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着这时候,他们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正由远及近的向他们这里移动。士兵和农夫们扭头看去,只见数十名骑兵正向他们这里疾驰而来,最让人感到可怕的是这些骑兵的手中不是端着上好了弦的弩弓就是拎着雪亮的马刀。
这时候那些农夫或许还有些懵懂不知,可那些士兵们已经认出了这些骑兵身着的居然是曹军的军服,当他们发现这个事实的时候,曹军的骑兵已经十分接近了。那名袁军队长或许是考虑到职责,或许是别的什么,只看他大喊一声:“敌袭!迎上去啊!”就看到他提起手中的长矛就向奔袭而来的曹军了迎上去。
但是他的个人血勇确不能激励起所有的士兵的勇气,除了三四名士兵跟着他准备上前迎敌之外,其余的士兵竟然一声惊叫后扔掉手中兵器转身就逃。
这些士兵的举动也影响到了那些农夫,他们当中也有不少人手中有些缳首刀,剩下的人手中也有大量的耒耜、耙、锄、扁担等农具,若是他们能够一致迎上去,一定会给曹军以重创。但农夫毕竟是农夫,面对着手持兵器,来势汹汹的曹军,再加上身边的士兵的逃跑,他们心中那唯一的一点勇气也被恐惧之心覆盖,纷纷四散而逃,唯恐跑慢了会丢掉自己的小命。
是有四五人的反击时不可能阻挡曹军的动作的,还没等袁军士兵接近,手持弩弓的曹军就一一将他们射杀,毫无阻碍的冲到了粮车前。“哼!真是一群窝囊废!快一点,将这些粮车尽数烧毁!”那曹军斥候营的头领骂了一句后扭头对自己的部下说道。
随即就看见这些曹军士兵没人负责几辆粮车,拿出自己的火折子,燃起火头,点着了粮车。粮车上都是易燃物,一点火星就足以引起大火,更不用说是有人刻意点火了。在加上这晴朗的好天气,更是让火势一发不可收拾。很快的,所有的粮车就全部燃起大火,看上去就像是一条卧在地面上的火龙。
看着气势不凡的火龙,曹军士兵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斥候营因为张辽的关照,集中的都是一批天赋出众,创造力非凡,想法十分独特,甚至是被其他地方视为捣蛋鬼的士兵。若没有张辽,他们不是会被长官不断地处罚而从此失去灵性,就是会被其他看不惯他们的士兵暗中处理掉,可是张辽包容了他们,他们也用不断的成绩汇回报了张辽。但爱玩的天性是不能被抹煞的,看着熊熊的火龙,这群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竟然还真的在路边立起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一行苍劲有力的隶书。
“高览将军、袁二公子,这是我向你们打得招呼,希望你们不要觉得我唐突!张辽!”
看着大火已经彻底将粮车和车上的粮食吞没,即使现在救火也不会再有任何用处后,曹军头领微微一笑,说道:“好了!将军的口信已经送到了,这火也玩过了,想来城内那群蠢货们也该出来了,咱们再换个地方玩玩去。如何啊?”
“好!这次要玩的更大点!”
“头儿万岁!我支持你!”
那群唯恐天下不乱的斥候们乱七八糟的高声叫到。这时候他们压根就不像是精锐的士兵,倒像是一群真正的土匪,也只有张辽能容忍这种人留在军中了。
“走!”
一声令下,虽然表现的很是混乱的曹军斥候此时却齐整的调转马头,跟着他们的头领远遁而去,留给看到大火而出城救援的袁军的,除了那被烧尽的粮车就只剩下也写着刺目的黑字的木牌了。
第三卷 第269章 张辽的礼物!
更新时间:2009…5…16 19:22:40 本章字数:3497
“啪!”
袁熙猛地一巴掌拍在面前的桌面,恶狠狠的说道:“这个混蛋张辽,欺人太甚!”
原来在平原的好几座城的附近都接连发生了新收的秋粮被曹军小股精锐焚烧的事件,而且曹军不但烧的彻底,还在每一处现场都留下了写着同样文字的木牌,这让损失了上万石粮食并感觉被人小视的袁熙怎能不怒火中烧。(张辽的挑拨离间之计有效果了。)
“二公子,还请稍安勿躁。曹军此举必然有因,若二公子轻易动怒,就会遂了那张辽之意。”高览见到袁熙发怒,皱了皱眉,开口劝道。
袁熙听到高览劝解,但此时已经被张辽故意弄出的排名靠后的事情冲昏了头脑的袁熙满脑子都是对高览的不满。在他看来,高览这番话纯属是讽刺自己头脑简单,易暴易怒,完全不是一个合格的指挥官。他冷冷的瞟了一眼高览,用强压着怒火的声音说:“怎么,高将军是在指责本公子?”
袁熙这种不客气的态度让高览更是心中暗自叫苦,张辽这种举动十分简单,高览也在一见到木牌就明白了张辽的意图。可是面对着这个草包二公子,高览明白,张辽此举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阳谋,针对的就是自己在军中远胜于这位二公子的声誉。而这种阳谋不要说是头脑简单的二公子袁熙,就算是换成他的父亲袁绍,估计也会为此在心中留下一根刺。
对于这样的计谋,即使高览突然获得张良的智慧也无济于事,因为人心是最难计算的,隔阂也是最难消除的。所以高览也不再计较袁熙的态度,只是希望袁熙在战争结束之前千万不要找事,否则真的就要遂了张辽的心愿了。
“末将不敢。”高览为了暂时消弭袁熙对他地不满,低声下气的答道。
袁熙虽是草包,却也知道自己在军中的地位不及高览多矣。见高览低头,也就暂时不计较了。可是曹军针对粮草的举动确确实实打在袁军的要害上,这么多的军队,若是没有足够的粮草,不出事才有鬼。
袁熙强压怒火向高览问道:“既然曹军由此举动,高将军有何对策?”
“末将以为,我军只能加强秋收队伍的护卫。曹军人数不多,据溃兵报告。几处发生袭击时每股曹军地人数最多不过五十人,虽然骑兵、步兵兼有,但唯一的特点就是行动快速,下手狠辣,只要敢于反击者均被杀死,但逃跑者却绝不追赶。这样,得到风声的百姓和士兵在下次遇袭时就不会死战。我们也只能增加护卫的人数了。”高览从回报中得知曹军的速度极快,而且下手时没有先兆。完全是随机挑选。对此,他也只能加强护卫力量了。
“张辽此举究竟是何用意?”袁熙见高览态度恭敬。火气也消了些,接着问道。
“这……”高览略一迟疑,然后说道:“如今青州不过三万步军,再根据前些时日曹军的挑衅,依末将之见。很可能是青州曹军想以此增加我们的压力,迫使我们不能抽调兵力增援朝歌的主公,甚至可能还想逼迫我们向主公求援,以此来减轻曹操地压力。”
高览的分析很是中规中矩。但是关键情报地缺乏,诸如曹军实际兵力和曹军实际战力,却让他向着张辽希望的的方向一路想过去,从而完全判断错了青州曹军的动向。
“是这样……”袁熙也思考起来。在同样缺乏真实情报的情况下,他也不得不赞同高览地分析。而且原本势力就不如兄长袁谭和三弟袁尚的他跟不愿意轻易得罪军方的大将,尤其是在鞠义、颜良、文丑这三大将先后逝去,军方势力出现真空之时。
“既然如此,就以高将军之意办。但是此时还需上报父亲,或许父亲身边的谋士能猜出张辽地真实意图。”袁熙说道。
这位袁家二公子野心并不大。他自知能力不及大哥。受宠不及小弟,唯一的打算就是不介入嫡位之争。在压住了火气之后,自然而然的选择将事情上报。
但是情况到了袁绍这里却更加的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