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边一天多的时间,足够他们打听出一些事情了。
“事情过了,咱们就不要再提了吧。还是先谈正事情!”云非皱起了眉头,蒋建兴也开口说道。
首都发生的事情,在云非出来的第二天,赵兴邦就找到云非,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原本是首都一机联合东北一机,串联了国内十多家最大的与机床制造相关的国营大型机械厂,联合起来向工业部以及国资委施压,最后连发改委以及外贸部,也都插上了一脚。
在军方的秘密部门的调查下,这时期的主导,表面上看是首都一机跟东北一机,不过却有着台湾数控机床联合会的影子。
尤其是台湾进入中国大陆最大的数控机床厂万有数控,在这里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这些台商,很多都是两岸统一协会的会员,跟外贸部的一些人有着不少的瓜果。
张伟成,也不过是一个被台湾人利用了的傻逼而已。
赵兴邦转达了李忠伟的歉意,并且告诉云非,他们军方会给云非一个交代的,最多一个月的时间。
所以,对于这些事情,云非并不像再去理会。
首都那些高层如何斗争,与他这个小老板没有任何关系。
他现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应对最多再有三个月就会大量出现在数控机床市场上面的国产台湾数控机床对他们市场份额的冲击。
如果能够跟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合作,也是一件非常不错的选择。
在中国,任何一个行业,只靠一家公司,根本就支撑不起来。就像后世两桶油一样,即使靠着国家的力量,一家公司也无法负责整个行业市场,最后不得不拆分成两家企业。
“那行,咱们就说正事情吧。云老板,我们来的目的呢,主要就是想要跟你们合作,把你们的技术研发实力以及我们这些大型国有企业庞大的生产能力统筹起来,应对大举入侵的台湾数控机床厂以及那些磨刀霍霍的欧美以及日本数控机床公司……”一进入谈判,规模最大,地位最高的北方重工顿时成为了他们两家企业的代表。
哈尔重工跟九一重工本来就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合作,所以,潘志高扮演的角色就只是一个单纯的中间人。
“合作可以,但是在数控机床制造的合作方面,必须以我们九一重工为主导!我们出技术,你们负责生产,到时候,都统一使用我们九一重工的商标以及名称……”(未完待续。。)
ps: 感谢mig…29大大的月票。
今天一万二更新完成。看到好书不要太监掉大大的又一个九千字的催更,葫芦想哭。本来想要在星期天好好休息一下的希望又破灭了……
491 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
“合作需要以九一重工为主导!”这样霸气的话,不仅让苏光祥懵了,同时,也让北方重工的杨清也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小子,这是要逆天呀!
原本在来蓉城之前,杨清给东北以及的苏光祥说让他们可以选择生产利用九一重工的数控机床制造技术来提升自己整体技术,避免单纯的对与日本技术的支持。
但是这却不代表他们就愿意把九一重工当成日本那些数控机床生产厂的同等地位。
而云非这话,表明,他们在使用九一重工的生产技术上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自主权!
他们这些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在这方面的生产上面只能给九一重工代工!
这可能么?
答案是明摆着的!即使他们这些企业为了生存,为了利益能够同意,工业部也不可能同意!中国的主体可是集体所有制,即使改革开放,也严格控制着集体所有制与非集体所有制的比例!(虽然知道的人都认为那是扯淡)
云非这个私人老板手中的小小工厂,居然想要凌驾到国营企业上面!让国营企业都只能给他的这个小企业给他代工!
这怎么可能让人接受?
“云老板,你这个条件,太难让人接受了,我们可是带着合作的诚意来蓉城的……”杨清皱了皱眉头,对着云非这没有丝毫合作诚意的家伙说道。
“杨总,我说了,九一重工为主导,是这次合作的基础!”云非直接粗暴地打断了杨清的话。
这事情,他有自己的考虑。
“要是这样,咱们就没得谈了!”杨清被眼前这个嘴上连胡子都没有长出来的年轻老板给气得顿时没有了谈下去的兴趣。
之所以走蓉城,是因为他看到了这里面的机会。
北方重工集团现在是风光无限,但是现在国家逐步在把重型装备制造业务往其他大型机械厂里面放。就是为了提升整个国家的工业制造水平。
北方重工集团在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应该从军工往民间市场上面转。
和平年代不比得战争年代,国家不可能大量往军事工业上面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民间制造业的兴起,对于最为基础的机床设备制造行业来说,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以及发展空间。
要不然,他这个北方重工的总经理,也不用像其他的国有企业那样跑到首都来跑项目。
“没得谈就不谈了呗!现在国家可是进入了法制时代,并且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不要以为你们是国字号开头的企业,就能够如同流氓一样。看中了别人的技术就可以抢到手!”当年九一重工初建的时候受到各大国营机床厂的联合抵制,再加上这次的事情,云非对于这些国营企业的领导人没有丝毫的好感。
现在军方大佬明确表示,他云某人是军方罩着的!
这些人上门来谈合作,难道不知道合作谈判就是一方漫天要价,另外一方坐地还钱?
嫌九一重工开出的条件太苛刻,你可以去找日本,找德国的那些数控机床公司呀!
“杨总,咱们既然是谈判。对方开出什么条件都是正常的。谈得拢就合作,谈不拢就不合作就是了,何必发这样大的火?”见到两方人刚刚开始谈判,就使得才刚刚开始的谈判进入了僵持。身为中间人的潘志高,只能无奈地苦笑着对杨清劝解到。
现在九一重工逐渐成了气候,即使他们这些国营企业,想要得到别人的生产技术。也根本就不是一件可能的事情!没见着连工业部以及国资委等很多部门联合起来给九一重工施压都不行么?
昨天吴忠达带着他们参观九一重工的生产车间,看到繁忙的生产现场很多的加工中心用的大铸件,他们就知道。九一重工已经有了成熟的三轴加工中心生产能力。
要不然,他们绝对不会现在就开始生产加工中心。
否则,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到最后,白白便宜了那些即将开始往市场上大规模投入产品的台湾数控机床厂。
当他们看到在九一重工中心位置的九一研究院那栋试验大楼,想要进入参观,却被吴忠达告之那栋楼并不对他们开放。后来在近处看到荷枪实弹的武装人员站岗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这家私人工厂,并不是表面上的那样简单!
这里面肯定有着军方一些非常重要的研究。具体是什么,他们这些人并不清楚。
同时,当初在首都的时候军委的人因为云非这个九一重工的老板被抓,亲自跑到国资委要人的事情,也不是什么不能够理解的了。九一重工在军方眼中的地位,并不比他们这些国营企业差。
“有他这么漫天要价的吗?这分明就是让我们这些企业成为他九一重工的下属!”杨清被云非的那话气得不行。
他们这又不是非得仰仗九一重工的鼻息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