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琰本不是爱笑的人,和宋珩在一起,倒有种格外轻松的感觉,忍不住咧开嘴笑笑,“这次怎么不把王妃带来?”
宋珩吐出那麦秆儿,叹一口气,“我倒是想,可一想呢,跟着你,准没什么好果子吃,还是罢了。”
宋琰又笑了笑,转头看向宋珩:“你别乌鸦嘴行吗?”
宋珩也偏头看着他,“说真的,汪昱的人好用吗?”
汪昱派了多少人,什么人,宋珩都不知道,汪昱暂时还想在他面前隐藏部分实力。
合作初期,互相有所保留倒也正常。
宋琰却对宋珩百分百放心,一颔首道:“不错,他只派了六个人,但个个身手了得。可以说,以一敌十都没问题。”
宋珩见宋琰对他的人评价这么高,挑了挑眉:“以一敌十?岂不是快赶上我的本事了。”
宋琰忍不住“嗤”一声笑,拍拍宋珩肩头:“是,所以我才要带着王兄你,你可是个护身符。”
二人似想起在西疆的日子,对视一眼,同时哈哈笑起来。
京师里头,灵芝在宋珩走之后,照常每日都去香坊中制香,不必挂念回家陪宋珩,倒是可以更专心于香上,也能在香坊中呆得更晚一些。
此前研制的拟香告一段落,如今,只一门心思扎在为汪昱所需求的和香上。
据宋珩所言,金猊玉兔香对恢复汪昱男儿气概有所成效,但成效还不够大,希望灵芝能将那方面的效果增强。
金猊玉兔香的香方灵芝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她又翻阅了许多册香籍,又试了香方里各种香料搭配互相影响的成效,然而令她想不通的是,这香方里,没并没有能生阳这个效果的香料啊?
原料里头,有能提神醒神的,有能催发元气的,却没有哪种是和男子那方面有关系的。
杨陶进试香坊时,灵芝正将一撮香泥拨到旁边泥坛里。
“还是不行?”杨陶穿着一身靛蓝撒花比甲,下身月白马面裙,头上扎着靛蓝同色眉勒,看起来就跟个香坊女工一般,却透着与众不同的肆意洒脱。
灵芝摇摇头,叹了口气,“娘,您听说过这金猊玉兔有那方面的作用吗?”
杨陶撇撇嘴,“珩儿那臭小子,给你找个这么腌臜的活,我也没听说过呀,汪昱会不会搞错了?”
灵芝只觉头疼,闭上眼双手撑在桌案上,缓缓揉着太阳穴。
小令忙过来替她按揉着。
杨陶则想着之后的事儿:“要不你比着这方子,先随便给他制一味,最好有能让人慢性致毒的,又不易被人察觉,他反正得以己身来试这香效。他想控制你,咱们就反过来控制他。”
灵芝沉吟着,一面点头回答:“是,我也那么想,就怕他疑心重,先用其他人来试香。以子玉对汪昱的判断,卫国公府上为解决这个麻烦,都寻摸了快二十年的解毒法,定有一定的试验法子。”
杨陶忽然皱着眉,喃喃念着:“解毒?”
灵芝见她神情,忽心头一动,眼睛亮起来看向杨陶:“金猊玉兔既然没有那方面的功效,是不是因为正好解毒了才起作用?世子体内不是因为中毒才不行的么?”
杨陶也豁然开朗,兴奋道:“没错,或许我们找错了方向,这金猊玉兔香根本不是zhuang阳用的,而是因为刚刚好中和了他体内的毒性。”
灵芝听杨陶这么坦荡荡地说出那种词儿,忍不住羞红了脸,心中把汪昱骂了个遍,真是,这都什么事儿啊!
不过她也重新看到了希望,喜得站起身来,“我们现在就重新开始。”
杨陶点点头,欢天喜地出门招呼人去。
这也不是个小工程,得先考量那让汪昱中毒的是什么药香,再把香方中每种原料都好好分析一遍,看哪种有针对性的解毒之效,或者两两相配,三三相配有解毒之效,
中毒的药香倒是好找,《天香谱》中本来就有一味是让男子减轻欲望,同时难以怀胎的香,想来汪昱所种的毒,断子绝孙,和这灭欲断胎的香所用原料也差不多。
如此又忙了几日,终于被灵芝发现,在作为金猊玉兔香配料中的鹅不食草,除了解毒,还有发散通窍解淤的作用。
巧的是,平常所用到这味药草,因它本身有小毒,都将它的药性去得差不多了。
而这金猊玉兔香中,恰恰好有一味可以克制它本身毒性的香药,将让它本来的药性保存了下来。
有了新的试制方向,灵芝更加紧张地在香坊忙碌起来。
☆、第350章 视察灾情
宋珩那边,也还算顺利。
他跟着宋琰已经走过廊坊、涿州,今日就能到第三个县府,保定府。
沿途的情况,似乎比想象中还严峻。
官府重视不够,动作得太迟,这流民在直隶境内已流窜半年,早已处处安营扎寨,大有留下来生根的架势。
此前官府只管施粥,皇粮不敢动,就先动库存,库存告急,怎么办,逼富户,逼完东家逼西家,反正民拧不过官,家家户户也倒是有余粮,只好你捐一些我捐一些拿出来应急。
可这根本不是长久之计。
官爷们本想着熬过这段时间,流民们就该散了,没想到人家竟然赖着不走了,而这时候富户们也渐渐紧张起来,存粮一日日减少,就如同往里填无底洞一般。
于是商绅富贾们也都联合起来,再不像以前那么慷慨,纷纷捂紧了自家粮仓大门,哭穷哭惨一家比一家会哭。
宋琰来了之后,大伙儿的压力顿减。
皇上有旨,各县中屯粮皆用来赈灾,有不够的,以转粜法从有余粮的人家手头购买。
流民反还好说,若是逼得富户反,那可真麻烦了。
官府有了上头的旨意,自然也轻松下来,大户们更是万分感激这钦差大人的到来,灾民们就更不用说,粥铺的粥比以前稠了,还有招工修河堤的信息,若是愿意,就拖家带口去长久安身,听钦差大人说,若回原籍,还能分得种子,还有官府出牛帮助开垦荒地。
这下大伙儿有了盼头,往日紧张的形势渐渐缓了下来。
这日到了保定府,直隶总督何才文亲自在城门外带着仪征队,将宋琰等人接入府中。
接风宴就摆在总督府里,何才文向钦差大臣见过礼,再端了一杯酒敬宋琰:“王爷可真是我等直隶百姓的救星啊,更是我直隶官场数百人的救星!若不是王爷英明睿智,果断有方,这些贪得无厌地流民又怎会这么快消停下去。”
他叹一口气,接着道:“王爷您有所不知。本来下官要去廊坊迎接您,无奈这保定府内的流民尤其刁钻,施粥的时候,不接受不说,还往里头扔沙石树枝,一受人鼓动就聚众闹事,最近他们还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什么抢粮帮。”
他晃着脑袋,气得不行:“您听听,这名字都敢叫,这和匪类有什么区别?搞得城里头的富裕人家户户紧张,已经有三户人家被抢了,其中一户还是去年致仕回来养老的翰林院都察院左御史高大人家,他家连围墙都被推到一半,粮仓被劫,马棚还被放火烧了,高大人气得扭了腰,这样的刁民,就该调兵来将他们一气儿给灭了。”
这何才文是走周家路子坐上这位置的,当了三年的直隶总督,还没挪过这油水窝,圆脸大肚子,嘴皮子倒是利索,还是个话多的,举着酒杯呢,呱呱呱不停就说开了去,听得宋琰耳朵直嗡嗡。
他微不可查皱了皱眉。
宋珩知机提起筷子,敲敲桌沿,咳了两声,“哎哟,菜凉了。”
何才文这才一顿,脸上堆着笑,不好意思呵呵两声,举着酒杯往周围一转,“来来,先敬咱们钦差大人。”
众人敬过宋琰,又敬了宋珩。
宋琰对酒向来是一沾即止,抿过一口就放下,桌上还有人想劝,一见宋琰那冷面冷目的脸,便把话给吞回肚子里。
宋琰手握着酒杯,缓缓转圈,微侧过头看着满面红光的何才文,“总督大人说的都没错,不过。若那粥不是麦皮麦麸熬成,实在难以下咽,灾民们又为何会饿着肚子还往里扔石头呢?”
何文才脸色顿时变青,这王爷刚来,怎么就知道这事儿。
宋琰似察觉不到桌上的尴尬气氛,接着道:“还有那高家,是他们家的人先抢了几个灾民中的年轻女子,才惹得灾民群起而攻之的对吧?”
何文才的脸色已青中泛白。
高家是直隶的富户,更是一霸,同他一般都是周家的路子出来的,出了事儿他当然得帮着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