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风尘,但陈大太太却精神很好。
远远看着京城高大的城墙,不禁有些自责,埋怨身边的陈大老爷道:“老爷若是听我的,肯定早到了!一路上磨磨蹭蹭的,怎么像是没有出过门似的!”
抛下一大家子,而且还有一个临产的孕妇……出远门到这个时候才回来,越是临近家门,陈大太太就越是觉得自己羞于见人。尤其是一会儿见陈厚绩和明嘉,她只觉并未尽到为人母的责任,老脸会情不自禁地发烧!
陈大老爷乐呵呵地道:“不是说母女平安,一切顺利么?可见府上没了你这个老婆子,也出不了什么大麻烦。”见老妻拉下脸,他又道:“再说一路上风景那么好,若是这一次错过了,下次你再出门,要到什么时候了?”
他们其实并未在周氏待太久。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路上走走停停,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陈大老爷也是多少年没有离京了,这一次兴致上来,更是走的格外的慢。
陈大太太回想这一路,情不自禁露出笑容来。
“恩,你看,你的两个儿子都来接你了!”陈大老爷掀开车帘,对陈大太太道。
陈大太太笑容更盛,似乎又有一抹怅然一闪而逝。
“辛苦阿凝了。”陈大太太换洗之后重新出来,首先就拉着沈柔凝的手,动情感慨,道:“你才新嫁,就给你压这么重的担子,实在是我这个当娘的不厚道。”
“娘若是觉得我辛苦,就赶紧将担子接回去呀。”沈柔凝笑道:“我正不知新月的洗三礼该怎么办呢!郡主说洗三小办,但宫里和王府肯定要来人……我之前还悬着心,怕有失礼呢。娘您能回来,真是太好了!”
“成了,我们娘俩就别客套了。”陈大太太笑容亲切,道:“阿凝,你陪我去看看明嘉,路上再跟我说说这阵子的事情。小丫头是取了乳名叫新月么?”
“不是,是太后她老人家恩赏,封了宝宝为新月郡主。”沈柔凝陪着陈大太太往明光院走,一边细细地与陈大太太交待起来。
陈厚蕴一直都在陪着沈柔凝。
但他突然发觉,这会儿他在这里陪着显得多余了。他目送二人走远,笑容欣慰。
陈大老爷走出来,按了一下陈厚蕴的肩膀,向母女二人的背景看了几眼,道:“现在放心了?为了她们两个,你倒是费尽了心思。”
“一个是我娘亲,一个是我妻子,我怎么能不费心。”陈厚蕴笑着给陈大老爷施礼答谢,道:“让父亲受累了。”
“别忘了你答应的东西。”陈大老爷哼哼几声,道:“你小子现在有好东西不知孝顺,反而敢跟你老子讲起条件来了。若是不能满意,别怪我在你娘那里猜穿你!”
“父亲猜穿儿子,让娘知道原来自己的丈夫并不因为疼惜体恤她,才对她温柔小意的?”陈厚蕴笑容不变,道:“我猜那样娘一定会非常伤心……恩,说不定还要怨恨父亲您……您肯定要得不偿失的。”
☆、484
(已更新,已更新~)
陈厚蕴太狡猾,陈大老爷道行不够,争辩不过,气哼哼地走了。
陈厚蕴背着手,慢慢走回碧心院。
碧心院的花厅已经初步布置好了,花团点缀,绿意盎然。有淡碧色的轻纱罩着,影影绰绰,更先雅致。陈厚蕴也十分喜欢这里,经常在里面读书。
沈柔凝不在。
陈承方估计也跑在陈大太太和沈柔凝身边去了明光院吧,他对于新出生的妹妹好奇的很,一天总要跑去看好几次。
小孩子香香软软的。他不过是抱了一抱,她就会对自己笑,只让人心中爱的一塌糊涂。不像承方小的时候,瘦弱干枯的让人不忍心看。
陈厚蕴有些后悔答应沈柔凝的要求了。
有一个他和她的孩子,一个小姑娘,眉眼都像她和他,那是多么有趣!只是,沈柔凝顾虑的有道理,老神医也建议她,女子最好满了十八岁再生育,才是对大人很孩子都好……
再有一年多,不算太久远了。
说起老神医,他的前三本《常见药材基础》已经刊印投放了。署名百草先生,定价仅十文一本,才做推广,就已经卖的不错,初次刊印的三千册已经出售一空,加印的各五千册共计一万五千册,已经被其他书局预定了大部分,余下再供给陈氏书局的各地分店,又已经显得有些不足了。
工坊正在加班加点地刊印。
相信百草先生今后都大约不必为了银钱而发愁了。
出售这种书,是有功德的。
陈厚蕴微微颔首,看了一会儿书,见沈柔凝依旧没有回来,便去了前面半山斋。坐在书斋里的时候,他不禁笑了一下:似乎,他已经不习惯这种宁静了。
新月郡主的洗三礼不算太热闹,但宫里和王府都来了人,亲朋故旧也都到了不少,所以绝不冷清。相信满月的时候,酒席不知道要开到多少桌。
沈三太太也赶过来了。
仪式过后,她找到沈柔凝,埋怨道:“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不知道通知我们一声?正经亲戚,我们反要从别处听到消息。”
“是郡主生怕惊了小孩子,不想大办的。”沈柔凝也不恼,笑着解释道:“便是宫里新出生的孩子,也没有落地就得封赏的。太后爱屋及乌,落地就给小孩子封了新月郡主,恩宠太过,所以郡主才想要低调一些。”
“也是。”沈三太太表示了理解,又道:“那小郡主满月的时候,记得一定要给我一张帖子。”
“怎么也不会不了三伯母的。”沈柔凝答应下来。
沈三太太又说了一会儿闲话,才犹犹豫豫,低声像沈柔凝道:“阿凝啊,你消息灵通,知道宫里到底是在什么时间放出宫女吗?”
“听说定在十一月底,不是二十六就是二十八,也算是团聚好过年。”沈柔凝安慰沈三太太道:“三婶娘不用急,也没几日就能见到澜姐姐了。”
沈三太太轻叹一声,道:“一日没见到她,我这一日心中都悬着,总觉得像是要发生什么大事一样。当年她们进宫,我也舍不得,但想着伺候皇上也是荣耀,但这宫墙一隔开,我是日日担心,几乎都睡不成一个安稳觉。”
这话就有些假了。
当年她送的积极,盼着的是两姐妹能够得宠,又怎么是仅仅替她们担心。而之前他们羁留沈家村,闲暇之时,真惦记两姐妹的时候有多少呢?
“三伯母要往好的地方想才是。”沈柔凝轻声道:“太妃育有公主,将来求了皇上体恤,让公主就嫁在京城,进宫出宫都便宜,日子岂非也是美满至极?而澜姐姐很快就出宫了,更不必担心见不到,无法孝顺三伯母您了。”
“我只盼着两个人和小公主都好,哪里需要她们孝顺。谈尽孝的话,我还有松柏他们两个呢。”沈三太太犹豫一下,道:“其实上次我将这消息送进宫的时候,她们两姐妹并没有太高兴……阿凝也知道,两个人是双胎,从小到大都在一起没分开过,这一下子一个留在宫里一个留在宫外的,只怕要一辈子都没有再见面的时候了!”
“太妃舍不得妹妹离开,从此再没有一个知心人在身边,而太嫔也舍不得自己姐姐和侄女儿,不想一墙两隔再也不见……”沈三太太低声道:“阿凝,你帮我问问,遣散宫女,是自愿决定走不走呢,还是一定得走?”
“这个……”沈柔凝怔了一下。
沈柔澜竟然不愿意离开宫里?先帝没了,她年纪轻轻的,就准备老死宫中了吗?若是出宫,她分明还能嫁人生儿育女,有大把的新日子可以过!
沈柔凝没想到,沈柔澜竟然有意留在宫里。
她们两姐妹,从小到大,也都是锦衣玉食的,没吃苦受罪过吧?为何会贪恋那些身外之物?
“这个我也不清楚。”沈柔凝谨慎地道:“不过太后仁慈,说不定会有通融的情况?若是太妃太嫔当真决定了,直接去太后跟前说明情况,比我们在外乱猜测要好吧?”
“虽然有公主,但宫里哪里有两姐妹说话的地儿。”沈三太太轻叹道:“她们两个,也是怕太后误以为二人另有想法,才想通过其他地方探探口风吧。”
沈柔凝想了想,依旧道:“我觉得,还是太妃太嫔亲自在太后跟前陈情才好。”又道:“这是事关终身的决定,三伯母还是要劝劝太嫔,不要轻易做下决定才是。”
沈三太太有些不甘心,点点头。
这个时候,沈柔冰走过来说话,沈三太太与沈柔冰打了招呼客套了两句,道:“你们姐妹说话,我到那边去看看。”说罢,她便离开了。
“刚才你们在说什么?”沈柔冰道:“母亲好像不太高兴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