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诸方混战
一炷香之后,书房中的话音,变得稀疏起来。
丘志清端坐桌后,看着端坐在自己面前之人,面容消瘦,眼中却是神光绽绽。
一副热血精神小伙的样子,丘志清还是比较满意的。
就从他方才,对于自己的形势解析来看,着眼于全局,落子于局部,不得不说,是一位战略战术上的天才人物。
不知是否刚出道的原因。
竟然还故意留了几个漏洞,这是在考校自己吧?
事实就是如此,丘志清随意提点一些“不足”之后,这才问道:
“奉孝是想为安定天下,出一份力对吗?”
适才,正对丘志清侃侃而谈的,正是颍川郭奉孝,就是被后人称之为鬼才的那个,只不过在丘志清看来,此人有些虚。
没别的意思,就是身子虚。
仿佛被掏空了一般。
贾诩一路南下,看到的,便是如此的一幕。
在洛阳周围,稀稀拉拉的重新建立起了属于他们的新家园,只不过并州军的到来,让他们如同鹌鹑般。
默然点头,表示认同,他想看看丘志清能说出什么高论。
毕竟,在陶谦看来,百姓没得选,可世家大族的选择,可是不少。
都无法在寒冬之下,持续作战。
这丝不详的预感,很快应验,十月廿五。
因为沮授进言,十月廿五,渤海将有暴雪落。
刚开始,其实贾诩并不想提丘志清,或者说并州效力。
同月,退兵的曹操,和吕布在手的袁术,在陈留发生大战。
没想到,接下来,却是收到了徐州陶谦的求援信,刘备二话不说,便开始集结兵马,打袁绍,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曹操没有想到袁术会突然偷家。
“以奉孝的才智,独领一军都可以,不知是否有意?”
因为张济本就有数万兵马,虽然大多都是近些年扩编的。
他们的计划,最终还是被刘备察觉。
这段时间中,丘志清时不时便会闭关一次,一次便是好几个月。
靠着鞠义的大戟士,拼死抵抗。
于是便轮番派人上去叫阵,双方在大平原之上,
那他袁绍,铁定便是下一个目标,这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到。
对此,徐荣表示:他们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
吴献原本镇守上党,不过刘备稳住冀州后。
吕布果断把袁术给卖了个干净。
因此,产粮大户徐州,便成了他们的目标。
可惜,还是没能彻底解决刘备。
却是谁也退不走了,万一撤退的时候,被刀了怎么办?
而今公孙瓒和袁绍,虽然都是盟友,不过盟友归盟友,想要让他们留下来,给另一人断后,他们都是不肯的。
就在徐荣那边,刚好没什么事情。
郭奉孝听到此,眼睛一亮。
既然如此,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的袁术,这才想起之前陶谦送给自己的求援信来,思及再三,还是决定。
可他要是不逼自己一把,如何能重整门风。
弱小又无阻,只能默默的,透过狭小的缝隙。
派出去绞杀也不顶用,渐渐的,他们感到了一丝不安之感……
连孙坚都得暂避锋芒,只能用军阵将其击败的家伙。
刚开始袁绍集结,还以为是来报复的。
刘备一动,袁绍便知道了原委,悄悄退兵的同时,时刻准备咬刘备一口。
这才给刘备争取到调整的时机。
这个朴素的道理,大家都懂。
秋收刚过,曹操和袁绍这对发小,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他们夹缝中的陶谦,由于年初大旱,大家都缺粮。
双方一战之后,便陷入了紧张的对峙之中。
如此,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可是袁术却是起了小心思。
而洛阳周边的百姓,便如同这废墟上的杂草一般。
曹操本已经连下数城,此时听闻,袁术进兵陈留,唯恐被掏了后路,又怕陶谦追击,在泗水岸边,坑杀数万人后,潇洒退兵。(未黑)
如若此时,被他们俩瓜分了徐州。
此时政事堂认为,让吴献继续担任上党太守,有些屈才。
可在并州的所见,让他有了一种,随之一起缔造美好的冲动。
袁术虽然吕布在手,可老毛病又犯了。
当丘志清出关之时,豫州战事,基本结束,便只剩下冀州之中,刘备和袁绍,以及公孙伯圭,还在那里对峙。
丘志清自然也收到了陶谦的求援信。
凛冬将至,公孙伯圭的幽州兵,和袁绍的青州兵。
之前一直没好意思问,没想到,丘志清竟然自己提出来,这可真是正中下怀啊。
不过应该不是酒色财气之类的,而是他自己的一种修炼之法所致。
虽然刘备有些不相信,可最终还是决定,多等几天。
这才让玉玺一直在孙家放着。
就让他们先熟悉一下并州军队,以免以后出征之时,不甚了解。
此时之前找上门的公孙瓒,便很好回复了……
于是在袁术的反向操作之下。
想想一个孙坚就如此厉害,而吕布更是在洛阳城下。
等待着,下一轮的命运审判……
便将其调回,改任奋武将军,带兵进入洛阳地区。
没道理拿人口去并州换取粮食。
毕竟是老对头,刘备自然不会让他好过。
还有一点好处便是,南阳并不需要并州出兵镇守。
郭奉孝先是一愣,而后便默然点头。
叫来侍卫,让他带郭奉孝下去,找徐荣给他安排住处,也让他们相互认识一番,毕竟以后郭奉孝就是徐荣的下属了。
初平四年(第二十三年),九月。
给他这个好大哥,一个惊喜……
可袁绍却是对刘备防备的很。
这便是面试环节了,郭奉孝听闻自己可以独领一军,先是眼前一亮,而后便是迅速黯淡,表示自己身子骨恐怕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