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智能工业帝国 > 第95部分

第95部分(1 / 2)

>人,反而阻止自己去批评他们,于成很是不解。

国企无所谓。反正大家干多干少都是那么多钱。不管工厂是否亏损,是否盈利,都是那样的。但是现在9327已经属于云非的了。这些工人不干活,就不会为工厂创造效率。尤其,云非一直在说,私人企业,不养闲人。

“先让他们看看苏联人是怎么干活的吧。以后咱们的工厂,还得指望咱们自己的人。以后等着工厂发展壮大,还得指望咱们国内的工人。今天先让他们看着,明天,安排他们拆那台落地镗铣床。”云非说完之后,就拉着于成向着车间外面走去。

云非之所以一来就让苏联人干活,不仅仅是想要检验苏联人的技术,更为重要的是,让这些在大山里面的技术工人们见识苏联到苏联在技术行业的各种发展。其实,也不能说是这是苏联人的技术行业的发展。应该说,是德国人的技术发展。

德国人的严谨,在工作中体现得特别明显。古德里安虽然来自乌克兰的苏联国营机械工厂,但是他是来自民主德国。虽然明主德国从1949年就开始成为苏维埃领导下的国家,但是德国人骨子里面流着的严谨,刻板,并不会因为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改变。尤其,在德国分裂的时候,德国的重工业,机械技术行业发展,已经相当完善了。

古德里安这家伙,恰好就是来自民主德国。云非从看到梁柯给自己的关于那一百多号来自苏联的工程师以及技工的简历,就详细地研究了每个人的简历。不然,他哪里会轻易地从苏联人中选出他自己中意的项目负责人?

古德里安正是因为他的严谨,才被苏联方面专门从民主联邦给搞到了乌克兰的工厂里面。云非同样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这个他连一句话都没有说过的家伙成为了这次大修整个9327厂的设备的头儿。他原本认为,古德里安只要负责指导其他的工人干活,没想到这个家伙是一边干活一边指导,而且他们干活,跟后世那种经过数十年验证的方向已经差不多。

尤其是在维修机床的时候,拆分时按照先后顺序对于每个零件进行详细地编号。这些来自国外的五六十年代的机床,根本就没有装配图纸。如果不进行零件编号,这些并没有完全装配过这些精密机床的高级工人,很有可能拆下来之后,就无法再装回去了。

“麻子,去,给这些苏联的师傅们泡点茶过来,就用我女婿孝敬我的毛尖。”赵炳彪在旁边看着,总感觉到有点不得劲。老毛子努力地干活,汗水都湿透了工作服,他们却在一旁看热闹,不干点什么说不过去呐。

要是放到以前,他们绝对会去拆其他设备,但是现在负责管理这精密加工车间的于成说了,以后必须要安排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让动的设备,绝对不能去动。这些赵炳彪也清楚,于成那货是担心他们拆掉机床之后无法再装配回去。

以前他们经常在维修设备的时候,尤其是那些精密加工设备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会拆掉之后装不回去,即使后来从东北那边调过来苏联的机床专家,以及跟着苏联师傅学出来的老师傅到这边来装回去,都很难达到这些设备原来的精度。

这些设备之所以不好搞,之所以价值高,就是因为是用来制造机床的机床。如果没有了精度,加工出来的产品就无法达到设计的精度要求,装配完成之后,机床的精度就差的更多了。

现在9327厂所有的设备已经姓云了。

如果现在他们拆掉这些设备,然后装不回去,还不如不修,好歹现在能够使用!要是不能用,以后搬迁过去,前面的工序都已经完成,所有的产品都堆积在这最后一道工序上面,不仅积压大量的成本,产品也根本没有办法上市。

于成几家本来就跟云非家里面关系好,再加上几家都把云非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对于云非,甚至比对自己的亲儿子还好。这云非的东西,他们能够不好好地看着吗?

“瞧你们这德性……”赵炳彪见到麻子带着几个人端着泡茶的茶盅,却站在那里,不敢上前去。

从麻子手中拿过茶盅,赵炳彪就端着那个泡着他平时都舍不得喝的毛尖,向着正在机床上面干活的苏联人走去。

“#&*……”那个接过机床上面递下来的零件编号摆放的苏联技工,见到赵炳彪向着这边走来,急忙拦住了他。现在导轨磨床的工作部件快要拆掉了,再松几个螺钉,就能用行车把那一吨多重的工作部件给吊下来。虽然工作部件上面已经用吊装的钢丝绳给吊着了,万一钢丝绳断了或者怎么的,很容易就伤到人的。

赵炳彪对着那个拦着自己,满口说着他听不懂的俄语,不停地向着自己做着离开的手势的老毛子,举了举手中的茶盅,然后对着机床上面的几个汗水湿透了衣服的家伙示意了一下。

那个拦着赵炳彪的技工对着机床上面吆喝了一声,导轨磨床顶部的古德里安用满是油污的手背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向着周围的手下看了看,然后招呼了一声,自己也顺着旁边的梯子下来了。

“给,兄弟,擦擦汗水吧……”赵炳彪也不管古德里安能不能听懂,一手端着茶盅,另外一只手上面拿着一条快要洗烂的毛巾递给古德里安。

“谢……谢!”古德里安把自己满是油污的手,没有接赵炳彪递过来的毛巾,而是用旁边的棉纱擦了擦手,然后才接过赵炳彪递过来的茶盅。

“你会说中国话?”赵炳彪惊喜地问道。

如果会说中国话,这以后就能够交流,也不用他们干得热火朝天,自己这一帮子人在旁边干看着。要是让于成看到,又得扣他们那本来就不多的奖金了。

“不……会,火车……学……了……”古德里安一边大口地喝还比较热的茶,一边对着赵炳彪摇了摇头。说中国话,卷着舌头太别扭了。古德里安懂英语,懂德语,懂俄语,甚至,法语也懂一些,但是就是不会同一阵营的中国话。(未完待续。。)

158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来自苏联的古德里安等人跟卡马特签的合同最短都是十年以上。

所以,很多人在火车上面都跟着翻译学习中国话,可惜,中国话太难了,二十多天的时间,练得舌头都发麻,除了那些比较年轻的能够勉强地进行最为简单基本的交流,他们这些四五十岁的人,也就仅仅能够学会最简单的一些常用词语,所以就是说这么几个词语,说得古德里安满脸通红。

哪怕是装配、拆卸整个苏联最为紧密的曲轴磨床,也没有这个来得困难。

“我叫赵斌彪,是这里的钳工大师傅。”赵斌彪对着古德里安伸出了自己的手,向着这个苏联人介绍着自己,以后这个家伙就会是他的搭档了。为了以后的工作不会相互扯皮,他们这中苏两方的头儿必须达成一致。

否则以后工作的事情,拖了进度或者什么的,先不说会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至少奖金就得少很多。新厂里面的工资制度已经出来了,工厂以后除了基本工资,他们拿到手的,最多的部分则是奖金。奖金怎么来?不仅仅考核每个人干了多少活,还得考核整个团队。团队的考核,占据整个奖金的百分之六十的份额。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团队,只要有一个人出现了问题,每个人就只能拿到百分之四十的奖金。这可关乎到自己这些人以后的收入。

“赵……”古德里安同样伸出了自己的手,两双粗糙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不过赵炳彪的名字,发音对于古德里安来说太困难了,只说出了古德里安的姓,脸憋的通红也没有办法发出炳彪两个字的音。

对于古德里安能够说出自己的姓,赵炳彪觉得,眼前的苏联老大哥即使记不住自己的名字,也怪不得他。要怪也只能怪自己的爹妈。当初给自己取了一个让中国人都觉得绕口的名字。

“我说,老古,咱们得一起干,不能你们把活干完了,老板把我们给开了吧?”赵炳彪见到古德里安说话艰难,也就懒得绕圈子,直接对着他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古德里安听到赵炳彪的话,疑惑地望着这个跟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家伙。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