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才出手伤人,詹夙倒是脱罪了,可大家难免好奇那人说了什么,顾玄茵被人议论的太多了,詹夙不想让她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顾玄茵弯了弯眉眼,“朕刚登基的时候,丞相就教朕要不畏人言,这会儿怎么又成了人言可畏?”
第30章
詹夙在心里叹了口气;他坦坦荡荡;无愧于心,自然不畏人言;可她不一样;别人说她一点不好他都心疼,更何况那些不堪入耳的话。如果可以,他愿意帮她挡了所有的流言蜚语。
男人垂眸不语,像是锯了嘴儿的葫芦。顾玄茵用手指轻轻敲着桌子,“朕既然处在这个位置;就理当被人关注;被人议论;被人指指点点,朕早都做好了这个准备。”
小姑娘懂事的他心头发酸;要在从前;詹夙应该感到欣慰才是,可他现在却只是皱着眉,一时陷入了纠结。
顾玄茵眨巴眨巴眼睛;“行了;国事为重,还请丞相莫要感情用事,盐铁令阻碍重重;丞相可一定要小心。”她顿了顿,又道:“对了,还有一事;朕过年时已经和太傅说了,让他以后不必再上朝了。”
詹夙微讶,今日刘文周没来,他只道是刘文周称病,却没想到是顾玄茵开了口的。“为何?”
“太傅一职本就是皇帝年幼时才设的,朕如今不小了,又有三公在,就不需要太傅时时教导朕了。”顾玄茵顿了顿,“不过刘太傅在朝中威望甚高,他人虽不在,却有几百双眼睛在朝中,咱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咱们?詹夙忍不住把这个词在心里回味了一遍,又忙压抑住自己的思绪,面对刘家和背后的世家外戚,他们君臣本就是站在一边的,说“咱们”也没什么不对。
“是,臣会小心。”他应道,目光不敢多看面前的小姑娘。
顾玄茵能明显感觉到这两次二人私下见面,詹夙都在努力克制着情绪,故意跟她保持距离。
按理说,这是个好事,时日长了,他对她的感情兴许就会淡了。可不知道为什么,她心里却总是有些难过。
从前她以为他是个奸臣,说话都要留三分,如今她知道他是个好人了,他对她又说一半藏一半的。
也不知到了什么时候,二人才能毫无芥蒂地说说话。
二人说完正事,气氛便有些尴尬,詹夙便起身告退。
叶钊正在丞相府等他,还带了精致点心,让人送去隔壁的定南侯府。
“你妹妹过几日就要成亲了,你不在家里帮忙,来做什么?”詹夙瞥他。
“我只会添乱,能帮上什么忙?”叶钊很有自知之明,“还不如来关心关心你。”他目光上下打量一眼詹夙,“那天晚上到底怎么回事,你居然一个人去醉仙楼喝酒,怎么?跟陛下吵架了?”
詹夙嘴角露出一抹苦涩笑意,“君臣之间,哪有吵架之说。”
叶钊见他这别扭样子,笃定道:“不是吵架也一定是闹矛盾了。”
詹夙沉沉一叹。
叶钊敲他脑袋,“闹矛盾是难免的,你就让让人家,哄哄她,还有什么过不去的。”
“再等等吧,眼下先把朝中之事解决了。”詹夙道。
“这又不耽误,”叶钊不以为然,“我倒是觉得,你们不如就昭告天下,成亲算了。”
詹夙想也不想就摇头,“不行,我不想让别人说她。若我与她成亲,朝中必定有人会说她为了笼络朝臣,才下嫁于我。”
叶钊沉吟,到时候不但会说陛下,更会说詹夙以色侍君,宠臣的名声就算坐实了。“那怎么办?你是想打退堂鼓?”
詹夙眸色深沉,“算了是肯定不会算了,等我把能做的都替她做了,朝中诸事都安排清楚,我就辞去相位,再追求于她……”
“等等,追求?”叶钊抓住了重点,“陛下对你没有……那个意思?”
詹夙不语,算是默认。
叶钊回忆了一下今早朝会上的情形,“不对啊,我觉得陛下对你不是一点意思没有,她今日那番话是明显给你脱罪,护着你呢。”
“那不一样,”詹夙自嘲地笑笑,“陛下知恩图报,觉得我是为了她才惹出这么大麻烦,自然要出手相助,换成别人,她也一样不会坐视不管的。”
叶钊半信半疑,“你确定,听说年前那次朝会陛下也是向着你的。”
“那是因为我之前与陛下商议过了。”詹夙不想回忆那天的情形,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你再好好想想,姑娘家一般都比较含蓄,”叶钊犹不死心,“万一陛下也对你有意,只是你没看出来呢。”
詹夙被他问烦了,索性道:“她都说了,是误会,她从未喜欢过我,是我自作多情。”
叶钊:“……”
叶钊顿时有些心疼好友,他同情地拍了拍詹夙的肩膀,“合着你这好几个月都是一厢情愿啊!”
詹夙瞥了叶钊一眼,“知道就行了,别嚷嚷。”
“不是,”叶钊认真道:“子曦啊,你总要给自己留点退路,更何况她还不是普通姑娘。”
詹夙道:“正因为不是普通的姑娘,我才该更用心。”
叶钊沉默,半晌叹了口气,“不是我说丧气话,太难了,万一她始终不动心,你要怎么办?”
詹夙神色平静,“人之一生,能把想做的,能做的都做完了,便无憾了,至于结果如何,非人力能强求的,我绝不会因为她无意,我就有所保留。”
“就像咱们做臣子的,皇上多多少少会对我们心存忌惮,难道我们因此就不忠于朝廷了吗?不管君主对我们是什么态度,我们都该为国效力。”
“她若是一直不答应,难道你还终身不娶了?”若是陛下对詹夙有意,两情相悦,事情就好办的多,可如今詹夙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事情就麻烦了。
“我不知道,至少现在除了她,我谁也不想要。”詹夙坦然道。
叶钊叹气,知道好友这人认死理,便不再劝,只拍了拍他的肩膀,“任重而道远啊!”
詹夙一笑,“甘之如饴。”
叶钊看了眼疯魔了一般的好友,摇摇头,“算了算了,这事儿就算过去了,至少没有影响到盐铁令和除官令的施行。”
詹夙皱眉,“怕是过不去,流言传得太快,背后一定有人推波助澜,此人既想阻止盐铁令的施行,又想让我引起百姓们的不满,如今陛下发了话,这件事虽然翻篇了,但若此人未除,接下来恐怕后患无穷。”
此刻,忠义侯府,刘静妍坐在窗下,手执一卷《道德经》,静静看着。
丫鬟在外通传,“姑娘,谢管家到了。”
刘静妍放下书,“请他进来。”
话音刚落,便见一身材矮胖的中年人走了进来,“姑娘妆安。”
第31章
刘静妍放下手中的书;看了那中年人一眼;“周管家来了。”
“是,小的是来请罪的;这次的事情没办好。”中年男人姓周;是忠义侯府的大管家。
刘静妍微微一笑,“这次的事周管家已经办得很不错了,那日你在醉仙楼能随机应变,说了那几句话已是很好了。虽然结果不像我们预期的那般理想,但多少在百姓们心里留下了几分印象。”
她顿了顿;语气平静道:“詹夙之所以能在朝中屹立多年;除了陛下的支持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得民心。细想这些年詹夙主张推行的法令,无一步受到百姓的拥护;就算一开始稍有争议;后来百姓们也会因从中受益而感激詹夙。”
周管家沉吟片刻,问道;”正因如此,姑娘才会想阻止盐铁令的推行吗?”
刘静妍轻笑;“是啊;盐铁令看似与民争利,会遭到百姓的反对,也正因如此;父亲当初在朝会上才会答应下来,他想让詹相因为盐铁令的施行而失去民心。可他却没想到,盐铁令并非三五年就可以见效的;一开始的确阻碍重重,可只要推行的好,对百姓有百利而无一害,到时候百姓们自然会感激主张盐铁令的詹相。当然了,这个理由还不是最重要的,若我们能阻止盐铁令的推行,就是帮朝中不少世家解决了大难题,他们定会因此对我们感恩戴德,到时候我们在世家中的地位就会更加稳固,连那些从前看不起我们的人家,也会因此投靠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