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已到了城门,却听杜贞在城头高喝:“要宣旨,便在此处宣吧!不然便自回江宁去吧!宋与吴越联军来攻润州,却不见江州有一兵来援!如今君候率我等万余将士,全歼宋军三万,溃吴越军十万,镇润州,光复常州!”歼宋军万余报到三万,吴越军六七万报至十万,却是官场旧例了。
“现时江宁倒来了什么劳什子圣旨!我便是杜贞!你回去,便说与圣上知晓,润常两州,只知有那战无不胜的君候将令!不知那自毁长城地江宁城中圣旨!”城头上军士纷纷高举刀兵应和,把城下一众从江宁而来的人等吓得颤栗不已。
却听城下一个苍老的声音道:“老夫陈乔,只求见君候一面。 君候尚有家小在江宁,杜大人,你虽不怕死,却坏了君候家小的性命。 ”此时城上又一片鼓噪,不断有军士怒喝,若敢害了吕奉先家小,便要把那狗皇帝如何如何。 甚至有不少人还弯弓搭箭,若不是被岳风喝止,怕陈乔已被射成刺猬。
“老大人,某在此,有何见教?”那淡然的声音,在润州城头响起。 只听城上传来价天响在呼声:“参见君候!”除了岗哨值勤者,城头齐刷刷跪下一大片。 吕布点了点头,虚扶了一把,往边上看了一眼,却皱眉道:“齐老五,尔箭疮甚重,上城来做甚么?”
那齐老五重又要跪下,却被吕布一把架住,齐老五道:“候爷,我只是腿上受伤,我还能开弓……”
(160票了,又要多欠一章,本章过后,依旧欠4章,一定尽快还清)
第八章 教坊犹奏别离歌(十三)
第八章 教坊犹奏别离歌(十三)
吕奉先摇头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尔之赤诚,某自理会,且下去吧,此是军令!”接着吕布又指了几个他叫不出名,却记住受伤颇重的军士,一并教他们下城去。 那军士们无不热泪盈眶,若说吕奉先收卖人心,他却心中也不曾存这等道理。 只是自认军士便是自己的本钱,便如剑客爱剑,养剑,舞剑,磨砺剑锋,只为祸福相倚,性命交关罢了。
陈乔在城下听了,不禁大惊失色。 此时江南,其他将领,不同于吕布如此无法无天,把军队视之为私产,不是私产便是公器,是以哪有懂得如此爱惜手下军士的将领?教见了这一幕的军士,从今往后,如何不只知有君候,不知有皇帝?
此时吕奉先才走到城头,立于箭垛之上,淡然道:“老大人,不妨道来。 ”却见吕奉先此时去了战甲,长发披肩,白衣如雪,立于箭垛之上,劲风吹卷,真个是飘飘若仙,何况吕布两世为人,统军几十年,手下亡魂无数,那身上自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势,任教谁见了,如何能不赞一声“好个英雄人物”?
但陈乔却不怕,他操持江南政事也是数十载,没有十分把握,他是不会来见吕奉先的。 他望着吕奉先,心中却只道便教你其势猛若虎,便教你如不羁苍龙,便教你如何英雄盖世,只要你见了老夫,便不由得你了。
只听陈乔清了清嗓子道:“君候,江宁一别。 不世英雄风采,依旧英姿雄发啊!真是江南之福,大唐之福!候爷,老夫想起当日,君候离了江宁,有言道:纂承天序,精忠于江南之百姓。 不知可是老夫年老。 记错了么?”
吕布想起许坚第一次归入麾下对他说的,民心。 只要有民心,那个贩履织席地大耳贼也能成英雄!陈乔见吕布没有回话,不禁得意起来,过了半晌,再想逼问,却听吕布坦然道:“老大人没有记错,某便是这般说过。 ”
“君候爱民如子。 以民为重,老夫也甚为钦佩……”陈乔摇头晃脑说着。
却不料城上李颜躬身道:“候爷,末将有事禀报!求候爷容末将吼一嗓子。 ”吕布点了点头,却见李颜在城上探出头来,对着城下陈乔高呼道:“老大人,你说钦佩我家候爷,不如你也写上一篇檄文,离了江宁。 来润州投我们君候便是了!”
一时那城上军士,本都是无浪还要掀起三尺浪,听了李颜的混话,纷纷大笑和应,更有人教陈乔,不如劝了那皇帝。 也来投武襄候就是了。 陈乔却不动怒,只望着城上吕布微笑拈须,他只怕见不到吕奉先,只要见到吕布,他便不怕此行无功。
吕布冷冷扫了一眼,城头安静下来。 陈乔在城下笑道:“候爷,此是江宁十万生民所写的万民书,上有各人指印,旁注姓名户籍。 此万民书是由百姓自推了识字者自行撰写,却不是朝廷政令。 不知候爷。 接还是不接?”
李颜在城头抱拳道:“候爷,垂下绳索叫他缚上来便是了。 然后便教他滚回江宁罢了。 ”
却不料他话声刚落,边上穆桂英和杜贞皆喝道:“断然不可!”李颜毕竟只是勇将,若如他说的这般做,却是大大不妙了,穆桂英和杜贞知道此事断不能如此操持,否则,吕奉先之前说的,精忠于江南百姓之话,就成了空头文章,非吕布叛唐,是唐叛万民的话,也就说不通。 若是失了民心,不但江宁武襄候府的老小、伤兵,怕一人也活不下来。 况且吕奉先便成了无信之人,今后再许诺什么事,都很难得到百姓支持。
吕奉先当然也想到了这一节,其实他在答陈乔时,就想到了,就在考虑要不要答他了,因为陈乔是决不会无故这样问地。 所以他答了陈乔,心中已有计较,便沉声道:“开城门,全军戒备,接万民书。 ”
当下开了城门,一千陷阵营出城阵列,吕布率了许坚、穆桂英、杜贞三人,越出军阵之外,以吕奉先为首,推金山,倒玉柱,拜了下去,称道:“大唐武襄宣城县候,恭领江南万民之命于润州。 ”
陈乔不禁动容,他料吕布是领受这万民书的。 但他没想到吕奉先孤傲不羁,连皇帝都敢骂,连圣旨也不见他跪领,此时竟这么大阵仗,来受这些贱民地文书!心中不禁对卫尉卿陈大雅之计很是钦服,真是囟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他去没有想到,他心中的贱民,却是这中原历史的缔造者,多少开国君王,不凭仗这万千贱民,如何能建国立邦?若非民心所至,汉王刘邦如何从那西楚霸王手中得天下?若非民心所至,烽烟四起,隋朝名将张须陀如何百战百胜而后身死?陈乔纵是学究天人,却想不到吕奉先这一跪,却拜出此后江南万众民心!
此时吕奉先领了万民书,展开看了,便交了许坚,自对陈乔道:“如此,老大人请回吧!待某细细拜读那万民心声,再作计较。 ”
陈乔笑道:“君候,老夫奉了皇上旨意,是在这城下宣读,还是容老夫入城?”
许坚在吕奉先身后细声道:“候爷,来者不善,还是让他进城为好。 ”因为许坚刚刚已快速扫了那万民书一眼,只见里面真是民众所写,大致不外是说那皇帝已知错了,请武襄候以江宁十万子民性命为念,速来救援云云。 许坚觉得,陈乔有恃无恐,按万民书中所言,怕那李煜是下了罪已诏!
要知这年代,可不是千年后人人平等的时代。 这年代的皇帝就是天子,是高不可攀的所在,是受命于天的,永远无错地。 皇帝认错了,在这个年代,便如父亲向儿子低头一般,便是天大的过失,儿子也应谅解。 若让陈乔在这城外读那罪已诏,那军士难免会有同情李煜的,这便使得军中对吕奉先的凝聚、向心之力减弱了。 所以许坚提议,让他进城,进了城再做计较。
(月票;只要月票;已跌出前三了。)
第八章 教坊犹奏别离歌(十四)
第八章 教坊犹奏别离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