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赵云 > 第350部分

第350部分(1 / 2)

>

这篇疏继承了贾谊的重农思想,强调重农抑商。晁错在这篇疏中细致地分析了农民与商人之间的矛盾,导致农民流亡,粮食匮乏的严重状况。

他建议孝孝文帝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其一,贵五谷而贱金玉。其二,贵粟。

这对当时发展生产和巩固国防,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孝文帝接受了。

接着,晁错又给孝文帝上了一篇关于减收农民租的疏。

对于匈奴的侵扰和西汉王朝中央政府的消极的和亲政策,他和贾谊一样,都是不满的。这家伙对匈奴的态度比较强硬,开始主张武力平定,

此议不为孝文帝所接受后,他仍主张积极备战,提出移民实边的策略。

孝文帝前十一年,晁错给孝文帝上一道《言兵事疏》。提出了以蛮夷攻蛮夷的观点。

他并不是主张单纯地依赖蛮夷,而是企图使之与中国的军队相结合,使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主张主动地向匈奴出击,被孝文帝委婉地拒绝了。

接着晁错又向孝文帝提出了积极防御的策略,即《守边劝农疏》和《募民实塞疏》。

在《守边劝农疏》中,他分析了秦王朝戍边政策的失误,分析了匈奴民族活动的特点。提出了徙民实边的主张。

为了使募民徙边的工作做得更好,晁错在《募民实塞疏》中又提出了两条建议:

其一,对安置移民生活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其二,要学习古代的方法,将移民按军事建制严格地组织起来。

同时,晁错又在《论贵粟疏》中建议,全国百姓向边塞输纳粮食,以换取一定爵位或用以赎罪,这叫纳粟授爵。

这些由晁错主张或更定的措施,对汉初经济发展和文景之治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对晁错提出的移民实边、寓兵于农的政策,孝文帝立即付诸实施。这个政策不仅在当时起到防御匈奴的作用,而且开了历代屯田政策的先河,对后世影响很大。

汉武帝时赵充国实行军屯,赵云如今在交州尽管不需要士兵去开垦土地,让军属移民交州,但对户籍的管理松散一些。毕竟在他这里,商业才是高或一个地方经济的最重要因素。

孝武帝元封元年至孝元帝初元三年,大汉在这里统治的时间长达六十五年,一直没有停下移民的脚步。珠厓儋耳的反叛,只能说中原人根本就不把外郡的人当人看。

要知道,孝武帝设置朱崖洲上两个郡的时候,晁错被杀于孝景帝前元三年,已经过去了四十四年的时间,他对后世的影响可想而知。

这就是朱卢?赵云有些无语,确实不少地方都是红色,与合浦的朱卢县完全是两码事。

那边他也曾经过,是长期烧窑让不少土地变成了红色,而这里应该是沙土中的颜色映衬着地表。到处是裸露的红色,听当地人讲,曾经有人认为此处产铁一直深挖。

记得前世海南岛的地图上没有这一块地方,应该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面海拔逐渐降低,直至完全浸入海中成为涨海的一部分。

小小的朱卢城,显得有些破败,从孝元帝初元三年到如今的孝灵帝光和六年,毕竟大汉有将近两百三十年没有统治过这片土地,沧海桑田,和中原相去甚远。

很有意思的是,这里居然还有孝武帝时期,伏波将军路博德在元封元年率军攻下此处的纪念地,在此设立珠崖、儋耳两郡,此乃中原直接对朱崖统治的开始。

给赵云的感觉,哪怕就是朱卢城,没有政府的存在,各个家族在管理,也并不显得乱。

这些家族当中,有的是汉人,有的是黎人,竟然还有骆越人和乌浒人在里面。

后面两个民族,应该是大汉在合浦一带的统治不得人心,跨海逃难过来的。

最大的黎人家族,家主的名字很长,让赵云比较头疼,干脆学给符树取名字一样,直接叫做符家主,骆越人的是呷家主,乌浒人的是阮家主,汉人则是联盟,推选的张家主。

可以看得出,这些少数民族在对付汉人上有一套,是在联手压制。

要不然的话,凭着汉人占了三成左右的总人数,再怎么着也不可能联盟起来。

“诸位,正式介绍一下,我是大汉镇南将军赵云赵子龙。”他身上有着淡淡的威压:“从今天起,我就是朱崖洲的都督,就是说,这里所有的事情我来负责。”

如同当初路博得第一次到朱崖洲一样,本地居民好了伤疤忘了疼,尽管故老相传有汉人是坏人的传说,平日里周遭也有汉人也不见得有多坏,他们淡忘了。

毕竟一个民族先进的标志,是要有自己的文字和文献,这里的人没有。口口相传,再怎么着都比不上书籍的传承。

张家主自然不会说什么,他现在心里都激荡不已,从今后,相信汉军会对汉人有所倾斜,那自己和其他汉人家族的地位大不一样。

其他三位家主对望了一眼,符家主发言道:“赵将军,请问具体有什么要求吗?”

“没啥!”赵云淡淡摇着头:“在我的治下,汉人、黎人、骆越人、乌浒人,你们都是我的子民,一视同仁,尽量会一碗水端平。”

说话掷地有声,让大家都惊呆了。(未完待续。)

第两百五十二章私兵蛮兵子弟兵(4/7)

人无信不立,尽管几位家主不清楚赵云这镇南将军有多大的官职,却知道他是汉人里面的大官员。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自然是一口唾沫一个钉,说话算话。

所有的民族一视同仁,说着容易做起来就难了。目前朱卢城里的诸多家族,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基本上都在暗中联系,一起压制汉人,根本就没有平等的说法。

其中最为难的算是呷家主和阮家主,他们逃难来到朱崖,并没有几辈的时间,从前人那里得到的信息,汉人的官员都是那种严苛对付其他民族的。

“赵将军,请问究竟如何个平等法?”呷家主说话的时候尽量小心翼翼,那些汉军武器和铠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不小心得罪了就是灭族的下场,想都不用想。

这话问出来,空气中的气氛都有些凝固。本身朱崖就比较热,赵云这种武者还没什么,其他人脸角上汗珠冒个不停,特别是问话的呷家主,更是不住擦着汗,毛巾都有一股馊味。

不好回答呀,他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尽管自己是在交州这么做的,眼见为实,他们还没有见到。总不能拉着一帮人到海对面看看去验证吧,眼下才是当务之急。

“很简单,”赵云灵机一动,不要说此处就是中原也是以农为本:“设若两个家族因为地界的事情扯皮,相信你们之间曾有过吧。”

“那么,我们就找出当年你们土地的地界,以曾经的记录为准。要是找不到,那就对不起了,本帅把你们的界线从中间破开,一家一半。”

他笑盈盈地看过去:“不知道你是否满意?不要紧,本帅很好说话,只要你提的要求合情合理,不损害别人的利益,那本帅就会支持你。”

“不敢,没有了,谢谢大帅!”呷家主从善如流,赶紧改变了称呼。

一般的民族集聚地,所有的民族,都能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这并没有啥大不了的。

“诸位,要是没有其他的意见,那本帅就颁布第一条命令吧。”赵云比较满意:“这个城名字叫朱卢,我不知道当初是如何起的,还是改了吧。”

“我们住在一个大岛上,岛的四周,是茫茫的涨海。此处为众多河流的入海口,今后就称之为海口如何?朱卢不仅与对岸的一个县名称相同,也不符合实际。”

一个名字而已,理由也过得去,大家自然没有异议,赶紧说道:“全凭大帅吩咐。”

我吩咐个毛线啊,赵云心里苦笑,还是因为军队带来的威力,这些人就像是被赶鸭子上架,说话做事在自己面前都小心再小心,生怕惹恼自己。

不过说实话,上辈子的赵子龙偶尔也在网上浏览地图,却发现海口这地方,基本上没有啥河流,在一个热带地方,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现如今,整个海口城都被河流分割成好几部分,估计在发大水的时候,连城市都会被淹没吧。看来今后这里的防涝工作要提上日程了。

最不济就把民众搬迁到高处,不然每一次涨水就要给老百姓带来损失。

不过好多人时代都居于此,故土难离。汉军甫一到就让人搬迁,显得很不近人情。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