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睦邻和”之策的本质是怀柔政策。不兴刀兵,以天朝上国的姿态,使用温和的手段,使周边诸小国顺服甚至归附于中原王朝。
而怀柔政策的核心,是经济手段。中原王朝,资源丰富、国力强盛,桑蚕纺织、瓷器制造等均远远领先于周边诸国,更有充足的海盐资源、特有的茶叶种植技术,天保朝打通这些商品的贸易渠道,利用先进和特有的技术、商品,牢牢控制住周边诸国的经济贸易。
“天地和、睦邻和”,天保王朝无自然灾害之忧,也无外患之虑,便只需解决好王朝内部问题,也就是如果让百姓与君王同心,就是所谓“君民和”。
外部安定,生活富足,教化百姓便更加容易。经历了前朝李昏虐王奴役的百姓,改朝换代得遇英明圣主成贤,无不对天保朝忠心耿耿。而太祖成贤为了进一步教化百姓,还亲自主持制定了浩繁的《天保律》,以规范天下臣民的行为。
……
江九天讲了这许多,藤洛不明白这和天保朝的军制有何关系,江九天为何对天保军人如此蔑视?
藤洛又问起天保军制,江九天的情绪再次激动起来。
天保王朝建立之初,拥有两百万军队,沿用了前朝军制。军队分外卫、内卫及中央禁军等几大部分。而规模最大的外卫军又分为戍边的戍军、耕作的屯军、交通的运军和执勤轮防的班军等。
天保王朝立国初几十年,边境一带偶尔有些战事,中原也有前朝余孽作乱,但很快都被剿灭整肃,逐渐建立起符合中原传统思想的内外秩序。
边境及境内的形势越来越稳定,庞大的军队渐渐没了用武之地。三百余年前,天保王朝开始缩减军队编制,将两百万军队,逐渐压缩至不足一百万编制。
目前的军队,大部分驻扎在西、北边陲,依旧保留戍军建制,而负责内陆的内卫军,大幅度裁减,只在全国二百余郡府,各设千户卫所,分别归属前后左右中五军。
而像通天县这样的县城,是没有军队驻扎的。百姓教化得法,很少发生大的骚乱,即便偶尔出现,当地官府就能弹压解决,根本不需动用军队。
“这种制度不是很好吗?”藤洛越发弄不明白了,裁减军队,教化百姓遵纪守法,这都是正道啊,也正是和谐稳定的天朝大国才应该有的气象啊,江九天为何不满呢?
“军队虽已裁减,各郡府只保留一千余人的卫所,可就是这千余兵痞,却成了当地的祸害!”江九天愤愤道。
王朝要裁减军队,因为天庭庇佑,风调雨顺,百姓尤其是农民的生活逐渐富庶,很多士兵便不安心服役,争相要求返乡务农。一时间,军心不稳。
虽然王朝内部及周边都很安定,但偌大王国,无论如何需要供养一定数量的军队,以应付突发事件,于是,朝廷便推行了“军户”制度,也就是职业士兵制度,并世袭罔替,同时大幅度提高军户待遇,终于稳定了军心。
然而,这种世袭罔替的军户制度有着重大弊病。推行军户制最初几十年,军户们每天还认真出操训练,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嘛。但渐渐地,情况就变了。天保王朝自太祖皇帝后,数百年来,始终没有外忧内患,没有仗打,军队从上到下,便逐渐松懈了,慢慢地,连出操训练都演变成嘻嘻哈哈的娱乐项目。
这还不要紧,关键是这些职业军户大多没读过书,空拿高额军俸,却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逐渐地,军中出现酗酒之风,继而,士兵便经常惹是生非,鱼肉乡里。原本是国之柱石的军队,反变得如匪一般,祸国伤民。
“啊?这……”藤洛这才明白江九天为何如此痛恨天保军制,为何对阿睿立志从军而万分鄙视。“咱天保朝律法森严,难道对军户就没有约束吗?”
江九天解释,《天保律》是天保太祖时期制定的律法,原本对军制有着详细的规定。但后来裁减军队时,因士兵们都嚷这返乡,朝廷为了安抚军心,不仅提高了军户待遇,更是将《天保律》中,涉及军制方面的律法单独摘出,制定了《天保军律》。
“有《天保军律》不是一样可以约束军户吗?”藤洛还是不明白。
“如何约束?”江九天恨恨道,“《天保军律》独立成法,军户犯律,按军法处置,不受《天保律》限制,而军律的执法者,是高级军官,他们也是世袭罔替的军户,执法者犯法,如何约束?”
藤洛无语了。是啊,若是军户之间产生矛盾,那《天保军律》也许还能起点作用;而如果矛盾产生于平民和军户之间,执法军官自然会袒护军户,而不利于平民。如此看来,天保军制还真是个大问题啊。
见藤洛也认为天保军制弊端重重,江九天的情绪又激动起来。“江某方才说过,最瞧不起那帮败类的丐儿,因为他们不知廉耻不劳而获,将强讨恶丐作为挣钱的门路,而那些兵痞军匪,却比败类的丐儿更加不如!”
江九天说道气愤处,十分粗鲁地啐出一口浓痰。“呸!丐儿无耻,毕竟还是张嘴讨要;而兵痞军匪,几近明抢豪夺!更有甚者,竟然拐骗女子进入军营,名为犒军,实则充为军妓,供这帮败类淫乐!”
“啊?!”
藤洛实在不敢相信,但见江九天说得咬牙切齿,藤洛不由得也痛恨起兵痞军匪来。不过,自己毕竟不属于凡间,即便是下界“挂职锻炼”,也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乞儿,又怎么管得了这已经延续了三五百年的天保军制呢?
藤洛无能为力,也只好劝江九天不要生这种闲气了,毕竟通天县是县城一级,没设千户卫所,通天县百姓也就可以免遭兵痞军匪的骚扰。
藤洛劝着,却见江九天眼中溢出了泪花。“江某虽是微末之人,也并非担心受到袭扰,江某只是替天保王朝担心啊!”
江九天蹲了下去,顿足捶胸:“军律不整,军无斗志,一旦遭遇外敌袭扰,何人可保太祖高皇帝创建的天保江山啊?”
藤洛默然。
大殿门口却传来一个坚定的声音:“我来保!”
阿睿站在大殿门口。
第46章 外出寻寻宝
阿睿被墨乞儿拽回大殿,但根本就睡不着。
江九天对他有偏见,起初阿睿很气恼,觉得我都没看不起你“老色鬼”,你凭什么看低我?
但阿睿不是斤斤计较的人。
当江九天给藤洛讲述天保军制时,他干脆爬了起来,守在大殿门口,静静地倾听。
阿睿自幼家境贫寒,没读过书,邻里长者讲的故事便是他受到的启蒙教育。而这些故事,大多是经过层层演绎的历史名将的传奇。
什么韩信背水为阵、吴起定法休妻,这些故事,深深影响了阿睿,他从小便立志成为像韩信、吴起一样的盖世名将。
即使被迫沦落为乞丐,又加入了将军丐一伙,阿睿挂帅拜将的志向始终未变。
今晚,被江九天劈头盖脸辱骂一通,阿睿极为委屈,甚至想冲上去教训这个“老色鬼”一顿。只是碍着藤洛的面子,才把这口气忍了下来。
当他听江九天讲了天保军制,才了解,原来天保王朝的军营里,竟如此肮脏龌龊,心底大乱。
但阿睿很快又重拾信念:天保军营腐败,并非古往今来叱咤风云的名将们的过错,只要自己以那些名将为榜样,不和那些军中败类为伍,一样可以成为名扬四海的大将军!
听完江九天的讲述,阿睿走到藤洛面前,坚定地表示,自己一定要成为护卫王朝的栋梁之才!
藤洛很欣赏阿睿的这股劲头,用力拍拍阿睿坚实的臂膀,鼓励着他。
江九天今天的失态,缘于对天保军制的极度不满,借着阿睿想从军的话题,江九天终于发泄出来。其实,江九天的内心,对阿睿本人并没有不可化解的偏见。
这些不满,憋在江九天心中太久,却无处发泄。如今,有藤洛做听众,江九天把内心的烦闷一吐为快,心里已好受多了。
而阿睿又赤胆忠心地表了态,江九天虽仍对他丐儿的身份心存芥蒂,但却不再想之前那样刻薄、激烈。
藤洛鼓励了阿睿,又安慰了江九天,劝两人赶紧休息。
江九天临回大殿之前提议,这场雨看着快要停了,如果明天开始放晴,应该去东部海边,找出海的渔船,寻找三尺砗磲。
藤洛帮江九天挨了一顿打,胡胖子才肯宽限了还债期限,帮江九天解决了大麻烦。如今所欠的高利贷问题解决了,江九天希望能尽快帮藤洛打听到三尺砗磲的消息,也算报答藤洛。
藤洛敷衍着答应了,把两人劝回大殿休息,自己却睡不着了。
青衫走前的那个晚上,说她能找到三尺砗磲的下落,让藤洛不要相信江九天。
青衫对大罗宝树相关细节的了解,让藤洛不得不重视她的话。青衫还提到,大罗宝树下埋藏着《诸天密录》。这是身为大罗宝树护法的藤洛都不曾知晓的秘密,她怎么会知道呢?
青衫的身份之谜,再次令藤洛感到困扰。
藤洛甚至猜测,青衫有着天庭背景,她会不会是比自己地位更高的神仙呢?和自己一样下界到了凡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