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虹哈哈大笑,笑着笑着感慨就一分分浮上来,“不知道丘澄的女子模样我能不能认出来……玲珑的儿子到底多胖……姐姐身子弱,怀这一胎不知道吃不吃得消……要是薇姐不怀老二,跟我们一块回青坪就好了,我们五个就能团圆了。”
严冰让奶娘把小霁月抱出去,搂过寄虹在她额角轻啄一下,“娘子,对不住,两年没能让你回家了。”
叶墨案和冰纹案昭雪后,皇上本欲留严冰入京中工部,严冰自请赴白岭任职。他和寄虹是在白岭成的婚,亲朋中只有重开了南货铺子的伍薇沙坤和大难不死的胡主簿在场。寄虹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总算把严冰那个除了脑袋哪都是伤的身子调理好了,严冰就一天不浪费地成功造人了,回家的日子只能再往后推。一晃眼,两年就飞逝而过了。
“到了!”随着小夏的喊声,船身一震,稳稳停住。
寄虹迫不及待地上岸,和早早守在岸边的寄云玲珑丘澄紧紧地拥抱。丘澄换了女装,亭亭玉立,小夏杵在她跟前,面红耳赤憋不出一个字,寄虹在他后背一推,他一个趔趄,丘澄忙扶住了他,四只手就顺理成章地握在一起了。
寄云笑道:“都做娘了还不安分,霁月呢?”
寄虹回头,见严冰抱着霁月站在河边,笑吟吟地望着她们,青衫翩翩,倒映在身后一弯碧水之中。
刹那似时空流转,又回到两年前他初入青坪的那个夏日,原来,那是此生缘起之时。
命运轮转,自有它的馈赠。
(完)
作者有话要说: 开文时一贯的忐忑,而这次不同的,是带着感动与坚定完结的。
感谢陪伴过我的读者们,无论全程还是半程,都心怀感激。
每一篇文都有遗憾,但幸运的是,每写一篇,都能结识一些新朋友,于此时的我,弥足珍贵。
(以下感谢名单不分先后^_^)
感谢约约,然而“感谢”二字言之过浅,不足以表达我的感动与感恩。是有幸结识了你,这篇文才得以摆脱单机的下场,是你带来许多同好,是你一直热情地为我摇旗呐喊,某种程度上,是你拯救了它。
你是我真正的天使。
感谢芒果干,在此文无人问津的时候,你是第一个给我鼓励的读者,并且不离不弃,陪我走到了最后,缘分多奇妙,又多珍贵。
谢谢你励志的长评,那些文字,让我更坚定不盲从。
感谢群众演员(你名字好多呀^o^),虽然我们相识在后期,但你很快就成了我排名榜上的小萌物,这份实打实的爱,我都会记得。
还有阿娇、哟黑、iamyongrui、无名权兵卫以及其他冒过泡的童鞋,也许你们看不见这段话,但我依旧要说声感谢。
爱你们。
愿每一个人生无论顺逆,都能勇往直前。
——————(芒果干你看,我使用分隔符啦)——————
最后一章的结尾,原本与第一章回环呼应,我觉得,来而复归,这样才是一个圆满的环。后来由于读者的建议,为了让剧情进展得快些,我把前几章压缩了,原来的第一章全部删掉,在剧情上影响不大,但是到了结尾,就显出无法闭合的缺憾。所以在这里放出原本的第一章,无关人物可以忽略,只为纪念寄虹与严冰的初次相逢,小天使们有兴趣也可以回味一下。
(原)第一章 青衫入青坪
正值青坪县的暑季,青河码头整个早上没有一班来船,河沿一溜排开的瓷器摊无人光顾,摊主们懒散地打瞌睡,连近岸花船上的船娘们都无精打采,懒得拉客了。
只有集市的西头稍显活泛,几个摊主正围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女子问东问西。
一人摇着蒲扇,“霍二小姐,我收了只古瓷瓶,帮掌掌眼哪?”
另一人递过一只瓷碟,“我家新烧的,寄虹,你给看看得不得行?”
霍寄虹身材娇小,被一帮人高马大的男人围着,却一点不怵,红裙娇艳衬得神采飞扬,倒是众星拱月了。
她未语先笑,明媚的眉眼活泼泼像蕴着骄阳。“好,咱们挨个看。”
寄虹本是来河沿集市淘宝的,没逛两步就被乡亲们围住了,她并不气,认认真真给出建议,那几位听得不住点头。倒不是他们没主见,而是寄虹的眼力着实精准,好几次从废品里淘出古董,好几次指点庸品大卖。他们不禁艳羡,霍嵩有这个“一眼成金”的女儿,怎不富甲青坪呢?
“你们这几个,光想着自个的事,寄虹来半天了连口水都没喝上,都一边去,让闺女歇会。”一位胖大婶笑眯眯地扒开人群,亲热地拉着寄虹坐下。
“胖婶,你家那烧坏的灯盏,重新捣鼓了下,居然卖进城里的陶瓷街去,就是寄虹给出的点子吧?”散开的人群里不知是谁插了一句。
“可不吗,小门小户的,这辈子哪敢指望卖进陶瓷街呀!足足赚了一两多银子呢!”胖大婶笑得眼睛都快没了。
寄虹客气地谦虚了下,顺着胖大婶的意思坐了。瞅瞅旁边空着的摊位,“卖白瓷的爷爷呢?”
青坪以青瓷见长,白瓷少且质次,但最近她发现集市新来一位外乡的老大爷,他的白瓷颇有可圈可点之处,今天就是想来看看老大爷有没有新货的。
胖大婶正从布包里往外掏东西,头也不抬地说:“有两天没来了吧,说不准是他孙子找到好差事了。”
寄虹有点担心,别是生病就好。正想着,一个小瓷罐搁到她的膝上。胖大婶腼腆地搓着手,“自家腌的山楂,没啥好的,尝个鲜吧。”
寄虹并不推脱,就手尝了一颗,“唔——好吃好吃!”怀抱瓷罐笑道:“今晚的甜点就是它啦!”
胖大婶特别高兴,皱纹都乐开花了。
唠了会家常,寄虹继续往东逛。一路招呼不断,她都爽朗回应。虽然这里的瓷器难登大雅之堂,但人情暖心,笑容都比明争暗斗的陶瓷街来得真实。
边走边看,冷不丁有句话钻入耳中,“你太有眼光啦!这可是‘左半刀’亲手塑的,传世精品!”
咦?霍家的瓷器?寄虹回头,见一名穿着杏黄衫的女子蹲在一个旧货摊前,捧着尊菩萨像颠来倒去地看。寄虹只瞟了那菩萨像一眼,便被气笑了,这可是真和尚遇上假秃子。
黄衫女子头一次来这集市便遇上男神——没错,“左半刀”是她虽未谋面但神往已久的男神——的佳作,心里乐坏了,面上却故做疑惑,问那摊主:“‘左半刀’的塑像怎会流落到这里?”
“家里揭不开锅了,换几个钱。”摊主把绿豆眼挤了又挤,也没挤出眼泪。他托着菩萨像,“看这线条!这刀工!这是评瓷会夺冠的同窑同款!”
女子爱不释手,“多少钱?”
没等报价,头顶上传来清脆的一声,“假的!”
“绿豆眼”吊起眼皮觑着双手撑在膝上俯身观望的女子,指指菩萨像底部的戳印,气焰嚣张,“认字不?看看,‘霍’!‘左半刀’的东家!货真价实!”
寄虹接过菩萨像故意端详片刻,才笑眯眯地说:“嗯,‘霍’字的确是货真价实,我爹的亲笔。”
她爹的……“绿豆眼”的气焰陡然从八丈八降到三寸三。他爹的!怎么这么寸!
黄衫女子兴奋地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