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这几人陆续前来折腾一番,现在三更都过了,一早还要与张嶷起程赶赴白帝,我大有疲倦之意,真想倒下就睡觉。可是时间不多,我又坐回案前,提笔给上庸郭淮写信。关兴在一旁为我研墨,问道:“适才先生所见之人,带来陛下什么密诏?”
我抬头笑道:“给我升官,升任大将军,总督内外军事。嘿嘿,”摇摇头,又继续写信。
关兴奇怪道:“先生还不满意?”
“满意什么?”我头也不抬,便道:“陛下现在为法正所制,不得不倚重我,法正之后,我要是不小心知机,怕也就轮到我倒霉了。”
关兴手上一顿,迟疑道:“先生多心了吧。”转开话题,问道:“先生现在又在给哪位将军写信?”
“郭淮。”
“先生不是不准备用他么?”
我也就几句话,写完之后,拿到嘴边,吹了吹气,叹道:“不用不行啊。”等墨迹渐干,我将信笺折好,封入信封,递给关兴道:“明日我动身之后,你便先去襄阳,将法正之事详细禀明关征东。然后急赶往上庸,将此信亲手交于伯济,此事千万不能有误。”
关兴双手接过信,道:“末将明白。”
“那下去吧。”我打着呵欠道:“我也该睡一会,不然明天怎么骑马赶路,安稳日子又到头了。”
次日一早,我便与桓易,天翼二将带着五百精锐与张嶷一同起程东行。桓易挑选的五百军士,也是相当用心,都是五大三粗的壮汉,其中也不乏天翼带来的五溪勇士,一个个精神饱满。禁军都尉向充见后,也不禁感慨,说是连羽林禁军都被比下去了。在向充身边,我没有看见霍戈和叶枫,想是已经被向充找借口先派回白帝城了。
一路鞍马劳顿,过枝江,西陵,倍陵,绕开吴班驻军的秭归,经建平,终于进入巴东郡内。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据传西汉末年,公孙述割据四川,自称蜀王,因见此地一口井中常有白色烟雾升腾,形似白龙,故自称白帝,遂于此建都,并将此城命名为白帝城。
距城尚有十里,就将前方旌旗密布,似有大队军马,人丛之中,隐见黄罗盖伞。我猜想是刘备率人出迎,心中大为惶恐,刘备现在行动不得自由,出迎之事必是法正主意,如此示好于我,既可让我放下警惕之心,也可以召告天下刘备对我的荣宠。以后若刘备再有什么“诏书”,我抗命不遵,可就有失天下人望了。
我与张嶷等人也远远便下了马,步行上前,走近之后,听得几声鼓响号鸣。前面禁军一分为二,中间让出一条大道,刘备的銮驾缓缓上前。旁边宦官尖声喊道:“镇东将军李兰见驾。”
我再上前两步,离刘备约有丈许,下跪叩首,朗声道:“臣李兰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
“谢陛下。”我又一叩首,才起身,也乘机看了一眼刘备,不知是法正怕我看出破绽,让姓严的给刘备服了药,又或是混进宫中的叶枫起了作用。刘备看上去还是比较有精神,只是形容消瘦,缺乏了当年的雄风豪情。
“爱卿远来劳顿,朕已经为爱卿在行宫设好酒宴洗尘。”刘备轻微咳嗽两声,道:“爱卿上马进城吧。”一挥手便有一名禁卫军士牵来一匹纯白战马,极其雄壮,乃是百里挑一的良驹。
“陛下龙体欠安,仍出城接臣,臣不胜惶恐。”我翻身上马,欠身道:“恭请圣驾回城。”
刘备点了点头,旁边宦官喊道:“起驾。”御者缓缓调转马头,銮驾回转,又往白帝城中进发。左右羽林骁骑拥簇,天子仪仗,自然不同一般,我心中虽然对刘备无愧,却也不禁惴惴,策马跟在后面,桓易,天翼二人一路对我不离半步,现在也不得不跟在禁军后面。
我早看见法正在一侧,此时他也笑吟吟打马与我并骑而行,道:“陛下龙体一直抱恙,今日能亲自出迎将军。足显陛下对将军之恩宠。”
我也笑道:“天恩浩荡,兰只有尽心竭力,以图回报。大人常伴圣驾左右,长受恩泽,兰也羡慕得紧。”
法正哈哈长笑,道:“将军所言极是,陛下恩遇甚深,此次伐吴就全仰仗将军大力。”
我点头道:“兰此来正是与向陛下献纳破吴之计。”
“哦?”法正大为惊异,道:“计将安出?”随即又失笑道:“正一时糊涂。将军能有妙策献于陛下,剿灭吴逆,与曹魏隔江而峙,成此不世之功,正倒要先恭喜将军了。”
“那里。”我谦让道:“要全仗陛下天威,将士用命。”
法正见我说的底气十足,似乎对破吴之事成竹在胸,脸上神色显得极不自然,又随便说了几句话,便住口不言。不过多时,人马进城径直往刘备行辕‘永安宫’。及至宫门,又有不少羽林,内侍迎接刘备圣驾。
第九十七章(下)
刘备的车驾停在宫门前,我与法正等人早也先下马垂手侍立在旁。刘备又微微咳嗽两声,由旁边宦官搀扶下辇,向我点了点头,又在内侍搀扶之下,当先入内。我与法正紧随在后,后面又跟着赵云和吴懿等川将。
刘备称汉中王的时候,我就离开成都,只见过他的大司马左将军府,现在当了皇帝,普通的一个行宫已经比当年的将军府富丽堂皇的多。里面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穿过几条长廊,才到一座大殿。
刘备上殿,居中坐下,我与群臣又叩首行礼,等到他示意之后,才按班坐下。此时李严,马超都不在,文官以法正为首,武将之中就以我为尊。我下首赵云,吴懿等依次坐下,桓易,天翼职位低微,敬陪于末座。
酒菜早以备好,刘备轻一举手,旁边宫乐响起,清脆悠扬,煞是好听。刘备举起一杯酒,道:“朕与爱卿数年不见,爱卿容貌依旧,朕却垂垂老矣。”
我起身,恭声道:“陛下授命于天,岂是臣下所能比拟?”
“哈哈。”刘备轻笑几声,道:“今日为爱卿接风,来,朕敬爱卿一杯。”
“不敢。”我也举杯,朗声道:“微臣敬陛下,谨祝陛下福寿安康,大汉基业千秋百代。”说完,一饮而尽。
刘备也哈哈笑道:“好,你我君臣共饮此杯。”也将酒饮下。
法正等我坐下,才起身道:“禀陛下,微臣适才听闻李将军胸中已有破吴良策。今日既然圣心大悦,何不就请李将军当众说出,以供陛下与众将参详?”
“恩?”刘备脸上又是一喜,转头对我道:“爱卿已有破吴策略?速速道来。”
我说有破吴之计,也不过是诓诓法正,让他以为我真是相信他起兵伐吴,心中哪里能有什么良策?只是没有想到刘备居然真的要我在这大庭广众之上说出来,不由心中着忙。脸上却不动声色,起身清清嗓音,道:“陛下大起川兵数万远来……”一句话未说完,就见刘备手中象牙箸掉地,用手轻拂额头,道:“爱卿不必再言,朕突感不适,今日宴席就到于此。爱卿远来鞍马劳顿,也请回馆驿休息,来日再商议伐吴之事。”声音到后面越来越微弱,左右内侍急忙上前扶持,连声道:“快宣太医。”
还好刘备知机,给了我一个台阶下,我急忙下拜道:“陛下龙体不适,微臣恭送陛下回寝宫静息。”
法正见我如此,也不能在勉强,只得跟着下跪道:“恭送陛下,臣等告退。”
刘备已经不省人事,旁边的宦官急忙道:“诸位大人请回。”说完便有几名内侍,搀扶着刘备入内。我与群臣才各自起身,法正走近前,惋惜道:“可惜不能听到将军妙策。”
我神色凝重,问道:“主上病体如此,何以还要兴兵伐吴?尚书大人何不劝谏一番?”
法正一愣,急忙道:“非正不进谏,只是陛下圣意已决,群臣再劝皆是无功。”
“哦?”我淡淡道:“怎么兰却听说,伐吴之事,尚书大人也是十分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