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兀恳媸浅隽耸裁慈ち蕉蹋枚硕说囊惶跣悦删兔涣耍依锏母改富共坏眉彼溃俊?br />
“我……我……我姓王,叫王二。”经过母子二人的照料,这个自称王二的年轻人脸色渐渐变得红润,尽管嘴唇还在哆嗦,可已经能够说话了:“顺天府人氏,因为年关将近,急于回家。不想路遇歹人,盘缠尽失,饥寒交迫,不得已在贵府檐下躲避风雪……”
王二本来是准备回到遥远的顺天府老家的,但是在路途中遇到了坏人,被抢去了金银盘缠,没有办法这才蜷缩在林家门洞里,结果就被冻僵了。这样的经历听起来确实合情合理,但是林三洪却起了疑心:“拦路抢劫的匪类?我怎么没有听说过?你真的是被抢劫了么?”
好歹这里也是应天府的管辖之地,也算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区,虽不敢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可绝对没有那么多的歹人。拦路抢劫的强盗土匪哪里有那么多?岂是随便一说就能遇到的?至少林家在这长江边上住了几十年,从来也没有听说过附近有什么山贼土匪之类的歹人,即便是有,也早被近在咫尺的巡江营给剿灭了。
“我……我真的遇到了剪径的歹人……真的……”王二有点慌乱的说着,用苍白的理由解释道:“真的是有好几个健壮的歹人拦路抢劫,抢了我的包裹就跑的无影无踪……”
旁边善良的有点过分的母亲点头说道:“要说平日里,这附近还真的没有歹人,不过年关近在眼前,免不了有些过不去年的,或者是输红了眼的赌棍会起坏心,铤而走险抢劫行人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过……”
憨厚淳朴的母亲不仅帮这个闪烁其词的王二辩解,还回过头来教训起了林三洪:“我的儿,路遇危困之人施以援手,是积阴德的善事。既然是做善事,就不必理会太多其他。力所能及之内,怜贫惜弱的事情不妨多做。”
林三洪仔细品味母亲话里的意思,点头说道:“母亲教训的是,孩儿记下了。”
“离家千里,又这么凄惨,哎……”母亲可怜这个王二,端出一碗早晨剩下的鸭儿饺:“你肯定饥饿难耐,这饺子还是热的,先吃一碗吧。”
王二早就饿的头昏眼花,见到饺子的时候两只眼睛都冒着绿光呢,捧起大碗开始猛吃,几乎是一口一个就把大半碗鸭儿饺送进肚子。
吃了饺子之后的王二精神还不错,没口子的道谢:“多谢,多谢……”
母亲笑眯眯的看着这个恢复过来的年轻人,慈祥的神色就好像是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好了,一会我给你拿几十个铜钱,你赶紧过江回家去吧,很快就要过年了,估计你也回家心切……”
不仅救了他的性命,还给他好的吃喝,最后还给几十个铜钱作为盘缠路费,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也找不到。
偏偏王二并没有急于离开的意思,而是支支吾吾的说道:“这个……今日就是大年三十,江上的船夫也归家,恐怕我渡不了江,不如……不如就在恩人这里先住几天。等过了年,江上有了渡船我再……”
“船夫肯定是回家过年了,可江上还有寻江营的官船嘛。”母亲笑道:“官船虽然贵一点,也不耽误你过江。”
寻江营虽然是朝廷布置在长江上的武装力量,其实并没有真正的防务,除了维持沿江一带的治安之外,更多是做缉私协调之用,更有官办的渡船帮助南北行人渡江。北边的燕王虽然打着“靖难”的旗号明锣明鼓的造反了,其实也就是在真定府一代折腾,距离长江还有十万八千里呢。
“这个……寻江营啊……寻江营……”王二终于想到了一个借口:“我的路引也被歹人抢去了,没有路引的话,寻江营会把我当作燕王的奸细抓起来。我想您还是好人做到底,容我在这里多住几日,等过了年,官府开了印之后,我再想法子办张路印,到时候再渡江回家不迟……”
自从燕王发动“靖难”以来,朝廷对南北往来的行人加强了管制,尤其是去往江北的,都要持有官府开据的路印,要是没有路引,还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这一番话说的合情合理,林三洪心里却是一动。
这个王二闪烁其词,本就让三洪起了疑心,刚才说道北边的燕王之时,不经意间就露出了破绽。
燕王这个称呼用在以前还真是很正常,可现如今可不一样了。燕王打着“靖难”的旗号起兵,其实就是要抢夺他的侄儿建文皇帝的江山,这一点明显的很,哪怕是愚妇村氓也清楚的很。朝廷里早就下了明旨昭告天下,宣称燕王为犯上作乱的反贼。所以,老百姓们都用“燕逆”来称呼太祖洪武皇帝的四皇子朱棣。
这个王二本就可疑,再加上他没有使用燕逆这样的字眼来称呼朱棣,林三洪几乎可以断定这个王二就是燕王的奸细。
若是旁人,早就一绳子把王二绑起来送交官府等着领取赏钱了,林三洪可没有傻到这种地步。
林三洪比任何一个人都清楚历史的走势,北边的燕王很快就要接掌整个大明江山,成为威名赫赫的永乐大帝,和燕王的人对着干,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若是能够和燕王那边的人扯上点关系,对于个人未来的前途绝对大有好处,正在林三洪想入非非的时候,就听母亲说道:“三洪,这里已经没事了,你赶紧去钱家,明天就是新年了,去晚了不好。”
“是,这就去。”
林三洪提着母亲给钱家预备的礼物,收起满脑子的杂念,顶着风雪出门而去……
白鱼化龙 第六章 屠户的眼光
更新时间:2010…9…25 14:29:49 本章字数:2162
林钱两家所住的镇子虽说是相邻,其实相隔甚远,往日里天气晴好的时候,也要走一个多时辰。如今风雪漫道,足足走了两个半时辰的样子,才到达钱家。
钱家的大门上早已经贴好春联,两个年老的仆人正在打扫院落里的积雪。
在门外唤了一声,这才提着礼物进去。
钱大老爷,也就是以前的钱屠子,现在也算是半个有钱人,理所当然的把杀猪褪毛洗剥下水这样的脏活累活交给伙计们去做,自己则悠哉游哉的学着真正有钱人的模样做起了大老爷。
钱家的厅堂中燃着两个石炭炉子,还点着暖香,乍一进来还真有点不适应。厅堂的正中挂着一副也不知道是出自哪个“名家”之手的画作,两旁各有一副行书字帖,分别是《陋室铭》和《将进酒》。这两篇风格立意完全迥异的经典诗篇挂在一起,除了显示出主人的无知之外,简直就是一个绝大的讽刺。
正对门口的条几上供奉的是一尊硕大的赵公元帅塑像,财神老爷骑着黑虎面目狰狞,愈发和上面悬挂着的字画显得格格不入,更加显露出这家主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暴发户。
最讽刺的是,在财神像的两旁还摆了几本厚厚的典籍书卷,好似主人经常查阅一般。林三洪心里清楚的很,钱大老爷一个字也不认识,这些书卷完全就是为了显示斯文充门面的。真要拿给钱屠子看的话,哪本是《论语》哪本是《国风》他都分不清楚。
钱屠子头戴员外冠,身穿酱紫色的团字棉袍,四平八稳的坐在太师椅上,活脱脱就是一副土财主的模样,只不过这个土财主满脸横肉,由于杀了太多的猪羊,满身都是戾气,怎么看也不象是富贵之人。
林三洪规规矩矩的躬身行礼:“钱世伯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