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苏牧无法洗脱嫌疑,迟早有一天会爆发开来,此时积压的麻烦越多,到时候就愈是难以化解了。
苏牧也有着自己的考量,他救下红莲,本只是为了那柄刀的事情。
可救下了红莲之后,却得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消息,使得他不得不将所有计划都提前。
红莲与陆青花讲诉苏牧故事之时,口中的明尊,所指的自然是牟尼教的神祗,而牟尼教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称谓。
牟尼教又称摩尼教,淮南谓之二襘子,两浙谓之牟尼教,江东谓之四果,江西谓之金刚禅,福建谓之明教。
说牟尼教苏牧或许还不甚清楚,可若说到摩尼教和明教,苏牧却是印象极为深刻的。
红莲带来的消息之中,方七佛已经发动叛乱,占领了摩尼教的睦州分舵,而方七佛是谁?
他正是鼎鼎大名的圣公方腊的首席军师!
大焱朝的历史轨迹类似于苏牧前世所在空间的宋朝,也就是说,方七佛掌控了睦州分舵,方腊很快便会借着摩尼教的名头,打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旗号,揭竿举事了!
而在方腊举事之后不久,便连战连捷,直逼杭州而来!
苏牧想让苏瑜将生意往北方迁徙,便是为了躲避杭州之难,如今事情已经迫在眉睫,他不得不将所有的计划都提前。
他本不想插手家族的生意,继续充当那个纨绔横行的二世祖也就能潇潇洒洒过日子,可现在他却不得不染指商务,除了拯救苏瑜一家之外,更多的原因是,苏家目前掌控的资源,能够让他获得想要的东西,增加自己在叛乱之中活命的机会!
当然了,这些事情他曾经跟苏瑜推心置腹地商讨过,苏瑜也知道弟弟将他推出去,极力让他考取功名,除了想让他完成读书的梦想之外,未尝没有未雨绸缪,狡兔三窟的想法。
可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因为总归是觉得苏牧没有办法成功将家族中的那些刺头给压制住,能不能顺利交接这些生意,还真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问题。
况且苏牧回来之后的短短几个月间,虽然抛头露面比较少,可零零碎碎也惹下不少的麻烦。
因为赵鸾儿和宋知晋而与赵宋两家交恶,宋知晋如今也不会善罢甘休,两家人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打压苏家的生意,家族中的长老已经不满抱怨了许久。
苏清绥也在吵闹着要考试的名额,苏常源则加大了争抢生意份额的力度。
而苏牧又因为那柄凶刀,引起了官府势力的注意,连杭州总捕郑则慎都给得罪了,以致于捕快的暗哨天天蹲在苏府外面监控。
更让人无语的是,苏牧虽然都没有亲身参加一些文会雅集之类的,可偏偏似乎每一次都有他的存在。
当晚在思凡楼的画舫之中,坐实了《人面桃花》便是由他所作,而因为巧兮的一阙飞天铁琵琶,又牵出了苏牧填曲儿的事情来。
那首曲儿古古怪怪,但不得不说还是有着些许可取之处,本都是直白的文字,组合起来却凝聚出极其生动的画面感来,令人读来豪气扑面,以致于最近杭州城的书生们都纷纷改了装扮,将平时手里的折扇,改成了腰间佩戴的绣剑。
若是以往也便罢了,获得些许才名,对苏牧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可如今苏牧是虱子多了不怕咬,在官府监视的情势之下,又得了莫大的名声,可就不是什么好事情了。
而且因为那晚的事情,杭州第一才子周甫彦最终也没能将自己的库藏佳作掏出来,心胸狭窄的第一才子已经将苏牧视为眼中钉。
听说最近正在筹备一个诗会,一定要邀请苏牧前去参加,要找回场子呢!
这一桩桩一件件看似散乱随意的事情,仅仅只是因为一柄凶刃的突然出现,而后又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将这些麻烦全都牵扯在了一起。
而这柄凶刀的消息之所以传将出去,还要拜苏家堂亲兄弟苏清绥所赐,人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大抵如斯了。
考虑到这诸多的麻烦和困难,苏瑜是替这个弟弟操碎了心,可苏牧却没事人一般,继续笑着打磨那个铁木筒子。
刚送走了忧心忡忡的苏瑜,彩儿丫头又来通报,说陈公望送了名帖过来,欲邀苏牧一叙。
放下帖子,苏牧叩击着桌面,看着帖子上特意提起的“巧兮”二字,沉思了一会儿,便想出了头绪来。
想来是巧兮丫头借助自己的那首曲儿,在思凡楼画舫上出了风头,想要向自己表达谢意了。
可在这个时代,作为烟花女子,巧兮也不可能亲自到府上来拜会,也只好通过陈公望这个皮条客,哦不是,是中间人,这才干了搭桥牵线的活计。
“楼主好人啊。。。”苏牧不由笑着感叹了一句。
他正愁没法子出去走走看看呢,真真是瞌睡了便有人送枕头!
以往他是不太愿意参加这种类型的聚会,可如今不同,苏府被官府的捕快暗中监控着,自己更是成为了头号嫌疑,许多事情他都没办法出去筹划准备,应邀赴会便成了最好的掩护!
第三十三章 白衣赴燕堂
五月中旬,艳阳高照,天地明亮,茶肆之中吵吵嚷嚷,巷口老槐树下的老狗蔫蔫地打着盹,时不时吐着舌头呜呜几声。
到了傍晚,苏牧的马车便从苏府侧门悠闲闲地出来,四周围的捕快暗探子顿时心神一震,擦亮了招子。
五月初六那日的恶战过后,苏牧便成为了头号嫌疑,虽然大家伙儿都不太理解,就这么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纨绔书生,如何能够引起郑总捕与余海捕头的警醒,但他们还是尽职尽责地监视着苏府的进进出出。
事实证明,苏府或者说苏牧果真有诡异之处,人说兵匪不分家,这些个班头捕快们也都是有眼力介的,这几天来不断有绿林人涌入杭州城,也有人不断在苏府周围打探消息,这些情况自是躲不过官府的耳目。
这两日情况越发糟糕起来,甚至有人罔顾王法,藐视官府,与暗中潜伏的探子发生直接的冲突,想要撞入到苏府之中,接连发生了好几起真刀真枪的流血事件。
而郑总捕也冒着得罪苏府的风险,从州府衙门处讨来了牌票,对苏府展开了正式的搜查。
苏家之人早已对苏牧心存不满,以苏清绥为首的三代子弟恨不得拍手称快,这么一闹,似乎又要坐实苏牧是假冒货那般。
事实上,正是因为苏清绥的检举,才会使得余海注意到了苏牧,搜查的重点自然放在了苏牧的院落,而其他地方则草草行事,对苏府其他人影响并不是很大。
可惜的是,搜查的结果并不乐观,余海便换了一种姿态,只告诫苏牧,声称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希望苏牧能够与官府精诚合作,否则那些个绿林人冲击苏府,造成无辜的人员伤亡,事情可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苏牧自是矢口否认,只是余海已经将此事都告之了苏家长辈,苏家一时间也是人心惶惶,群情激奋,要将苏牧这个祸害赶出苏府。
苏牧也是委屈得很,若非苏清绥等人将刀的消息泄露出去,又怎会引来如此多的绿林豪强?
眼下这个局势,苏牧确实能够一走了之,除了苏瑜和彩儿丫头,他对这个家族确实已经没有太多的好感,可一旦他出走,必将陷入无止境的追杀,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