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争隋 > 第3部分

第3部分(2 / 2)

被郭孝恪有些怀疑的目光盯着,木兰的心‘砰砰砰’地跳了起来,好像随时会从胸口里蹦出来,耳朵也烫得厉害,她用手指甲掐着手心,让自己冷静下来,脸上装作没什么的样子,随意道,“我姓魏,可不是前朝的那个木兰将军,我娘生我的时候,家里的木兰树开花了,才取了这个名字。”

木兰姓魏,家里还有一个哥哥,父亲是开皇年间抵御突厥的老兵,因为一次在战斗中受了伤,治好以后成了跛子,才回了宋州老家,靠着从军时攒下的钱娶了媳妇,木兰生下来没多久,娘亲便生了病,扔下丈夫儿女,撒手人寰而去,从小木兰就是父亲一手拉扯大的,从懂事的时候起就跟着父亲上山打猎,练得一手好弓箭,走起山路来又轻又快,如履平地,更能空手搏狼,一般同龄的三五个少年都打不过她。

十五岁及笄那年,木兰父亲因为熬不住年轻时的旧伤,也过了世,那时候开始木兰便做了男装打扮,一个人上山打猎,供自己的哥哥念书,去岁天子下令征辽东,军牌发到了家里,她一个人偷偷地拿了父亲留下的衣甲弓刀,瞒着哥哥去县里应了军役,结果碰上了父亲在宋州的老相识,给安排进了伙头军,整个左翼第一军,除了上司周队正,没人知道她是女儿身。

听着木兰的话,郭孝恪虽然心里仍旧觉得木兰是个女孩,可是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朝木兰歉然地笑了笑,倒了碗酒以示赔罪,匆匆吃完后,便和老驴头离开了。

看着郭孝恪的背影,木兰心里头好像有只兔子一样,惴惴地不安,她总觉得自己的身份被这个少年识破了,可是她又不敢肯定,直到郭孝恪走出营帐,她才回过神来,想到还有许多的活要干,连忙收拾起了碗筷;,只是眉角却多了一丝忧愁。

正文 第五章 战场之拳

更新时间:2010…6…13 13:45:45 本章字数:4157

辽东苦寒,再加上初春冷厉,原本对以大隋府兵中青壮精锐和老兵为主的左翼第一军来说很轻松的平原日行军四十里路也走得异常幸苦,不过好在朝廷为了这次征辽,从各地调集了充足的物资随军,左翼第一军虽然幸苦,但是士气却丝毫没有因为出关以后的没膝积雪而有所低落。

待在军营里,一连走了二十天,郭孝恪终于把自己每天晚上都在想的问题想通了,不管他过去是谁,但他现在是郭孝恪,只是知道了一些原本不知道但是对他很有用的东西而已,他根本不必去在意什么,按照自己的想法好好活下去就行了。

解开心结的郭孝恪慢慢地和同火的新兵们话多了起来,每天晚上在营帐里教几个人如何使用刀盾合击之术,他们左翼第一军是全军先锋,战力在左右两翼二十四军里最强,至于作为御营的天子六军,虽然号称大隋第一精锐,不过郭孝恪从其他那些火长,旅帅那里偶尔听到话来看,天子六军也不怎么样,不过是跟着皇帝罢了,里面也就是招募关中和各地壮士成军的骁果卫厉害些。

“二郎,我说我们这样练有用吗?”营帐里,烧红的炭火边上,几个和郭孝恪同火的年轻人用大拇指和无名指握刀其他三指虚握,按照郭孝恪教的方法练习暗劲和四两拨千斤的法门,不过几个人练了十来天,也没觉得能练出什么东西来。

“有用,只要学会用大拇指和无名指挥刀发力,刀法便算学好了。”郭孝恪站在一边朝几个有些不耐的同伴说道,这些天他一直都在教这些同火的年轻人有关太极拳的发力方式和几个最实用的招数,太极拳是战场之拳,例如堋、履、挤、按,这些都是用盾牌打击或者挤压对手的练法,还有采、挒这两种针对长矛或者对方手臂的控制技以及肘、靠两种近身打击技。

郭孝恪以前打黑拳时,也用过不少冷兵器,这几天没事就拿自己的刀盾来试招,发现太极拳其实就是刀盾兵的功夫,那些小臂发劲的技巧都是给盾牌用的,还有很多太极拳里空手使用看上去华而不实的招数,一旦配合着刀盾这两样兵器使用,便是战场上的杀招。

七寸靠,切地龙,揽雀尾,这是郭孝恪从太极拳用于战场的招式里挑出来教给那些新兵的三招招式,在涿郡的几天,他见过大隋的军阵,前排弓弩手列阵,后面是刀盾兵在前,长矛手在后,中军是甲具骑装的重骑兵,两翼则辅以轻骑兵和一定数量的步兵。

高句丽的士兵用的兵器多以长矛为主,不管高句丽人是守是攻,都得靠刀盾兵破阵后,才能让后面甲具骑装的重骑兵冲阵摧垮敌人,而七寸靠,切地龙,揽雀尾这三招或者就是切地龙,揽雀尾这两招连在一起便是刀盾兵最实用的破长矛阵的杀招,所以这几天,郭孝恪天天都督促着几个同火的袍泽练习这三招,到了晚上则是练习太极拳的各种劲力。

老驴头没有跟着众人一起练,他虽然年老体衰,也常给其他人耻笑成胆小鬼,但作为一个从军几十年,半辈子都泡在军营里,历经开皇以来平陈,击突厥等诸多战事的老行伍,身上又岂会没有压身的本事,只是和郭孝恪比,他那些本事也没多少稀奇,原本他还打算把那些保命的绝活教给郭孝恪,可自从见郭孝恪教同火几个新兵的招式以后,他便没了那念头,只是每天守在营帐口,生怕给别人瞧见了。

自魏晋以后,天下大乱,五胡十六国,南北九朝,混战了近三百年,尤其是北地,战况尤烈,能够传家到现在的北地世家祖上大都是武将出身,那些战场上的武艺自然都是各家秘技自珍的绝招,只有宗家子弟才能学到,而且不传外姓。老驴头虽然不懂郭孝恪说的那些什么劲,但是他的眼光老辣,只看了一遍就知道郭孝恪教火里那些新兵的都是刀盾兵在战场上的实用杀招。

战场上长矛兵全靠扎推一起才管用,一旦散了练个屁都不如,那两招七寸靠和矮地龙都是矮身潜进,专攻下盘的招数,那些长矛兵排成阵列站在一起,互相转圜的余地很小,练好这两招,有很大的机会能够摸近那些长矛兵,到时候再来一招揽雀尾,夹住那些长矛兵的长矛砍断,后面的人就容易破阵。

“你们几个,好好练,二郎教你们的,可都是那些大户人家传子不传女的绝招。”老驴头怎么琢磨都觉得郭孝恪这三招给刀盾兵用的招式专克长矛兵,怎么看都是千锤百炼出来的技巧,见到火里那几个新兵不知好歹,不由发起了火,说话时声色俱厉,积年在军中厮杀出来的气势吓得几个新兵都是忙不迭地点头称是,没人敢再说什么。

练完以后,老驴头把火里的新兵都叫道了郭孝恪门底,让他们用自家的祖宗牌位发了恶誓,不会把郭孝恪教他们的东西传给别人。

看着凶巴巴地逼着那些同火新兵给自己行拜师大礼的老驴头,郭孝恪到喉咙口的话憋了回去,他虽然觉得老驴头有些小题大作,不过也知道老驴头是为他着想,天地君亲师,师道是人之五伦,这些同火新兵拜了他当师父,就得听他的话,他说往东,他们就不能往西,不然就是忤逆。

几个新兵给老驴头逼着拜了师,虽然郭孝恪拳脚了得,功夫厉害,可终究是和他们差不多大小年纪,心里总有些别扭,只是原来看上去有些畏缩的老驴头一发起火来的样子凶得可怕,才硬着眉头朝郭孝恪喊了一声‘师父’,一脸不情不愿的样子。

“六叔,这喊师父就不必了吧?”见几个同火的新兵开口喊师父,郭孝恪看向了老驴头,别说这几个徒弟,他自己都觉得别扭。

“二郎都这么说了,那就算了,不过你们心里得把二郎当师父敬重。”见郭孝恪开口,老驴头也没有再坚持,脸上的表情也柔和下来,朝几个新兵道,“你们别觉着六叔坑你们,等你们上了阵,就知道二郎这师父拜得绝对不冤枉。”老驴头半生都在这军营里打滚,外人都以为他们这些当兵的是群粗鄙的武夫,却不?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