦芽糖被番外买去,其成本将超过十文,如此一来,即便是番外国家想学了大唐的做法,给每个兵士都配上麦芽糖,以他们的财力,也是没法做到,如果他们还是按照原来的兵响配发的话,给每个兵士配的麦芽糖只够他们支撑原来配粮食的十分之一天数,因此,即便他们肯舍得发大力气,下大本钱,最多只能给极少数的兵士配上,这点的影响对整个大唐军士全配发麦芽糖来说,不足一提。

再者,麦芽糖的发售还可以规定只能是大唐子民才能直接从行军饼坊购买,其他人想买的话,就至少要经过一手,那么一斤的成本就还要上升不少,如果再限制一下,每人凭借地方开出的凭条能购买的数量的话,将麦芽糖变成半配给制供应的商品,就能大大的加剧那些番外人购买的成本,更进一步的限制了麦芽糖的外流。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