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杨彪又来了,尽管理由和上次的一样,春云当然也是热情招待。她是山里长大的姑娘,山里人的那种好客品性并没有随着她成了镇上人发生什么改变。她把过年剩下的一些炒花生拿出来招待杨彪,还留杨彪吃了一顿午饭。午饭是她与梁玉共同完成的,杨彪则在旁边说着也要帮忙的话。春云自然不会让他动手,他就在旁边讲些笑话,梁玉被他的风趣笑得前俯后仰,春云也忍不住笑了。三人在一起吃饭时气氛早也变得热烈而又舒畅。这让春云想起了以前朋友们都在一起时的那种快乐。现在那些人都离开了,杨彪的到来倒可以给她寻回一些记忆。
吃过饭后,杨彪并没有急着去办公事的念头。春云问他,怕他耽误了正事,他就说:“那些事都已经办完了,不办完我敢来吗。”
有杨彪在,气氛总是很活跃的,玩扑克,聊天都是他的所长。而他选择来楚州的时间又刚好是春云的休息日,所以他们可以玩到下午去。他还能给人一种守时的感觉,到了四五点钟必会主动提出该回去了,这样两个姑娘的兴致刚好合适,既尽了兴,也不觉疲倦。
杨彪要走的时候,春云提出送送他。他嘴里说着不用的,可春云要送时,也不会拒绝,一边说着感谢的话。
临告别的时候,杨彪问春云说:“这段时间过得开心吗?”
这话的声音和质地刚好让春云想起了些什么,而生出一丝忧郁来。但春云不想在杨彪面前流露出来,淡淡地一笑,说:“还可以。”
杨彪道:“楚州是个好地方,我一直舍不得离开,但有什么办法呢,人有时候总是身不由己的。刚好我经常会有机会来楚州,来了就一定会来看看你。哎,你一个人在楚州,也挺孤单的……”
这话说到春云心里去了,那隐着的忧郁这时也禁不住流露了些出来,嘴里却说道:“习惯了也没有什么的。”
杨彪怎会不见,却也只作不见道:“就应该这样!人不管怎么样都要善待自己,快乐些才好。你说呢?”
春云点了点头,觉得杨彪说得有理,也愿意按照杨彪说的那样作一些尝试。
之后,杨彪就与春云挥手告别,最后一句问道:“我来你会欢迎吗?”春云只是笑了笑。可这对于杨彪来说,已经足够了。
春云也又回到她那平静中不时起些涟漪的生活当中去了。
有诗为证:
我愿作一棵小草,
不需要生活的轰轰烈烈;
平平淡淡的,从从容容的,
把日子过得真切。
愿阳光普照着大地,
愿土壤永远那么肥沃;
让生命与生命相容,
除此之外,我别无他求。
第十四章 遭遇
安生:
有些事我想了很久,却启不了口,还是放在信里说吧。
自从你说你要走了,我就想到给你写这封信。你要走了,也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机会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