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1 / 2)

>⒆幼龀黾说氖吕矗志醯梅浅:蠡凇?br />

3冷淡型

有的考生家长对孩子的高考寄托了很大希望,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家长,希望孩子能考上大学,给家庭经济带来新的转机。一旦孩子落榜了,他们焦急的心情可想而知。

案例

有一位河南的落榜生对我说:“王老师,我的家庭很贫寒,父母都是农民。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我能考上大学,走出农村,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改变家庭的命运。今年高考我落榜了,父母十分失望,也非常怨恨我。他们不打我也不骂我,但就是不给我好脸看,不跟我多说话,这使我心里非常难过。这样的煎熬不知何时才能结束,我痛苦极了。”

与上述情形一样的考生家长不在少数,这种冷淡态度实际上是对孩子的精神虐待。长期的冷淡使孩子失去温暖、失去支持、失去亲情的关心,导致他心理上产生很大的负面转变,造成心理问题,继而可能转化为心理疾病。

第35节:不要指责孩子

落榜生和没考好的考生家长五要五不要

1不要发脾气

有些家长,特别是父亲,平时不大关心孩子成绩,看到孩子高考落榜或考试成绩不好时又大发雷霆,甚至动手打人。

案例:

考生张某的父亲平时经常在外地经商,很少回家。孩子在高考中落榜了,他知道以后拍桌子瞪眼,大骂儿子是笨蛋,给他丢脸。晚上吃饭时,他越想越不是滋味,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地养家,孩子却不争气。想着想着又破口大骂,连爱人也捎了进去。最后,一把掀翻了桌子,饭菜撒了一地,顿时家庭里充满了火药味,这对孩子心理的打击是可想而知了。

2不要指责

有些家长一旦知道孩子没考好或是高考落榜,就大肆指责孩子,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地罗列罪名,只要是平时做得不对的、不好的,跟高考有关无关都扯进来。本来孩子心情就很沉重,这时父母非但没帮他们解脱,反而火上浇油,使孩子更加委屈,更加烦闷,甚至感到绝望。

案例:

考生张某高考落榜,父亲知道后列举了他的六条罪状:

第一,好吃懒做不认真学习,体重长到160斤,什么好吃吃什么,嘴里老不闲着,一边做作业一边吃零食,肚子里全是废物。

第二,学习不专心,做作业时开电视,或是边做作业边用手机发短信。

第三,经常看一些乱七八糟的书和杂志。

第四,自己不好好做作业,不动脑筋,经常抄同学的作业。

第五,没有上进心,讲吃讲穿,电视里的明星穿什么自己就想穿什么。

第六,睡得早起得晚,高三的学生,晚上不到10点就躺下了,早上6点半还不起床。

六条罪状一列,考不上大学是“罪有应得”,自己去想吧。

3不要埋怨

考场失利的原因很多。家长如果只是一味地埋怨,致使孩子的心情越来越坏,焦虑不安,严重的会产生抑郁表现。还有些家长只顾自己嘴上痛快,怎么有理怎么说,甚至让话语偏离事实,对孩子很不公正。

案例:

有一位考生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练小提琴,已经十多年了。一方面出于自己的爱好,另一方面一直寄希望于文艺特长能对高考录取有利。

有一所重点大学承诺,只要他的高考成绩超过该省的重点线,就录取他。可是他的成绩没能达到这个分数标准,与重点大学擦肩而过。

由此家长埋怨不断。他妈妈说:“当初我让你一心一意地学习,咱考大学不图文艺特长,而是凭实力、凭本事,你偏偏想走捷径。结果怎么样?你又不比别人笨,要是把那些练琴的功夫腾出来学习,达到省重点线根本没问题。”

“高三开学分班时我就让你学文科,一来轻松些,二来跟理科相比算你的强项。你偏要选理科,说你们学校理科教学水平高,文科不如理科。不听我的话,怎么样?今年要是考文科,通过省重点线根本不成问题,考理科,一差差几十分!”

孩子觉得委屈,也争辩说:“我没考好,你把所有的道理都占了。当初你也说我们学校的理科老师强,不是还找班主任交换意见吗?班主任也这么看,你就回来告诉我理科好。现在怎么全都成了我一个人的主意?!”

事情已经过去了,埋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能增加心理负担。

第36节:不要冷淡孩子

4不要唠叨

每当我问起中国的学生:“你最烦什么?”最普遍的回答就是“烦我妈唠叨”。从进幼儿园时就说,“听阿姨的话”,每天如此。上小学也是,“听老师的话”、“上课注意听讲”。上中学还是这些,翻来覆去,每天几遍。

一个落榜生说,高考失败了,妈妈还是那样不断地唠叨:要不你复读吧。复读时一定听老师的话,上课认真听讲……

“妈妈唠叨了十几年,这些话有什么用啊?要是有用,我也不会像今天这样了。学习上她还不如我,说是高中毕业实际上连初中的数学题都不会做,能帮我什么?就是在一旁唠叨,我一听见就心里不痛快。”

“现在好了,没考上大学,本来就难受,她还在不停地说说说,根本不考虑我心里什么滋味。谁受得了?真想找个地方清静清静。为什么有的孩子离家出走?多半是家长逼的。”

5不要冷淡

有的家长对落榜的孩子采取一种冷淡态度。不打、不骂、不说,就是给你脸色看,爱搭不理。

有的考生说,“过去我妈话特多,经常跟我问这问那。现在我落榜了,她对我也没话了。一天三顿饭按时做好,往那儿一放,也不说一声。我问她饭做好了没有,她就爱搭不理地答一句‘搁那儿了’。”

“我知道,她这是对我不满意,是对我的惩罚。可是不就是一次高考吗?虽说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但谁没有失败的时候?谁没有走路摔跤的时候?摔一跤爬起来就行了,何必给我脸子看。她自己也有过失败,自己不说,我失败一次她就这样对待我。我太生气了,真想跟她吵一顿,但她毕竟是我妈妈,我只好忍着。”

家长的漠然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甚至比打骂还要严重。大人不要把自己的失望、失落等负面情绪“报复”在孩子身上,尽管落榜是孩子考分低造成的,但不能以这种方式把所有的责任都追加在他身上。

6要冷静

要想让孩子能够正确处理高考失利问题,家长首先要冷静,要理智地对待孩子的考试结果。

孩子没考好或落榜,一个主要原因是学习实力差。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不用功、方法不对等等。这类孩子的家长如果平时了解孩子的状况,对高考的结果应该不是太意外。既然不意外,也就不要再大肆地指责孩子,拿他跟别人比,而应该和他一起面对事实,寻找解决办法。否则就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将自己的个人情绪向孩子发泄,于事无补。

曾经有一个北京的考生,高考只得了300多分。他妈妈对此表现比较平静,爸爸却暴跳如雷:“怎么才考这么点分!”

我问这个孩子,一模成绩是多少?他说300多分。那么二模的成绩呢?他说还是300多分。这就说明,他的学习实力就是比较差,高考成绩虽然只有300多分,也算是发挥出正常水平了。

所以,孩子的爸爸应该认清这一点,这个考分尽管看起来有些“触目惊心”,对孩子来讲却是正常现象。不要拿他和其他那些考了600多分、500多分的、400多分的孩子比,那是别人的实力,怎么比也不会转化成自己的。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