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啊!倒是许久未曾如此多的人一同守岁了,今次到可以好好热闹一番。”
张辽现在很享受这份悠闲生活,除了每日定期的锻炼身体以保持状态之外,也就是架鹰走狗,纵马出城狩猎。再不就是在家中陪着孩子玩耍,很有些不愿为琐事烦恼的架势。不过到了年底,他还是有些想念自己这个时代的母亲。但是这个时代的交通实在不便利,张辽也不敢在这时候让母亲冒险出门,也只能继续和母亲相隔两地了。不过张辽已经打定了主意,只要明年没有大事,一定带着老婆孩子回家过年。
“对了,》姐姐送来书信,她在阳整理伯先生的书稿和藏书已经告一段落,
百余篇文章重现天日。此时她已向城而来,要与年。”曹清说道。
蔡琰是白狼山大捷后离开幽州的,那时张辽调任的趋向已经很明显了,蔡琰便提前离开,回到阳整理她父亲蔡书稿。或许是因为相对于曾经的那段历史上的蔡琰,如今的蔡琰提前被曹操救出,没有被草原上的生活折磨太久的蔡琰记忆力依旧强悍,蔡书稿她竟然还能记住近八百余篇。而张辽也知道,蔡有大量的藏书被赠与弟子王,为此张辽也修书与荀、孔融,让他们去和王协调,将蔡藏书重新整理出版,也算圆了蔡琰这个女儿对父亲的怀念之梦。
虽然张辽出手帮了蔡》,可是听到蔡琰也要过来一同过年,他的神色立马有变。张辽知道曹操对蔡》应该有一份特别的感情,虽然现在没什么迹象,可谁知道这是否因为曹操的自控力好?而蔡琰在蓟县的这段时间,张辽自己也对这位才貌双绝的女子有了些动心动。但……张辽并没有彻底折服这位才女的信心,还要顾着曹操的面子。所以张辽也只能尽可能保持与蔡琰的距离,将两人的关系定位在好友上。
“嗯,也好。阳最近闹得慌,虽说应该不会有人为此事去骚扰昭姬,不过也难保没人无事生非。到城来避一避也好,眼不见心不烦嘛!”张辽说道。
“唉!”曹清伏在张辽胸口叹了口气道:“兄长之意也是为了尽早将天下归于一统,为何那般朝臣会如此反对?”
“利益。”张辽只是出两个字。
“又来了!好些事问你,你均益二字作答。难道利益就真的如此重要?难道那些圣贤之言便一点用都没有了?”曹清忽的坐起,气鼓鼓的说道。
“圣贤之言?夫,你觉得为夫我可是个遵从圣贤之言的人?”
“不是!”曹清这时候丝毫有犹豫。张辽从来就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这一点是被众人所公认的。
“夫所言之圣贤不过就是孔孟的儒家,可儒家用以修身养性尚可,用以治国安邦则过于片面。”
“这我道,你早就说过的,最突出的便是法家和兵家,历代君王皆不能忽视。可是那些人就不能够向夫君这般凡事以大局为重吗?”
“施政的手段从来不以暴力压迫最高境界,故而有儒家之中庸,道家之无为。说到底,不过是意指‘春风化雨’之效果,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以潜移默化之手段行施政之方略,达到教化民众,繁荣经济之目的,如此方是为官最高之追求。”
“可是他们不照样争吵不休,何曾有什么润物细无声啊?咦?夫君这两句诗我从未听过,可是又有新作问世?”曹清突然兴奋起来。
“啊?不过两句而已,并未周全。”张辽轻描淡写的说道,只是为了不让曹清继续纠缠此事,杜甫的这诗最后可是“花重锦官城”,明摆着的描写成都的春景,此时可不是剽窃的好时机。
“至于争执不休,无非是利益诉求不得,故而要争一争。”张辽又将话题转移到朝争上。
曹清却不会被张辽糊弄过去,“这次不逼你,不过连上四月底的那两句诗,应该是两诗了。做出来后先要给我看哦!”曹清笑的像个小狐狸似的。
“你啊!”张辽伸出手指在妻子的瑶鼻上轻轻的刮了一下。
“妥协啊!就是不知道曹老大和那些为了各自的利益而站到对立面的家伙们是否领悟到了这一点?否则的话,以曹老大的脾气,真的会采用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的呀!那时候,或许不至于腥风血雨,可是也绝对是要倒下一批人才会罢休的。连带着也会倒下一些个家族,这世上就又将多出几个破落世家喽!”张辽心中念道。
张辽的估计可是没有错,曹操在撇开荀攸、荀、郭嘉等对内基本从不采用狠毒计谋的谋士,而与董昭、许攸这类谋士商议,又下令召回性情刚戾的程昱,摆明了是要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用暴力手段解决。张辽已经看到了那些反对的危险,而他们却沉浸在团结起来便能够阻止曹操的野心的喜悦中,丝毫没有察觉曹操已经有了不耐烦的倾向,还依旧在向曹操出挑。若非此事临近年关,曹操不欲在阖家团圆之事动手,才给了他们继续蹦的机会。正所谓“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群人自寻死路,若不能及早醒悟,便是神仙也救他们了!
第三卷 第463章 各方算计!
更新时间:2010…1…2 19:41:02 本章字数:3702
益的诱惑并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抵御的,纵然是实力也不免会有些利欲熏心之人不惜铤而走险。
在城,曹操为了让朝堂上众口一词的支持恢复丞相制,支持自己成为取消丞相制数百年后的第一个丞相,而在与自己的谋士秘密谋划策略。
在~阳那边,为了抵挡曹操进一步从他们手中攫取利益,为了让自己的后台老板有更多、更充裕的时间整军备战,为了自己坚持一生的理念,曹操的反对者们也在谋划着对策。
幽暗的屋子中,几名身着官服的男子正围坐在屋中央的火盆边上烤火取暖,跳跃闪动着的火光让人的脸部忽明忽暗,很有几分诡异的气氛。
“主公传来命令,要我们务必拖延朝中恢复丞相制一事。诸位可有问题?”
“没有!咱们这些最高不过一个六百石,大部分都是一、二百石的小官,不过就是在大佬的身后煽风点火而已,哪里会有难处!”
“那些官员也非铁板一块,等不过是要牵制曹操,使其无暇南顾。诸位切不可拘泥于形式,单单关注如今朝争这一件事。”
“兄台言之有!不过诸位还需谨记,行事切不可大意!曹贼手下能人颇多,那郭奉孝手中的细作便好似恶犬一般,嗅觉相当灵敏。我等行事务必小心谨慎,切不可因小失大。”
“谨记大哥教诲!”
而在另一幢大屋子中,是***通明。屋中之人则均是朝中德高望重的高官显贵尤其是杨彪、孔融二人们的背景使得他们在这群人中也是极为耀眼夺目。
“如~阳倒是风云际会。各家诸侯均有人在其中掺和。看来他们也是觉得曹孟德势大难制了。想借此机会与我们联手遏制曹操。”杨彪在敷衍了一路上问候他地人后。拉着孔融走到一边低声说道。
“文先意欲与其联手乎?”孔融手中端着酒樽。用玩笑地话语说道。
“曹孟德势大。若不引入外援。仅凭我等人之力。焉能对抗?”杨彪没有正面回答。却反问了孔融一句。
“公不见何进乎?”孔融同样没有直接回答将话题岔到曾经地大将军何进身上。
“咝!”杨彪吸了一口冷气。“如何?”
“引起势。拒其兵!”孔融举起手中酒樽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