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葬宋 > 第48部分

第48部分(1 / 2)

>    不能郑虎臣说完,陈宜中抬手阻止道:“你是什么也没有,但是你有钱啊,我这次带来的黄白之物,皆归你支配,这种时机之下,人情倒是显得淡泊了,只有这些事物还有些用处,”

说着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现在我回去,还可以有帮国师一把,若是再晚些回去,朝廷之内恐怕就没有我的立足之地了。”

郑虎臣默然不语,陈宜中也不说话了,他们还不知道,现在的朝廷之中,陈宜中的丞相之位已经被陆秀夫所占,恐怕现在回去也晚了。

第一第二十七章 再进广州

“钦封太子太保衔、代天子领广东军政经略安抚使”这个是大官还是小官?——广州的老百姓问道

************************************************************************

姜明又一次的来到了广州,心里也是觉得很是奇妙。第一次进广州,是和郑虎臣一起两个人几乎悄悄的潜行进来的。第二次是大胜而归。挟着余威来到广州,但是触眼的是一片荒凉。时隔不久自己这次又来到了广州,却是带着兵马,并且成为了钦差大人,还是代替天子来到广州。

心里觉得真的是和广州很有缘,虽然在他经历过的后世只是游玩性质的来过几次,但都是匆匆而过。但是想不到自己穿越回宋朝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来了三次,而且每一次的身份都不一样。

这次一定要抓住机会,姜明心里暗暗的想到。

这是一个晴天。南粤的骄阳,火烧一般将珠江三角洲的田野照得刺眼的亮,碧波荡漾的江水,晃着鱼鳞样的金光。

两岸绿草如茵,山峦滚着柔和的嫩绿,看上去舒坦极了。姜明昂首挺胸地站在指挥船的船头上,头顶上一面新制的大旗在江风中飘扬。大旗上的“钦封太子太保衔、代天子领广东军政经略安抚使”

两行大字,和一个特大的“姜”字,如同火一般,烧得他心里滚烫滚烫的。

他竟然会当上大宋的正二品大官,竟然还有了自己的军队,在后世也算是国务院副总理兼任那个省的省长吧。

虽然太子太保只是一个虚衔,而兵马也大都是别人以借调的名誉给他的,但是姜明的心里还是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唯一的遗憾就是张翔泰老先生没有带出来,鸿儿也因为被太后收为义女而留在了崖山侍奉。姜明心里清楚,这可能也算是留为质子吧。

船队是在广州的沿江码头靠岸的。早等候在那里的马队在等着他。

也不知道是迎接他这个钦差。还是欢迎一个上次卫戍广州地英雄。在凌震他们地带领下。广州人表现出了极大地热情。街头上。到处摆满了鲜花。到处炸响着鞭炮。广州城完全成了一座鲜花地城。炮竹地城了。

骑在马上地姜明。在一大队兵卒地前导后拥下。缓缓地从夹道相迎地人群中走过。那一张张真诚地笑脸。和一双双热诚挥动地手。使他特别感动地是。在震耳欲聋地炮竹声中。会突然爆发出一声声响亮地口号:

“大宋万岁。把鞑子打回去……”

尽管是地地道道地乡音俚语。但是回到宋朝后大半时间都在广州地姜明还是能听地懂。能听地出那发自心扉地呼喊。顿时。姜明地眼睛模糊了。盈盈地泪水在他眼圈里荡漾着。

姜明就是这样怀着这种感动地心情穿过狂欢地人群。来到自己地官邸地。稍犹豫了一下。就吩咐随员们。直奔制置使衙门。去见早就等候在那里地各级官员。

广东制置使凌震已早候在府衙地议事厅里了。旁边坐着姜明地老熟人。如王道夫、苏刘义等等大小官员。本来他们是要出城上码头迎接地。但是姜明先传过来话。说是有紧急要务。一切从简。有关人等在衙门里等候便是。

而在码头上迎接姜明的人们,却都是自发过去迎接他这位从元人的铁蹄下,拯救出众乡亲的英雄。并没有官府的组织。

来到制置使府衙门后。先是由姜明宣读了圣旨,之后由制置使凌震带领大家叩谢天恩。

繁琐的礼节过了以后。“钦差大人辛苦了!”戎装威武的凌震热诚地迎上来说。凌震其实刚才犹豫了半天,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姜明了。还是称呼国师吧,但是谁见过领兵的国师,称呼官职吧,但是官职都是代天子的,就一个太子太保是虚衔,一般也没有人称呼,在接旨谢恩的时间已经是思虑了好几遍了,最后只能称呼为“钦差大人”,虽然圣旨上没有写,但是大意上是不会错的。

姜明连忙拱手回礼说:“制置使大人辛苦了!卫戍广州城,也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啊!不知道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凌震当下又把广州的形式说了一遍,陈宝走了也没有几天,形式还是没有太大的变化,唯有的就是随着斥候的回报,李恒要动兵的迹象越来越大。据在韶关的一些忠臣义士传出来的消息,将会在七月初一正式开拔。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而张弘范所部却还是在丽江浦附近驻扎,斥候不能深入,也没有消息传来,只是隐隐约约打探出说是在大力的造船和发展水军,可能是想和李恒部同时从海上和陆上一起进攻。这个也是猜测。一切再等姜明过来做出决断,而王道夫的五万人马也安排妥当,也是等他的来到有一个最终的结果。

姜明听了之后沉吟起来,现在已经是六月二十八号。就是说斥候所打探的消息都是正确的话,那么二天后就是李恒发兵的日子,这个李恒会走那个路线呢?而张弘范会不会配合他打广州呢?这些姜明心里真的没有底。看看凌震,灵机一动,问道:“那制置使大人是怎么认为的呢?”

凌震不由一呆。问我,我不是在奏折里面已经说了吗?但是出于礼貌,还是小心翼翼的回答道:“以本官看来,张弘范以水军为主,骑兵只有他弟弟张弘正所领的大约一万余人。其余的都是步军,但是号称的十万大军之中,至少要有八万人是水军,我想现在我们斥候收到他在打造船只的消息应该不假,要是靠他本部的二万精兵加上收编过来的二万残兵来攻打广州,起到多少作用不好说,张弘范应该没有那么笨。”

姜明边听边点头,心里想着凌震不愧是沙场的老将了,分析的还算比较透彻,但是张弘范依然是沙场老将,一直从长江打到粤江,难道就不会有别的想法,凌震的分析可以借鉴,但是不一定要全盘采纳啊。

心里这样想着,嘴里却是继续问道:“关于从韶关来的李恒,制置使大人是如何分析的呢?”

凌震继续道:“关于李恒部,确实是不可小看,很显然,他是冲着崖山而去的,但是广州是他的必经之地,想去崖山围剿行朝,就必须攻下广州城他才能心安理得放心的去崖山,否则就是绕过我们,他们也会害怕我们骚扰其粮道。所以本官宁愿相信,李恒部才是我们广州的心腹大患,要是我是李恒,会不计任何代价攻下广州城。”

姜明听着老将的侃侃而谈,心下不由的还是佩服的,回头看看在一旁的王道夫还有苏刘义,都显示出赞同的神色。

遂询问道:“不知道大家有什么不同的见解没有?都说出来,大家一起参详。”说罢,慢慢的走到主座旁边,坦然的坐下。端起已经斟好的茶水,悠然的喝了一口,继续看着在一旁的众人,挥挥手道:“大家都请坐吧。”

众人称了一声“谢”。遂都找到各自的位置,但是却没有坐下来。只是看着在一边站着的凌震。

姜明转头看去,凌震脸上却是不知道是什么神色。有些尴尬,还有一些羞怒的意思。

不用说,就知道自己做错主位了。刚想站起来让给凌震,一转念。马上就打消了这个念头,遂指着旁边可能原来是安排给自己的座位,向凌震笑道:“制置使大人怎么不坐啊?”

凌震犹豫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但是终于没有说,还是走了过去,坐了下来。姜明的心里松懈了下来,刚想说话。谁知道旁边有一个人站了起来。抱拳说道:“钦差大人,您坐错位置了,你坐的是制置使大人的正位!”

言语之中,把“正位”二字咬的语气稍微重了一些。还没有等姜明回答。凌震站起来喝诉道:“侯强,你多什么嘴,既然知道是钦差大人,那就应该做主位。”

又转过身来,向姜明请罪道:“下官御下不严,还望钦差大人不要见怪!”

姜明佯作恍然大悟的模样。嘴里“哦”的一声。却没有起身。道:“那我还真的不知道是这样安排的,还望制置使大人原谅一二。”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