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远东1628 > 第573部分

第573部分(2 / 2)

“是……”

那名骑兵士官大声的喊完,就上马回到了远处的马队。不一会儿,几百名远东骑兵和千余匹战马呼啸着冲进了临清州城。

骑兵营的营长叫胡成,他来到城门处,翻身下马和秦二狗握手道:“兄弟,你看着可面善啊,也是西北军的吧。”

“老哥,我是西北军野战一师的,你们这一路辛苦,我已经命令了下去,为大伙准备了热水和饭菜,让战士们好好的烫烫脚,洗簌一番,然后吃一口热乎的饭菜。”

胡成听了秦二狗的话,哈哈大笑道:“哈哈……还得是西北军的兄弟啊,办事就是贴心。我替兄弟们谢谢了。”

几百名骑兵的到来,让临清州兵力紧张的情况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也使得临清州的远东军有了一支强大的机动力量。

中午的时候,南方兵团的一个海外营,也赶到了临清州。官兵们没有战马,接到命令只能一路急行军,跑了两三天终于来到了临清城的城下。至此,远东军在临清城的主力部队已经达到了将近一个团,人数近两千人。

三个营的主力部队,再加上部分武装警察部队和火枪民兵部队,临时组建了临清守备区。骑兵营的营长胡成,因为是三个营长中最资深的干部,所以由他担任临清守备区的司令员。

胡成出身于辽东野战师,是最早跟随李明去河套的第一批军事干部。因为善于骑马,后来被抽调到第一批两个新建骑兵师中担任连长,参加过西北军骑兵部队的几乎所有战役。

因为临清州城的兵力薄弱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胡成和秦二狗等人经过研究,决定要做些什么。首先就是简单的与城内外的百姓进行初步接触,毕竟如今临清州城内冷冷清清宛若死城一般。

当初为了震慑当地势力,不得不采取铁血政策。但是现在情况变了,毕竟远东要尽快入主中原,在当地百姓心目中树立远东军的光辉形象,也是当务之急。

这也是远东军委会政治部,在战役发动之前,三令五申不断要求的。如今临清州城因为远东军的铁血手段,使得城内城外秩序井然。

而且目前兵力充足,武备强大。临清守备区也该想办法缓解当地的紧张局势了。首先要做的就是尝试与当地的老百姓进行接触,尽可能消除前段时间,远东军在他们心中造成的铁血形象。

明代临清城市人口有三部分,一部分是编户平民,一部分是“游宦侨商”,还有一部分是

临清卫军户。

其中临清州编户为三十二里,城内城外的编户百姓近三万人,各地的游宦侨商也居于临清州城内,人数与编户人口数倍于编户居民。明代在临清州设总兵官,临清州卫所大约有军户五千余人,加上军属、亲戚等也要数万人。

再加上临清处在南北大运河沿岸,绾毂南北,南连徐、淮,北通天津、北京,商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所以各地来此谋生的底层百姓数量庞大。

所以新城、旧城有着大批的商业流动人口是临清固定人口的十倍之多,而且漕运、商务、税关事务繁巨的商埠,当然也有大量的官吏、缙绅。

崇祯年《总监各路太监高起潜题本》中说:“总计临城周匝逾三十里,而一城之中,无论南北货财,即绅士商民,近百万口”。虽说传说中的百万人口有些夸大,但是最少三五十万总是有的。

临清州城除了大批的仓库,最多的就是成排的铺子了。当然最多的还是粮仓粮店,城内除衙署、学宫等官方建筑外,粮仓几乎占去了四分之一地面。

承担漕粮运输与商船来往重任的运河、卫河,穿新城蜿蜒而过,河道在城内交汇,沿河两岸,密布码头和集市。城内粮食市场达六七处,年交易量达五百至一千万石之多。

临清城内店铺总数至少在五六百家以上,如果加上各类手工作坊、市集流动摊贩等等,极盛时期城内大小商户应该有数千家。其中牙行、典当、邸店和银庄等商业中转机构的铺面,还有饭庄、酒店、赌%场、客栈、妓%院等各类服务业铺子。

临清州城还是江北最大的布匹丝绸贸易中心,有着近百家布店、绸缎店。从运河运来的南方茶叶船,也大都在次停泊交易,北方的大茶商很多都在此地收茶贩卖到北方各地。

临清州手工业也极其发达,纺织、炼铁、印刷、陶瓷和造船等手工作坊非常多,借助繁华的运河经济,使得临清州的商品运销全大明。

城外码头有一间福运来饭庄,说是饭庄,其实就是码头上众多脚夫、车夫和船工平日里吃饭的地方。因为福运来的吃食素来实惠,量大、便宜还管饱,所以一直生意生隆,从早到晚人流不断,虽说利润不大,但是也能赚一些个辛苦钱。

福运来饭庄的老板是本地人,名叫何本生。本身没什么背景,所以每月都要被当地的黑恶势力,以及官府衙门的胥吏克扣不少银子

好在这样的店铺虽然看着火爆,但各路势力也知道这样的买卖都是薄利多销,赚的是辛苦钱,所以吞并店铺的没什么意思,不如每月来收些银子来的实在,也省心。

这些天原本生意火爆福运来饭庄,因为远东军占据了临清州城,并控制了京杭大运河。也使得福运来饭庄瞬间没了生意。(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小乞丐

自从远东军占领了临清州城,运河码头上的脚夫、车夫和船工就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福运来饭庄也没了生意,饭店老板何本生也急的跟什么似的。

他这样的买卖,全指着薄利多销,往往要提前准备出大批的食材,要不根本供应不上第二天的饭庄的需要。可是远东军一来,饭庄提前贮备的大批鱼肉、青菜等食材都派不上了用场。

几天过去了,眼看着食材就要挺不住了。别看平日里生意火爆,但是利润很薄,每日储备的大量食材也得花不少的银子。

可他现在已经顾不上这么多了,他和临清州城内的百姓,都不知道破城的军队是什么来路。他提心吊胆了几天,生怕贼军破门而入。

福运来饭庄平日里非常忙碌,何本生雇佣了十几个伙计,都是从老家找来的。都是同村叔伯兄弟家的后辈,若是真折了几个,他回到村子可怎么向这帮后生的长辈交代啊。

好在破城的贼军进城以后,并没有在城内大肆劫掠,还派兵在城内日夜巡视。这也让何本生长出了一口气,至少性命无忧了。

可是第二天,城内的贼军就开始在城内大肆抓人。何本生趴在饭庄的门口,利用门板的缝隙,看到原本码头上的几个恶霸,被贼兵拎到了大街上活生生的挑死了。

看着满街的鲜血,还有门外传来的一声声凄厉的惨叫声,何本生的腿一软,“噗通”一声就坐在地上,刚才的情景吓得他肝胆俱裂,脸色都白了,浑身上下瑟瑟发抖,后背满是冷汗,已经湿透了。

虽然这几个恶霸平日里没少欺负他,每月辛辛苦苦赚的银子,有相当一部分都要被这帮混蛋克扣去,何本生早就对这些恶霸恨之入骨。

可当他看到这帮人的惨状,心里也不免泛起一股兔死狐悲之感。那可是活生生的几十号人啊,虽然都是平日在码头欺行霸市、敲诈勒索的恶霸地痞,但是这些人中大部分犯的罪过都算不上死罪。

以往何本生恨不得这帮家伙被千刀万剐,可是此时他心中的积怨早已消失无踪。只记得满街的鲜血和那一声声凄厉的哀嚎。

接下来的几天,何本生天天都扒着门缝偷偷的观察着这帮贼军,即便他不懂什么军事,但他依然能从这帮贼军的身上,看出与以往的大明官军截然不同。

贼军的行为举止非常不一般,举手投足整齐划一,就算几个人在街上执勤,也都排着纵队齐步走过,而且从他们的身上也能感觉出一股慑人的铁血杀气。

最让他不解的是,贼军自从进城以后,居然没有侵占民宅,都是在各处选择宽敞的地方搭建帐篷露宿野外。

福运来饭庄旁边的码头上,就扎着一排整齐的帐篷,几十个贼军天天在这里宿营。前几天正好来了一场大雨,整整的下了一宿。

可是这帮贼军竟然也是在帐篷里凑乎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