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指尖的力道清晰地传入他的肌肤,他迟缓地转头,她的眼眸中流动着太多情愫,不止疼惜、焦灼,还有他似乎渴慕已久的东西。
忽然之间,他清醒了。
太守把茶盏当惊堂木,“当”地砸了一下桌子,“放肆!本官面前,启容闲杂人等多言!严冰犯下如此大罪,难道仍妄图蒙混入仕吗?”
严冰极缓极缓地挺了挺腰,几乎难以察觉的细微动作,但顷刻间,枯木变栋梁。
他轻轻松开寄虹的搀扶,居然还对她微笑了一下。“焦会长所言并非完全不实,我确实负罪下狱。”
一言既出,举座哗然。
焦泰露出除掉仇敌的快意之笑,寄虹等人吃惊又不解地望着他。
他轻声续道:“每思及当年白岭流徙之家,亡故之人,愧不堪言。深觉仕途多舛,如土之成瓷,幻不可测。心灰意冷,曾发誓不再入瓷行一步。”
“万分幸运的是,我被贬谪到此地,青坪。我看到冉冉燃烧的窑火,兢兢业业的窑人。我看到遭逢大难矢志不移如霍家,迁徙千里薪火相传如丘家,稳扎稳打如方家,求新求变如袁家,还有许许多多孜孜以求的人。我相信,青坪总有一天会成为大梁第一的瓷都。严某何其不幸,几乎死于白岭,但又何其有幸,重得生于青坪。”
他向太守县令施礼,“感谢太守、县令,宽大为怀,准我一吐胸臆。也感谢焦会长,今日之言解我经年之惑——何谓正统,何谓奇技,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转向众人,“更要感谢诸位,方才以票为我代言,即便罢职,严某之诺不变,择日必当开门授技。”
停顿稍顷,声量微扬,“踏入此地,非为一官半职,乃因心有所感,愿仍将此微不足道之身投于瓷行,北慰白岭瓷魂,南开青坪盛景。”
语毕环视一周,拢袖叠手,向包括衙役在内的所有人深施一礼。
庙里庙外百余人寂然无声,只有偶尔一两下压抑的哽咽。
有时候,普罗大众所追求的并不是精确到毫厘的真相,而是或坦白、或真诚、或同心的态度。这三点,严冰全部做到了。
而刚刚被他“感谢”过的太守与焦泰,竟一时无法口出恶言。
“我退出。”一个平静的声音打破缄默,“国字脸”走到严冰面前,直视着他,话却是对众人说的:“我从北疆至白岭学艺,正是久慕严郎中大名,为其才,更为其德。若非他几番上书朝廷准予公开官窑掌握的一些秘技,今日便不会有这个瓷鼎。可惜我到白岭之时,他已蒙难入狱。不料竟在此得见,幸而严郎中明珠未尘,真是苍天有眼。”
“第二场比试,我买通书吏,在策论中夹入银票。”众人轰然鄙夷,官吏尴尬,严冰却面露赞赏,而他神色坦然,“原本以为我的对手必行贿赂之事,只为求一公平,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严郎中的策论我有幸拜读,见解远胜于我,三场比试,皆败于其下,心服口服。”
他转向众人,朗声道:“督陶官一职,严冰实至名归。”说罢向严冰利落地一拱手,潇洒离去。
太守肚子都要气炸了。
方掌柜起身,“曹县令,若方才投票仍作数的话,草民投给严主簿的一票不改初衷。”
此话犹如石投湖心,引起涟漪无穷。
“我也不改!”
“我改投严主簿!”
……
一人接一人表态,一声接一声支持,庙里庙外争相应和,最终汇成民意的汪洋。
曹县令见时机已到,才抛出杀手锏,“朝廷近日频频颁旨‘用人之际,不拘出身,唯才是用’,太守可记得,太后刚刚擢升先前谪贬的林老将军总领兵马抗击叛军,那正是太后为我等做出的表率啊。若此时牵扯旧账不放,有违太后圣意啊!”
太守在心里直骂曹县令奸猾,明知是胡搅蛮缠,抬出太后这顶大帽子压他,偏偏不能反驳。
这场战役,太守一方寸土未剩。身为草包的他之所以能坐稳这个位子,唯一的优点就是懂得该打就打,该降就降,该拉拢就拉拢。
于是他适时制止了焦泰的乱吠,向严冰笑道:“严主簿,本官看好你哟。”
尘埃落定。
很久以后,等严冰缓过劲来,伍薇问他:“那天人五人六的话几分真几分假?”
严冰答得很有技巧,“真亦假来假亦真。”
然而此时,尽管堂上一番肺腑之言定江山,他却未能完全从这场重击中抽身而出。
寄虹去县衙找他,他埋首于公务;去家里找他,他抱着小白睡觉。
她倚在卧房门边,从里头小白的呼噜声中辨认他的呼吸。一长,一短,她的心也跟着一上,一下。
小夏蹑手蹑脚过来,递过纸笔,压着嗓子说:“霍掌柜,有事的话就留个信吧。”
寄虹摇摇头,直起身,冲着门里说:“我要改窑,抽空来指点一下。你不来,我不烧。”
门里没有动静。
小夏说:“等少爷醒了我会告诉他的。”
“什么都不用说,听我的。”
小夏纳闷地望着寄虹离去的背影,心想,少爷睡着了呀!
第二天,严冰照常去衙门,忙得陀螺似的,小夏连半个字都说不上。忙到后晌,竟然出乎意料地提早收工了。
“备车。”
小夏赶忙套马,“回家还是去饭馆?”犹豫着要不要说起昨天的事。
严冰往怀里揣了件东西,跳上车,“去霍家窑厂。”
作者有话要说: 懒宝,加油!
☆、明月寄我心
青坪的窑炉皆为细长形状,依山而建,倾斜向上,下方为火膛,上方为出烟室,燃火时如一条烟火长龙。此时窑炉未在使用,寄虹和丘成在半山的出烟室附近查看地形。
丘成沿着山坡走了几个来回,“倾斜度没有问题,可以延长。”
寄虹蹲在出烟室顶部的方砖上,用目光向上丈量尺寸,“如果延长两丈,窑温能提高多少?烧制‘霁红’够不够?”
“影响窑变的原因很多,未必单是窑温不足。”背后突然插。进来一个男声,“即便要改变窑温,也可通过火候及改变瓷器在窑室中的位置来调节。”
寄虹起身,望向下方的严冰,勾起唇角。
“并且,窑室过长,会造成抽力过大,火焰流速过快,反而不利于升温。”严冰边向上走边观察窑室,“长度足够,倾斜度也合适,当初建窑时各方面都考虑得周到,强行改造只会破坏原有的完整性。”
丘成非常识趣地找了个由头闪人了。
严冰低头研究自己的鞋面,寄虹却故意一瞬不瞬地盯着他,“嗯,接着说。”
他冲着地上问:“釉料用的什么土?”
“试过好多种。”
时近掌灯,工人陆续下工,两人站在没有遮挡的半山间,十分惹人注意。寄虹当先向更高处的山林走去,严冰不知她什么意思,犹豫一下,但还是跟在后头。
寄虹边走边详细讲述了各种釉料配方与对应结果,严冰全部听完后,沉思片刻,说:“再试试孔雀土。”
“试过很多配比了,但颜色非青即绿,就是没有红。”
夜幕完全降临了,树林幽暗,前方的身影模糊起来,严冰加快脚步,“窑变瓷除了技巧,还需要一点机缘才——哇啊!”
脚下一空,重重砸在一堆硬物之上,当啷乱响。
半晌才回过神来,他掉进一个洞穴。真是太损形象了。
用骨头碾压硬物的滋味实在不大好受,顶上传来寄虹焦急的呼唤,他咬着牙答:“没事。”
扶着快要断掉的老腰爬起来,在漆黑一片的洞里摸索片刻,发现这个洞也就一人多高,举起手臂能触到洞口边缘,便对寄虹喊道:“能拉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