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也有过这个想法。连登陆地点都选择好了。就在黄古岛堡。不过后来考虑到我们骑兵地机动能力可能赶不上常年马上生活地鞑子。没有步兵地接应。骑兵一旦被鞑子咬住。那么情况就危险了。因此这个想法也就作罢了。”
田羽前世作为一个辽宁人。对于辽东半岛地地理非常熟悉。他仔细地想了想。说:“如果我们从黄古岛堡登陆地话。按照路程来算。我们满可以在辽阳增兵之前打击盖州卫。”
“但是大人。我们攻击盖州卫地登陆时间一定要晚于攻打定辽左卫。不然鞑子听说有兵从黄古岛堡登陆。就不会从盖州卫出援兵了。这样算下来我们地时间就非常紧迫了。也许我们地骑兵还没有赶到盖州卫。从辽阳地援兵就到了。往好了想。我们先于鞑子地援兵到了盖州卫。光凭借着骑兵恐怕难以攻破盖州卫。到时候鞑子从复州卫出兵。与辽阳地兵来个南北夹击。我们就危险了。”
刘宇的意见非常不错,田羽陷入了沉思,良久抬起头来说:“如果我们一路的话,鞑子可以集中一切兵力对付我们,因此我们应该派出一股骑兵入辽东半岛骚扰,使鞑子摸不清我们的意图,而且可以分散鞑子的兵力,让他们疲于应付。”
“大人,我们一旦进入辽东半岛,就会成了瞎子,聋子,而鞑子可以处处侦知我们的下落,主动权就不在我们这一方了。”刘宇已经有过思考,因此不大赞成分兵。
“那就看我们“暗”字营能不能成为这股骑兵的耳朵,眼睛了。同波,你正好也在,你说说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
白同波脸上有些尴尬,红着脸说:“大人,“暗”字营在辽东的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恐怕……”
田羽也知道白同波的难处,“暗”字营建立到现在也不过半年左右的时间,能够建立山东还有朝鲜的网络已经颇为不易,因此他笑着说:“同波,你也别为难,反正我们这次没有想着大干。不过我给你一年的时间,一年之内,你把“暗”字营在整个辽东,不,整个鞑子的地盘上给我都建立起来网络。”
“是,大人,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恩,好好干,以后你们“暗”字营可要撑起整个山东镇的情报工作。”
“是,大人。”
“大人,如果我们的部队只在离海岸一到二百里的区域活动,我觉得我有能力提供必要的情报。”白同波满有把握的说。
听到白同波这么一说,田羽兴奋的一拍巴掌:“那我们就干他娘的,我就不信,咱们的骑兵速度会比鞑子差。”
作为骑兵营的首领,王六和王守仁站了起来,几乎同时大声说:“大人,这个差事让我去。”
王守仁年龄要比王六大上一些,看到王六也挣这个差事,笑着说:“怎么,小六子,和我争啊。”
王守仁在五个人里面的年龄最大,王六看到王守仁拿出大哥的架势,笑嘻嘻的说:“老大,危险的活还是交给小弟去办吧。”
“怎么,你的意思是瞧不起我们“仁”字营了?”
王六连忙摆手:“没有,没有,你是大哥,我怎么敢啊,不过你就别和我争了。”
王守仁用拳头轻轻的捶了王六胸膛一下,笑着说:“你小子,别和我来这套。既然我们都想去,那么让大人来决定吧。”
田羽考虑了一下,王六的“义”字营脱胎于田羽的亲兵营,老兵多一些,而且兵员素质要高一些,所以要论战力的话,王六要胜出一筹,但是王六是个冲动的性子,一旦火气上来了,是个什么都不怕的主,而王守仁则冷静的多,因此田羽打定了主意:“这个差事我看就守仁去做吧。”
王守仁听到田羽选择自己,不由高兴的朝着王六努了一下嘴,王六则忿忿的冷哼了一声,坐了下去。虽然两个人看似相争,但是他们的关系非常亲密,田羽不担心因为这个两个人会有龌龊产生。
田羽一拳砸在地图上:“大家回营准备一下,明日辰时出兵,杀虏。”
“杀。”众将领齐齐站了起来,同时大声喝了一声。
第一百三十一章 创意战争的起源
关于更新的说明:从今天开始到七月三十一号,有可能每天只有一更了,因为本书要上架。作者准备上架后每天更新万字,因此从现在开始攒稿,大家等待着爆发吧,另外本书的女主并不是刁蛮的小君主,而是左玲儿,敬请大家支持.
~~~~~~~~~~~~~~~~~~~~~~~~~~~~~~~~~~~~~~~~~~~~~~~~~~~
军事会议召开后的第二日,山东镇所有部队集结开始出发,除了王守仁的“仁”字营担负骚扰辽东的任务,还有担负“仁”字营后勤保障工作的“雨”字营一部分外,其他四营加上“雨”字营大部还有“国”字营乘坐“伏波”营的大船从铁山以北一百里处一个天然良港登陆。运输工作足足持续了四五天的时间,才将山东镇所有的兵士运到了那里。待全部士卒登陆,田羽率领一万多兵士快速进军。五天后,强渡了鸭绿江,踏上了鞑子的本土。
镇江堡,当明军强渡鸭绿江的时候,镇江堡的守兵便得到了消息。守卫镇江堡的是鞑子甲喇额真鄂尔萨哈。本来镇江堡地处辽东,远离战争前线,再加上距离朝鲜又近,朝鲜已经臣属鞑子,不用担心有战事,因此日子过得非常的轻闲,虽然对于兵士的训练不敢有所松懈,但是鄂尔萨哈等一众将领,每天花天酒地,反正没有了银子,写一封信给朝鲜左近的官员,朝鲜的官员恐怕惹怒了这帮军爷,到时候发兵来打,莫不心惊胆战的乖乖送上银两。鄂尔萨哈听闻有大量的明军强渡鸭绿江,而且目标很有可能便是镇江堡,马上派出信使,一面给定辽左卫送信,一面给盛京上报,请求援军。鄂尔萨哈原来也是一员猛将,虽然多年的太平生活,让他有些发福,但是弓马功夫还在,他听斥候的回报明朝的大军不下于一万,便打消了出城歼敌的打算。一面派人加固城池,督率镇江堡壮丁上城协防,一面派人去城外大肆购买粮草,准备死守镇江堡,以待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