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陆大红为代表的女兵们回来的速度不慢,她们走时只在中游,应该是做题速度比别人快的原因。她们个个面色轻松,明显留有余力,还在不断鼓励队伍中的新面孔——这个女兵是临城县县令的女儿,和她哥哥一起入了伍,很显然今晚拖了班组的后腿,但买活军的女兵们一向是很肯照顾新进的,她们也没男兵那样一味的争强好胜,不会因为一时未能争先而气馁。
这还不算完,回到校场之后,得胜的五个班级还要验看包裹,查证是否擅自抛弃了负重,以及负重是否按规定打好包,余下的班级各自互相验看,有十余名包裹打得不对,甚至是遗漏了负重的兵丁便被叫到一边去罚站了,好在得胜的班级里并没有出这样的岔子。他们因此得到了战利品:冠军一人十斤炸鸡,亚军八斤,余下依次递减。
即便军中油水很足,但训练量也极大,买活军几乎个个都是大肚汉,如谢向上一般,一顿十几个烤饼的不在少数。军中主食是可以任意吃饱的,但肉食还是限量,炸鸡一块两块不算什么,十斤就有些分量了,得胜的班级各自拥在一起欢呼了起来,而其余班级则聚在一起各自开会检讨,彼此热烈地谈论着,慢慢地往锅炉房去——锅炉房的后勤早烧了许多热水,等着他们去取水擦身了。
谢二哥不断在人群中游走着,听着军士们的谈话,他虽然没参与到比赛里,但刚才也实打实地负重四十斤跑了个来回,身上一样洋溢着汗味儿。不过各班的表现让他满意——每个班里总有短板,或是跑得慢,或是脑子不活,算得慢,班长是相对最优秀的那个,但并未训斥小战士们,而是鼓劲、宽慰,彼此都在制定着接下来的针对性训练计划。
所谓言传身教,这里许多窍门他也是从六妹身上学的,其实想要治军也有很多讲究,谢二哥知道自己的才能绝不足以大权独揽,想要把六妹的交代全都贯彻下去,他也需要许多帮手。谢二哥从不知道‘外面’的军队是怎么争权夺利的,反正他也接触不到外头的兵丁,这些人也决计无法进入买活军的队伍——那个陆平,狠辣决断,的确是江湖上的一把好手,而且掌握了与那霸海盗联络的人脉,可以带来买活军急缺的造船技术,甚至是带来直接能用的船队。若是换了个主子,说不得就要‘不拘一格降人才’了,但谢老二不用和六妹商量也知道,买活军绝不会吸收这种渣滓,如果不是黄锦衣卫要他有用,陆平将会被立刻处死,连送去彬山为奴的资格都不会有。
买活军和外头的军队不同,谢二哥是知道的,他也从不质疑买活军这样的活法是否合理——他们既不能随便打骂百姓,拿了百姓的东西也要公道地给钱,这在外头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他只知道这么活他觉得很舒服,必要的时候,他可以非常狠辣,但谢老二觉得和自己人在一起的时候,并不是为人畏惧,而是为人尊敬甚至是依赖,时常被请去主持公道,可以放心地把后背交给友军,交给在治下多年的百姓,对手下的小战士不必打骂奴役,而是教导他们逐渐明白道理,逐渐变得聪明强壮,这样的滋味也也非常不错。
他在心底列着明天开会的议程——谢二哥有时也是很矛盾的,当他作为与会人员,被六妹叫去开会的时候,他打从心底是反感的,能混则混,除非关系到兵丁的事,否则坚决不表态。但当他是那个主持会议的人时,谢二哥很喜欢开会,并且认为开会也的确是很有必要的。他也经常在写工作日记和抽查收下工作日记时完成这种反复的横跳。
“第一个,我们要去滋扰一下衢县,甚至占据一些他们的土地,达成‘滋扰浙江’的目的,这样我们新结识的那个黄锦衣卫,他的后台王太监,便可以有借口来主持招抚工作,给我们输送更多人口。”
第二天的会上,他先介绍议程,虽然头前也已经通知过了。“大家要做个预案出来,计划一下后勤支出以及可能遇到的变数,这是一点。第二点,便是昨天发的复印件,你们都看过了吧,那份会议记录,关于黄锦衣卫的战略计划,你们是怎么看的?”
虽然黄大人献策的那个会是关起门来开,但这其实也不过是为了照顾到黄大人的仪式感而已,他的见解很宝贵,宝贵到在封建社会,这种屠龙策只能由未来的君王和心腹独享,但就如同地图在买活军里也不是那么珍贵一样,在买活军内部,战略决策,也不是由一两个人,一两番话就随随便便定下来的。
第77章 贼在西林
“黄谨是个很难得的人才, 但还需要接受再教育,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彻底融入我们的体系。”
谢二哥抛出议程之后,大家沉默了一会,各自在归纳思路, 先开口的人还是陆大红, 她是黄大人的‘伯乐’, 虽然离开码头后两人没再见面, 但陆大红对黄大人的表现还是相当关切的。“他拥有很难得的高度战略目光, 对老朝廷也相当了解。但可能还是低估了我们买活军的战力, 他给的方案还是过于保守了……有些过分的胆怯, 要我说的话, 我是这么说的。”
作为买活军‘出去’过的那批人才, 陆大红有自己的看法,和黄大人的观点并非完全一致。“他的观点从利弊上来讲, 没有太大的错误, 也很稳健,但还是老眼光, 他对人命没那么看重,对百姓们受的苦也完全不计算在内。按照他的说法,在十余年内,我们不会涉足北方一步……这十来年内北方要多死多少人呢?”
因为这是内部吹风会的缘故, 最终决策者还是谢六姐, 大家说话都较为放松,发言也没有什么包袱,不必考虑执行, 而是谈着心中的理想, “以我的所见, 即便是江西道,我们的势力也是不难渗透的,实际上只要能拿下衢县,拥有一支造船队伍,再收编改造一批罪行不大的水匪,一两年内,我们就有信心守住丰饶县码头,以及信江、长江上的水军。”
“但关键在于丰饶县有没有这个战略价值,值得咱们去守,人口、矿产、田地,总是要占了一样,矿产和田地是最重要的。”
“丰饶县不取,怎么在江西道扩张呢?若是能占了江西道,便可以往两湖扩张。长江航运之利,两湖地区的稻麦产区,这都是有好处的……那里的人口也很多。”陆大红坚持地辩驳着,“黄谨还是小看了我们买活军练兵的速度,新军入伍之后,操练一年半,不说天下无敌,起码现在南面可以一战的官兵是不多的,倘若六姐肯降下神通,那更是几乎找不到敌手。而且我们还有旁人永远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有短波电台。”
“说起来,短波对讲机怎么样?”
这也是个最近才开始验证的仙器,虽然买活军久已使用这仙器了,而且也知道它在开阔处是很合用的,但此前毕竟没有隔着虎山这样的高山来用过,也没走出陆大红他们这么远。
陆大红给了很高的评价,“我试着调过频率,连许县的总台频道没有任何问题,云县的频道也很清晰——六姐说从丰饶县到云县的直线距离有四百多公里了,可见只要在四百公里以内有一座总台,那么我们的消息交流就是很便利的。这是外头的兵丁绝不可能有的优势,再说我们还有群众基础,我觉得这是绝对被黄谨低估了的一个因素。他们厂卫也好,军队也罢,老百姓都是畏之如虎,所以他们压根不知道百姓对军队的支持有多么重要。”
外出去招揽人口的私盐小队如今陆陆续续都回来了,也各自撰写了心得报告在高层中传阅学习——要在买活军中出头,光有勇武根本不够,各项数据都要在水准之上,笔杆子功夫尤其重要,陆大红虽然走得远,但遇到的危险不多,除了回城时带了个添头之外,没什么值得说的,其余小队大有比她更惊心动魄的经历,譬如黄小翠,她一个人生撕了十余盗匪,自己也因此挂彩,肌肉拉伤到现在都还在养着——但大家还是对陆大红的报告印象更深,因为她的报告里不但有事实,还有分析和思考,令人十分信服。
便如同现在,众人虽然没有怎么太接触过外头的军队,但对陆大红的结论还是不由自主地点头称是。因为他们的确也从本地的百姓中得到了许多帮助,工作的开展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买活军遇到的百姓里,除了给他们制造困难的人之外,也有更多百姓热心地为他们解决困难,甚至不求任何回报,只求买活军能收下他们的感激,‘军爷们来了以后,我们过的是从前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这样的经历也给了他们黄大人永远没有的信心——只要能拿下丰饶县,按照六姐设计的思路,不折不扣地统治一两年,将本地的老制度完全消化,那么本地的百姓便完全是买活军自己的人了,他们是敢于信任百姓们的,并不觉得需要规划太多暴力人口来镇压百姓,维持自己的统治。也因此,买活军很敢于信用从新占之地中发掘的人才,也并不存什么门户之见。在他们的估计中,自己的队伍壮大的速度要比黄大人想得更快。陆大红的看法很快便形成了一种共识。
由于写字速度很快,被抓壮丁做了书记员的谢向上,在奋笔疾书之余也给了自己的评价,“他的这份战略规划也还是有亮点的,对海权的重视,还有对吕宋的开发设想都很大胆,是我们从前没有考量过的。当然也因为他是锦衣卫,人脉比我们广博太多了……这个人的学习能力很强,刚接触到世界地图就能从弗朗机人的境遇中展开联想,说实话咱们这也没几个人能赶得上他的思维速度……我觉得他的价值倒是比回去当双面间谍更大。”
能被派出接触特务,谢向上自然不会是一个普通的办事员,他也是有资格参与内部吹风会的。黄大人在研究买活军的同时,谢向上也在研究他。他不吝啬对黄谨的肯定和对陆大红的夸奖,“小鹿子眼光挺好的,这个传统官僚是我们接触到的人群里最值得发展的一个。等他完全融入了我们,了解了六姐的能力和我们的科技之后,他的整个构思会比现在更大胆得多也说不定。”
买活军高层都知道,谢双瑶想要招揽外界的高层次人才是由来已久的,他们也很注意在外界物色这样的人选。黄大人自以为自己闯入买活军地盘,是一次绝妙的冒险,却不知道他被陆大红绑架也是择选后的结果。如果他没有对女童们表达出超乎同侪的关注,入城后没有通过谢向上的考察,买活军固然也会因为驿站血案的事请他到许县去做客,但却未必会让他到临城县来。
“那还要想个办法让他回浙江道交差之后,还能常来我们这里。”有些人对他的才能是认可的,但有些人未免有些不服气。
“我们不也是第一次看世界地图吗?光顾着看稀奇了,如果六姐之前就讲过,也不至于被他抢了先啊。”
“之前我们都没人能造船,给看了有啥用啊,六姐不早说了要找造船的工匠吗。也就是现在才有了谈海权的意义不是?”
你一言我一语,话题都有些跑偏了,谢向上大声抗议——他要记不过来了,谢二哥适时地掌握节奏,“大家都明确了态度,那就说一说去衢县的事,黄谨的意思是,占据衢县,反而能给我们拖延更久的时间,买活军开始进犯浙江道,这就不是一道的问题了,需要两道协调解决,双方彼此行文,又能耗费不少时日。而往往朝廷会给两道加派督抚来解决此事,方案肯定也是以招抚为主,所以在浙江道闹腾出一点动静,对我们是有利无害的。”
“这一次出兵,要占据衢县,营造声势,但是又要给他的后台王大珰一些立功的机会,在王大珰出面周旋之后,我们还是要退出一部分新占的土地,使王知礼有了一部分功绩,但残留着一些非他才能解决的问题。我现在把地图贴在这里。”
六姐处有全国地图,这是众人都知道的,而且她手里的地图远不是外界能比,是可以大小如意、收放自如,完全按照己方的要求‘打印’出适用的地图尺寸,此时众人见到的就是浙南几县的地形图,谢二哥在上头重新做了标注,因为此时的县界和地图上标注得是有些不同的。“衢县、江县、龙渊县、庆元县、开化县,这些都是和我们如今的地盘接壤的县界,只是大多有崇山峻岭阻隔,只能靠小路交通。衢县、江县和我们的交流是最频繁也最便利的,我的意见,此去先占据两县,组织本地的农民先种一季高产稻,开一期扫盲班,随后把江县退给王知礼,我们依旧据守衢县,这样就掌握了去往丰饶县的通道,也能和江西做生意。”
这些毗邻的县市,许多都由私盐小队前去勘察过,也都写了总结报告,从大家的评价来看,凡是山路都不好过兵,有些地方甚至连驴子都不好过,只能靠人挑担来运盐。黄谨所说的闽北浙南山区发展不利是很中肯的评价,从这里去哪儿都不太方便,谢二哥的意见也得到了众多高层的认可,“从占下来到还回去,按照现在的办事效率,至少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这期间我们可以尽量地做一批生意,并且尽可能的搜罗人才。”
“需要消耗的军粮是多少?生意上来说,除了盐糖之外,还能拿出什么外销的产品?”
这就需要陆大红这些情报员来给出答案了,当然也包括了搜罗人才的类型,以及买活军需要的物资种类,陆大红特别提出了可以利用白莲教的人脉,来寻求一些特殊的资源,比如说造船要用的木头,这种资源的生产周期一般都在三到五年,因为砍伐下来之后,非得阴干数年才能使用,而船身造好了以后也需要时间来自然风干,才能继续铺设地板梁柱。
买活军现在已经搜罗了一小批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工匠,开始备料,但这几年内,想要大船还是只能去抢,连买都是无处买的,如今没有船场会造好一艘船只等着人来买,这东西都是深度定制,不可能有现货,甚至也没有愿意接外单的船场。
“即便从现在开始准备,十年内能拿出可开到吕宋的大船,那都是很幸运的了。其中一大半应当也只能抢掠俘虏海盗船,黄谨说的对,要去壕镜或者吕宋,非得和鸡笼岛郑家这样的大海盗合作不可。”来自云县的连豪生这么说着,他家中是渔民出身,和海盗有一定的瓜葛。“正因为如此,便更不能畏难,越发要从现在就准备起来。”
“衢江、信江的船只虽然走不了海,但可以为我们的兵丁积累很好的航行经验。而且按小鹿子说的,信江的航运现在衰退得非常厉害,那我们可以从信江招揽一批船工,并且收买一些船只,虽然只能在信江航行,但有了船,在信江流域就多了一股势力,丰饶县取也好不取也好,此后我们买活军说话便渐渐地算数了。”
这样畅所欲言,却又都言之有物,最妙的是还不用去保证执行,去想财政和后勤的会,大家都是很爱开的,陆大红也没有阻止大家快活的幻想,虽然她知道以庄素为首的账房肯定对八成以上的主意嗤之以鼻——“哪里来的钱!”,不过话说回来,她是情报员,是军人,是私盐贩子,唯独不是账房,所以陆大红也就乐得不管这些,加入了讨论之中。等讨论结束了,她和几个笔杆子留下来整理会议记录,提炼出了要点,这份会议纪要第二天便躺在了谢双瑶的书桌上,成为了她每天必看的成吨公文之一。
做领导者就是这样,每天看不完的公文,开不完的会,还个个都很重要。谢双瑶早起健身之后,连开了三个会,分别抓粮食、盐糖生产、廉政和防灾水利,下午还有一些和百姓教育、商业贸易的会等着开,这份会议纪要她只能抽时间看——她必须要在每个专业领域都依靠一批高级吏目来为她思考,否则就她一个人,大脑风暴刮死了也不够用,而且让人沮丧的是,这些吏目在大脑风暴时很快乐,但谢双瑶并不能分享这些快乐,还要不断地评估这些举措背后的财政支出。
出兵浙江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拿下衢县和江县的建议谢双瑶也赞成,就当是去拉练吧,大兵出动的开支,挤挤也能挤出来。在信江招揽船工也是很好的主意,但买船就还是算了,买活军目前的账目盈余许多都投资在长线上,譬如说从各地购买女童,至少在两三年内都是投入,盈余要到五年甚至十年后才能变现。至于说黄谨的建策,谢双瑶也觉得大家的看法有道理,他如果能在买活军这里住上半年,建议很可能就大不相同了。
不过很遗憾的是,黄大人的确需要快些把陆平送回武林去,至多只能在买活军这里住到他们拿下衢县和江县之后,这只能之后再设法了,谢双瑶对黄谨还是很看重的,她想请黄谨写一本教材,让买活军对大敏的官场至少有个常识,这类的教材原本于县令他们也可以写,但他们的见识没有黄谨多,官位也没有黄谨高,很多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像是黄谨,胸有丘壑,陆大红眼光好,看出此人不凡,当机立断就把他给拐来了。
注重海权、开发吕宋,积攒实力、缓图北方,不管是不是要不折不扣地履行,这十六个字的建言,对买活军的发展道路也不啻于有提纲挈领之效,只是得到这十六个字,花在黄谨身上的那一点功夫便不算是亏的,至于说在买活军和王大珰之间穿针引线,这只是添头了。按说这笔买卖稳赚不赔,但谢双瑶怎么想都觉得好像还没把黄谨现有的潜力挖掘殆尽,黄谨似乎还能为她解决一些许多别的问题,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
灵感就像是水里的浮木,隐隐约约露了一点脊背,但却始终难以完全打捞,谢双瑶一整天都有点儿心不在焉,直到晚上睡前才猛然一拍大腿,从被窝里坐了起来。
“贼在西林啊!”她脱口而出,“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贼在西林!”
第二天一早,她立刻派人去找黄大人,黄大人也因此在短时间内有了两次面见六姐的殊荣——就连陆大红也不过是叙职和茶话会时见了两次六姐而已,谢双瑶实在是太忙碌了,在开会以外的时间要抓到她的人可不容易。
“我有个想法。”她对黄大人说,“礼尚往来,是咱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初次和王大珰接触,实在不好空手上门——黄锦衣卫,你觉得咱们这礼得怎么送才能同时讨到魏公公和皇爷的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