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大家一定要找借口,编理由,甭管这借口多么离谱儿,甭管这理由多么荒唐,只要群臣一心一意,不愁清理不掉小皇帝身边的保护者,届时,孤零零的小皇帝,就落入大家手掌矣。
这些心里的念头,并没有写在史书上,但却是明明白白的事情。所以三名托孤老臣,也就是内阁三名元老,以刘健为首,李东阳、谢迁不停上奏章,强烈要求打倒以刘瑾为首的八虎集团。这时候户部郎中李梦阳发现了机会,也斜刺里杀出添乱,上奏章要求搞掉刘瑾。
但是李梦阳这事却做错了,任谁都有理由欺负刘瑾,唯独他不应该。
为什么呢?
因为李梦阳有恩于刘瑾。前面说过,刘瑾在出任教坊司领导的时候,三拳两脚打死了卖货的小摊贩,当时下了大狱。按理来说,这时候刘瑾的工资禄米,也应该停发了。但李梦阳当时就在户部工作,看到刘瑾的家人可怜兮兮地来领禄米,担心这户人家领不到禄米,就会活活饿死,所以就违反户部的管理规定,擅自发放了禄米给刘瑾的家人。事后,刘瑾的家人把这事告诉了刘瑾,并说:有生之年,可记住一定要回报李梦阳……但恩不恩,路线分,由于打掉“无辜”的刘瑾,更符合群臣的长远利益,所以李梦阳也不管那么多了,凑热闹跟大家一道合伙儿上奏。
《明通鉴·第四十一卷》中记载说:
疏入,上惊泣不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由于诸臣所上奏章,一个个穷凶极恶杀气腾腾,把个可怜的明武宗皇帝给吓哭了,连饭都不敢吃了。
武宗小皇帝之所以被吓哭,那是因为他自幼在刘瑾的呵护下长大,对刘瑾等人的依赖感极强。说他在内心的感情上视刘瑾为父兄,也不为过。此时宫外一伙人突然上书,强烈要求打掉他所依赖的父兄,这让可怜的武宗如何不惊恐?
为避免宫外那伙怪异的白胡子老头儿干出什么可怕的事情,小武宗就央求司礼太监李荣、王岳去内阁,与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商议,看看可不可以不要这样恐怖,找个妥协的法子。李荣和王岳在皇宫和内阁之间,来来回回地跑了无数趟,一再转达小武宗的意思,能不能把八虎流放到南京,就不要杀他们了,都怪可怜的……
但是内阁执意不允,不杀八虎,誓不罢休。
眼见得小武宗哭个不停,于是内阁商议,宜将剩勇追皇帝,不可沽名学霸王。等明天凑齐满朝文武,大家一起上朝理论,数百名大臣一起冲小武宗吼叫,不信吓不死他。
恐怖大杀器
正德元年十月,内阁首辅并朝中群臣上奏,略曰:
臣等伏睹近岁朝政日非,号令失当。自入秋来,视朝渐晚。仰窥圣容,日渐清削。皆言太监马永成、谷大用、张永、罗祥、魏彬、丘聚、刘瑾、高凤等造作巧伪,淫荡上心。击球走马,放鹰逐犬,俳优杂剧,错陈于前。至导万乘与外人交易,狎昵媟亵,无复礼体。日游不足,夜以继之,劳耗精神,亏损志德。遂使天道失序,地气靡宁,雷异星变,桃李秋华,考厥占候,咸非吉征。此辈细人,惟知蛊惑君上以便己私,而不思赫赫天命。皇皇帝业,在陛下一身。今大婚虽毕,储嗣未建。万一游宴损神,起居失节,虽齑粉若辈,何补于事。高皇帝艰难百战,取有四海。列圣继承,以至陛下。先帝临崩顾命之语,陛下所闻也。奈何姑息群小,置之左右,以累圣德。窃观前古奄宦误国,为祸尤烈,汉十常侍、唐甘露之变,其明验也。今永成等罪恶既著,若纵不治,将来益无忌惮,必患在社稷。伏望陛下奋乾刚,割私爱,上告两宫,下谕百僚,明正典刑,以回天地之变,泄神人之愤,潜削祸乱之阶,永保灵长之业。
这篇上奏,是历史上少见的短文,此文正是户部郎中李梦阳执笔,户部尚书韩文最后修稿。当时韩文指导李梦阳说:
是不可文,文恐上弗省。不可多,多恐览弗竟。
韩文的意思是说:这篇上奏,不可以写得文绉绉,写得太华丽了,小皇帝是看不懂的。也不可写长了,文章太长,怕小皇帝没耐心看。
瞧瞧这些老家伙,这不是挺明白儿童心理学的吗?他们也知道小皇帝水平比较低,又缺乏耐性,明明知道武宗还是个孩子,却偏偏大帽子满天飞,非要把小武宗的玩伴们通通搞下去。这么个搞法,明摆着不妥当,肯定会引发小皇帝的对抗情绪。
再仔细看看这篇战斗檄文,通篇是东拉西扯,所谓的八虎云云,全部的罪证就是个道听途说,没有一丁点儿的事实依据。而且罗列出来的罪状,全都是孩子们的游戏,就凭这些,居然想将刘瑾等人搞掉,朝中这些老家伙,明摆着脑子进水了——他们就是欺负武宗皇帝年幼,不辨是非,以为自己人多势众,对错不管大家一起嗷嗷叫,想蛮不讲理,以多为胜。
所以武宗小皇帝才会被吓得哇哇哭,换了谁被一群花白胡子的怪老头儿团团围住,威胁恫吓,都得哭,不哭不行啊。
哭着哭着,武宗皇帝察觉自己的哭声越来越大,嗯,闭上嘴巴,侧耳一听,身前身后,左左右右,是一片呜呜的哭声。原来是刘瑾等八人得知朝臣要搞掉他们,吓得全都身体绵软,走不动路,就这样跪在地上,爬到了武宗小皇帝的身边,陪着小皇帝一起哭。
看着这些陪伴自己长大的人,武宗皇帝忍不住再次号啕:为啥呀,这是为啥呀,大家在一起开开心心,多好的事儿啊,为啥外边那些怪老头儿非要杀掉你们呢?
刘瑾哭着说:怪老头想害我们,理由就一个,因为我们都是皇帝身边的人,我们全都死了,皇帝以后还靠谁呢?
小武宗道:……不会这么严重吧,也许他们只是吓唬吓唬你们……
刘瑾大哭:皇帝啊,都到了这一步你怎么还不明白啊,如果你现在不管我们的话,等到明天,我们这些人通通都将被切成碎块儿喂狗,到时候皇帝你可就落入那群怪老头儿的手中了,再也没有人帮助你、保护你,到时候你可咋整啊……
小武宗腾地站了起来,脸色惨白地道:那……要怎么办,才能够不被那些怪老头儿欺负呢?
刘瑾道:除非,皇上你立即下旨,将司礼监、东厂和西厂全部掌握在手中,这是从你祖宗朱元璋开始,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暴力工具,是专门用来整治外边儿那些怪老头儿的。人人都说锦衣卫是特务组织,太血腥,太暴力,太残忍,可是皇帝你也亲眼看到了,就这情形,你不使用锦衣卫,能行吗?
小武宗站了起来:传朕旨意,钦命刘瑾掌管司礼监,马永成掌管东厂,谷大用掌管西厂!
正如刘瑾所说,早在帝国初期,朱元璋就为他的子孙准备了最凶残的暴力工具——锦衣卫。一旦小皇帝操起这恐怖的大杀器,就该轮到外边儿那些怪老头儿倒霉了。
物极必反
次日,内阁三元老并朝中诸臣,继续写奏章要求诛除八虎,正在走笔疾书,突然宫中传旨,宣诸大臣入宫。众人从四面八方向宫中走来,在宫门前相遇,内阁刘健对户部尚书韩文道:弟兄们,再加把劲儿,成功就在眼前了。
另一名尚书许进提醒道:我说你们诸位,可不要逼得太紧,小皇帝可不是吃素的,逼急了只怕事有反复。
刘健冷笑:反复你娘个头,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不信小皇帝能玩出花样儿来。
正说着,就见司礼监太监李荣,拿着厚厚的奏章出来了,对大家说:诸位,肃静,肃静,咱家传达一下皇上的旨意。皇上说了,你们大家的意见,都对,都有道理,你们这么多人,没道理也有道理了。只不过呢,你们所要求诛除的那些人,都是打小侍候皇上长大的,无罪杀之,皇上于心不忍啊。希望诸位能够缓和几天,皇上肯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众人面面相觑,户部尚书韩文抢先冲了出来:宫中八虎,为害甚烈,如不诛除,国将不国,我等身为朝中重臣,自古冰炭不同炉,正邪不两立,今日不除八虎,誓不收兵!
旁边又冲出来一个侍郎王鏊,振臂高呼道:八虎不去,乱本不除!众臣也立即举起拳头,同声高呼:八虎不去,乱本不除,打倒八虎反动集团……
李荣两手乱摆:别吵,别吵,你们大家不要吵,都是多年的老臣子了,有理你说理嘛,喊什么口号呢,显你嗓门儿大啊?再说皇上也没说不答应你们,只是恳求你们稍稍宽限几日,可不可以啊?
侍郎王鏊冲到李荣面前:如果皇上不除八虎,你又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