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上茶 > 第53部分

第53部分(2 / 2)

这时候,距离那首次痉挛一样的身体的内部变化,过去了约莫半天的时光。女人的情绪一直显得波动,眉眼间挂着疲劳的神色,时不时干呕几声,显得愈发楚楚可怜。

而接生婆最为担心的便是这女子的不甚努力,使得这好端端的顺产变成难产,因而不住的抚慰着她,告诉她一定要宽心。精心准备的吃食都是最易消化的稀糜,鱼汤和鲜乳,连哄带劝的叫她多少用一些。但疼痛常常使得那女子抑制不住的大口呼吸,全然不理会甚至是推开饮食摔在地上,旁边的侍女只能一边轻轻的为她揉着下腹,一边不住的念着神佛保佑。

这段生产中最漫长而最艰巨的时光随即因为“破水”的征兆而结束,几分清亮透明的羊水汩汩的流出,随后不久,便有胎儿随着宫缩的越发强大而逐渐下降位置。按照以往的经验来讲,如果事情的发展不出意外,只要再过一个时辰,胎儿就会顺着产道,从完全开大的子宫口娩出。

而这说得轻巧,亲历之人都知道这其中的煎熬才是最深,方才不过是长久的预备,之后才是最苦痛的考验。

接生婆和宫女都教导着产妇用力,而那个瘫软在床榻上的女人,如何还能有再多的气力挣扎——她只剩下了声嘶力竭的喊叫着“我不要生”,早已被汗水泡的湿漉漉的头发,胡乱贴在她的额头上和粘连在枕头上。黛色不扫的眉毛线一样的打结作一团,瞪大的眼睛快要跳出眼眶,鼻翼拼命的张合,和嘴巴一样急促的喘息着,嗓音早已沙哑的破的只有气,双手青筋暴起,狂乱的在被单上撕扯出一道道的抓痕,脸部早已僵硬发灰,连嘴唇都白了,看上去与活死人无异,没有一点生气。

而这最后一步的功德圆满也就在眼前,随着一点带着混杂的污浊的毛发出现在接生婆的手上,这双粗大的手一个用力,慢慢的就拽出来了一个看上去脏的像一团垃圾一样的男婴,这仿佛一只小兽一样的粉团团的家伙,就是当时黎国的皇长子。

在活活折腾了有小半天的功夫,才有惊喜的“出来了”的喊叫声蔓延在室内,犹如炭火一样给了产妇莫大的勇气,第一步迈了出去,之后的路走得也就顺了。

因而另一个孩子的娩出就顺利得多,不过三下两下,又有一个和方才那个孩子长相几乎不甚相差的小家伙来到了人世,和他的兄长一起,先后爆发出响亮的啼哭,作为对于降临人世的最好的凭证。

这期间没有异香缭绕,没有飞鸟凌空,没有夜空如昼,有的只是两个男婴的拼命的呼吸着世间的气息,有的只是一个女人做了母亲,却去鬼门关走了一遭,仿佛被掏空了的布口袋,被抽干了水井台,软绵绵在床上昏死过去,被人用勺子艰难的滴着参汤。

☆、婴儿期

作者有话要说:  把番外写到正文了的感觉有木有……

其实不是。

番外还有。

寻常人家的父母的愁苦和喜悦的开始,应该就是从孩子的呱呱坠地开始。这皇室的喜怒哀惧其实也不过是凡人的情绪,尽管可能开始的早些或是晚些,总归还是要来的。毕竟就算是天子,也是口食五谷之人,免不得一些鸡毛蒜皮。

随着百里骅骝和百里颉颃像内容物一样被从他们的母亲的腹中取出来之后,黎国的两个皇子就这样开始面临他们全新的人生。

古来深宫的制度,往往有悖于人情。按照黎国的另一门祖制;皇子出生后;无论嫡庶,一旦落地,生母便完成了使命,皇子由乳娘喂养。断奶后,由宫女、太监们做皇子的谙达,专门负责教小皇子吃饭。

总之这一切成长经历,都和皇子们的母亲没有多大的关系。皇后还好,和自己的骨肉可能还有些见面的时候,而那些妃子们若是想要见上自己的孩子一面,不比登天简单太多——且不说层层规矩求告繁琐而不容易被恩准,这一年的年节时令再多能有多少,她们也就指着这稀罕的机会,才能看看自己的孩子。

如此,如何?悲哉,悲夫。

而且对于这新出生的孩子来讲,能不能活下去,又何尝不是一件死生攸关的大事。虽说皇帝必然妻妾成群,可不一定多子多孙,皇家子嗣大都命运多舛,能够健健康康地怡享天年的寥寥无几,尤其是年纪小小便夭折的很多。例数东汉一朝十三帝,其中有五个没活过十岁。

都不愿过多言说皇室内部的残杀的触目惊心——皇帝的后妃为了让自己的所生的皇子被立为太子,从而登上皇位,也会无所不用其极地除掉其它妃子所生的孩子,甚至子弑父、母杀子等惨剧也不罕见。而且这孩子一旦离开母体,便得不到生母提供的乳汁,一律由奶娘喂养,便更是身子孱弱。如此一来,皇室难得人丁兴旺,也正是因为此,黎国这一对双生子哪怕命运再又能如何怎样,一定是要众星捧月,被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的好生养育。

所以,当这两个小孩子脱胎母体还来不及睁开眼睛好好看看这个世界,便被收拾了干净身上所有的污秽,包裹上锦缎绸布,然后分别被抱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女人怀中,也就是那个早已经挑选好的身型标准的奶娘的身边。

两个小家伙都很本能的吸吮着生命的源泉,白到有些透明的乳汁被小家伙用力地吞到嗓子里去,然后急匆匆的经过喉咙,朦胧的眨眨眼睛,接着就滑到了胃里。

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已经健康的脱胎,全然没有任何感觉的当朝皇帝轻咳了几声,微笑着偷了一句中原皇帝的总结——“朕诸子将有天下国家之责,不求明师教之,岂爱子弟不如金玉邪?故必因其材力,各俾造就。”

这话说的也太早了一点儿,天知道的这两个孩子还没把攒了十个月的胎粪倒腾出来,他们的父亲却好像已经看到了他们都当了爹似的。

这真的是……想太多了。看来那首至理名言一样的“世人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和皇家好像没有什么关系,不过其实关系最大。

可这都是后话了,一时半会儿还讲不到。那时候的百里骅骝和百里颉颃显然还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或是封号,被人叫来叫去,也终究没有多大反应。偶尔偏偏脑袋,偶尔歪歪脖子,却都是毫无意识。

但是随着斗转星移,时光流逝。一炷炷香慢慢点燃,沙漏滴过天明——诸如“三翻六坐”和“七牙八爬”这样如此简单的生命活动,即将降临到两个前后脚出生的皇子的身上。

其实百里颉颃是喜欢红色的,可是这实话,他在炎国,好像一直都不肯说出来,人家问他总是穿红色的衣服做什么,他也只是笑笑说不讨厌。但事实上这是他还在婴儿时候便养成的习惯,积习已久。虽然百里颉颃在炎国当人质当了那么久,但是其实什么也没有告诉别人——包括百里颉颃喜欢红色的最初渊源,其实是因为一棵石榴。

“榴者,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滋味浸液,馨香流溢。”石榴原产波斯一带,是因为“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有诗云:“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边,因依汉使搓。”又名“沃丹、安石榴、若榴、丹若、金罂、金庞、涂林、天浆”,丹?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