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暗黑大宋 > 第453部分

第453部分(1 / 2)

>

这个末落时间很长,一直到天朝,才将这里彻底改观。

“这就是文明造成的影响。”

如果是原来,几将可能对吐蕃高原上的情况很是陌生。

不过王巨买马,大家都有些了解了。

从大理买马,分成四种,大理地区或者往西的马,还有东川郡以乌蒙地区为中心的马,腾冲府(缅甸整个西北地区,云南西南,少量印度)的腾冲马,还有来自吐蕃高原上的马。

相对来说,腾冲马与吐蕃高原马要高大一点,但还是不及西夏马与河湟马,只能说与契丹马相仿佛,但比乌蒙马与大理马要好得多,后者高度只有一米一,但前者高度基本达到了一米二几。有这个高度,对于严重缺马的宋朝来说,已经很是满足了。且不看骑兵中还用了不少矮小的乌蒙马与大理马?

因为买马,已经将情报延伸到吐蕃高原的东部地区。

但这个情报的了解,只是为了商贸着想的,王巨还真没有想过经营吐蕃高原。

宋朝能有这个雄心壮志吗?

“不怕极度落后的文明,不怕软弱的先进文明,怕的就是落后不大又十分野蛮的文明,更怕的是一个积极进取又是先进发达的文明。之所以取大理,乃是大理虽然文明落后不大,但不野蛮,凝聚力又不强,并且信仰佛教,不喜杀生。然而将他们逼急了,拧在一起,即便能拿下,代价也高昂,那会逼得我们自己儿撤出这片地区。”

只要僵持起来,王巨就自动撤退了。

因为朝廷支持力度不足,当真靠他一个人力量平灭大理?

不过王巨也只说一说,让大家不能掉以轻心。

然后又说道:“燕将军,你要出发了。”

不能盲目地就去进攻乌蒙等部,必须要打探好各个情报,还有甄别出有用的头领,让他们配合劝说。

余下的头领则随着各部族渐渐安定下来,一起送走了。虽然离开家乡,一个个还挺高兴的,以为他们去宋朝京城享清福……

其次“土改”,必须要有大量军队的震慑。

外界的说法是乌蛮三十七部,实际乌蛮有几百部,这个三十七部的来历乃是当初以这三十七部为首,支持段兴平打败杨干贞,段兴平即位后三番五次加恩于三十七部,包括免徭役,颁赐宝贝等等,所以三十七部乌蛮才能段氏忠心耿耿。当然,在段氏的支持下,三十七部乌蛮也得以壮大,余下的部族或被兼并,或者被臣属,也还有一些较大的独立部族存在,比如乌蒙部上面的易溪部等部族,同样不小,但不属于三十七部乌蛮。

大半乌蛮就在东川郡与石城郡,然而除了三十七部乌蛮外,还有许多部族,并且还有一些部族并没有参战。

所以至少让石城郡基本的局面稳定下来,才可以用兵东川郡东北部地区。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看大理的动向。

杨义贞主动找到了郑宣和,说明杨义贞要动手了,所以燕达也能抽兵东川郡了。

并且也不能拖下去,杨义贞动手,另外一只黄鹂也要动手,等他们打得不可开交,就是王巨正式用兵大理之时。

但是燕达并没有带走多少兵马,五千普通的步兵,一万名王巨刻意训练的精英士兵,当时训练就是训练他们在山林等各种特殊地形下如何作战,一共一万多名,还有几千名次给了章惇,那边也要动兵,至少从哀牢人与牛吼人手中将长山山脉抢过来,当成未来交趾的屏障。

这个也不用王巨多解释,且看燕云十六州,再看西北的横山……长山就等于是未来交趾的燕云十六州,横山。

不过这个时间可能有点长,毕竟要等内陆百姓到达,安定,才能逐步地动手。就是这样,也未必等于就能搞掂长山,虽然梅山蛮与南北江蛮更头痛,不过这里的基础非是荆湖路的基础。

而且一样的任务,不仅是要打败长山地区的哀牢人与牛吼人,还要治理起来……

所以章惇听到详细的情况后,都无语了。

不过王巨也留了一个好底子给他,包括大量物资,情报,以及这几千专破山区蛮人的“特种兵”。

除了这一万五千名步兵外,还有五千骑兵。

兵力不能再多了,这里兵力留得少,会让大理那边有想法的。而且兵力多了,就是一个后勤也让王巨吃不消的。

燕达说道:“少保,放心吧,不过能否派一使与得个详联系一下。”

得个详是人名字,乌蛮是父子连名制度,没有姓,所以许多名字很古怪。

就是这个蛮首向熊本献上淯井十州的。

与得个详联系,是一条不错的建议,不过与王巨打土豪政策有些相违背,因此燕达问了一下。

王巨想了想,实际若是熊本提前率军到达的话,就没必要与得个详联系了,这只能使他以后势力进一步坐大。

然而没有来,只好牵就了。

而且王巨又想到哪一带茫茫的大山,那是真正的大山,可不是这个喀斯特石林秀峰地形。

王巨想了许久说道:“行,但切记我一句,尽量让所有蛮酋都得到刺史之职,让他们身份相齐。”

“少保,就是虽羁縻之,但尽量地分化,不让某几枝独大。”

“正是。”

其实王巨很想取消土司制,但这是不切实际的。

那么只能减少一些蛮酋一枝独大的可能了。否则想一想清朝在大小金川的苦逼吧。

燕达率领两万大军离开了。

吕何让来了。

而且他还带来了庞大的商队。

这些商队正是从广南西路发展起来的。

王巨打土豪,也不是真正打掉所有土豪,他打的是桀骜不驯、贪得无厌的豪强,以及少数不法商人,比如原来坑蒙拐蒙汉人,贩到交趾做奴隶的人贩子,一些囤积居奇粮食的不法商贾。

对于其他商人,他还是大力扶持的,一些豪强拥有许多耕地,不过平时作风温顺,对佃农也不苛薄,王巨同样放过了他们。

再加上海外的事务,所以琼娘看王巨每天操神的,她心痛了。

王巨只说了一句,这还真不算什么操神,只要一回到朝堂,那才叫真正操神伤神了。

快了……

商路畅通后,王巨从今年渐渐放手,将商贸交给了广南的商贾。

但王巨还继续受益,原来两广整个商税只有可怜的七十多万贯,想一想广州的海外贸易,江南西路与广南东路商业的枢纽城市韶州,灵渠的中转站桂州,邕州的太平寨与横山寨,钦州港……可怜的,加起来还不及王巨治理后的泉州商税多。

经过王巨治理后,商税达到了一百五十多万贯。

不要以为少了,原来宋朝总商税才不过八百几十万贯。想一想京城、杭鄂等城市的繁华吧。

这正是王巨种种举措带来的结果,包括开通商路,鼓励发展作坊,帮助蛮人改进工艺,以及齐商税……其实宋朝的税赋不算重,恶就恶在“不齐”,也就是王巨所说的不公正公平。

另外两税与身丁钱也增加了。

暂时这些钱帛被王巨全部挪用。

朝堂大臣们也没有作声,一个一个国家灭,能不用钱吗?

不过战争平息下来,广南西路再也不是宋朝鸡肋之地了。至少在维护管理成本上,还能略略产生一些积余。

王巨将商路交给两广商贾后,这些管事们帮助朝廷迁徙百姓了,也就是劝说内陆的各大主户主动换人。

现在任务结束,各个管事也陆续地回来,王巨再让他们配合自己,打通大理商路,这件事做完了,他们多数人将会到彼岸,担任各“市”的官员,或者指挥船队行商。

这一点朝堂倒是没有人注意,实际这是一次可怕的人才积累。

只要不笨,这么多事务做下来,不是人才,也磨成了人才。

“少保,广南西路有首蛮歌唱疯了。”吕何让说。

“什么歌?”

吕何让别扭地学唱着。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