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2 / 2)

“谢谢您对我们的信任,您请讲吧。”

海黑头连看也不看一眼杜国君,就大义凛然地说:“我叫海黑头,家住莲花山县莲池镇恩公祠……”

杜国君伸手把免提键按了回来,皱着眉头说:“我说你这人究竟是咋回事啊,我与你前世无冤、今世无仇,你凭啥跟我过不去呢?”

海黑头从手提包里取出一把各色纸张、各类款式的条子,在杜国君的面前晃了晃说:“这就是那些给你送礼者亲笔写下来的,你要不要看哪?”

杜国君犹豫了一下,想说看,一时又难以启齿。

海黑头了然杜国君的心迹,只是虚晃一枪震慑杜国君一下。他又随手把条子收起来说:“这些条子上写的内容你也没必要看,我在电话里已经一笔一笔地向你汇报过了嘛。告诉你杜书记,这些条子就是我的枪,你就是我枪下的鸟。我说啥时把你打下来就啥时把你打下来。”

杜国君心里不禁暗暗叫苦,今天是真的碰上茬子,遇到克星了。海黑头果然了得!他不得不换了一副面孔说:“你真的是那位星相大师?”

海黑头也顺坡下驴,一脸微笑说:“大师说不上,只是丁点儿雕虫小技而已。混口饭吃,混口饭吃。”

杜国君忙倒了一杯茶,放到海黑头面前,把海黑头当宾客接待了。

从此,海黑头就成了杜国君的座上宾,成了无话不谈的铁哥们儿。有一次酒后,两人都有点儿醺醺的。杜国君问:“黑头哥,你给我说实话,那些条子你都是咋搞到手的?”

海黑头酒醉心里清楚,连连摇头说:“道有道矩,行有行规。星相师这一行,忒讲究天机不可泄露,这天机不可泄露。”

在海黑头入党的问题上,杜国君让龙青坡跟吕卫民打了几次招呼,都不起作用。后来杜国君又亲自跟吕卫民说:“海黑头是乡土拔尖人才,也算是知识分子,镇党委要落实上级的知识分子政策。”吕卫民的态度很端正,点头表态说:“杜书记,你是领导,你咋说我咋听。”他不辩解不争论,还摸出一支秃笔认真地记下来。领导说完了,他听完了,也记完了。回去仍然我行我素,一毛不拔,恩公祠党支部不报海黑头的入党材料,杜国君干着急也没有办法。

对这码事儿,海黑头并不着急。他心里很坦然:在莲池镇的地盘上,会有杜国君办不成的事儿吗?就算你吕卫民的巴掌能捂住恩公祠,你能捂得了莲池镇吗?再说了,你一个小小的村支书与镇党委书记斗法,即便是让你赢一场就算你赢了吗?你最终会赢吗?你等着瞧好吧吕卫民!

吕卫民听杜国君的,杜国君听我的,不等于吕卫民也得听我的?我海黑头是莲池镇的老大,也当然是恩公祠的老大。

不久,莲州地委党校组织了一期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班,为期一年。镇党委报了海黑头的推荐表,县委组织部盖了戳儿,地委组织部也盖了戳儿,地委党校发了入学通知书。村支书吕卫民如何阻挡得了,只好违心放行。

一年后海黑头学业期满,不仅交给吕卫民一份填满优点的鉴定书,还有一份党组织关系。

第147节:海黑头的天才构想(9)

卷十三

55.公元20世纪80年代末

海黑头的天才构想(9)

拿下杜国君,成了莲池镇实际上的老大之后,海黑头将目光盯准了下一个目标:莲花山县委、县政府。

经过一番调查摸底,基本情况有了大致的轮廓。

县委书记郭富贵是莲花山县的老人,一阶一阶升上去的,算得上是老树根深,手下有一大班人马,是跺跺脚莲花山县乱动弹的实权派。其软肋是在县委书记的位上十几年了,一直巴望着副地的位子,甚至到了望眼欲穿的地步。但是阴错阳差,一直是或差一点儿,或慢半拍,不能如愿以偿。要说他鞍前马后地跟了海老几十年,尤其是海老“文革”落难那阵儿,他不顾政治风险悉心照料。特别是在海老病危之际,为寻求灵丹妙药“五龟子汤”,可谓殚精竭虑、机关算尽,用火头叔的命换了海老的命。说白了,没有郭富贵的游说,就没有火头叔的奋不顾身;没有火头叔的奋不顾身,就没有“五龟子汤”;没有“五龟子汤”,就保不住海老的命。

要说郭富贵在海老面前是立了大功的,海老也知恩图报,让郭富贵升了一格,由县长提为县委书记。但是在后来郭富贵的继续进步的问题上,海老的态度很暧昧,总是拍着郭富贵的肩膀说:“地委这边一点问题没有,你想想富贵,咱俩几十年的关系了,又是患难之交,是知己,人生难得几知己啊!你的事儿我会不上心吗?一遇机会我就上报,但提副地级干部的决定权在省里,你要往省里跑,多跑跑。”

海老说报了。郭富贵也没少朝省里跑,但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事情也就这么拖着。海老很无奈,再见郭富贵时总是一副力不从心的样子。当局者迷,郭富贵也不知船在哪儿弯着。

旁观者清,海黑头一眼就看出是海老没使真劲,是在糊弄郭富贵。至于海老为何如此,是因为郭富贵与海老太亲密了。提拔太亲密的人,会不招人闲话?不提拔太亲密的人,才会博得口碑。

海黑头不由感叹,真是侯门深似海啊。

县长金果果刚任职不久,来莲花山县之前,是地委宣传部的副部长。

对现在官场的正常升迁,海黑头的总结是三条:一是机遇好,二是有才干,三是有人提携。

此三条缺一不可。

这说的是正常升迁,提拔的还都算得上是好官,老百姓读了报上的公示不骂娘的那种。

如果是走旁门左道,那就另当别论,车走车路,马行马道了。

而那些朝里无人还想为官者,通常男的靠买,女的靠脱。

想到此,海黑头突然心血来潮,忍不住开骂了。恩公祠的男人盛怒时,嘴上常带的把儿就是“鸡巴”。他很少开骂,他骂得最脏的字眼也就是入乡随俗的“鸡巴”。难怪社会上盛传:“千元户万元户,不如女人脱脱裤”、“裤子一脱,提个副科”、“只要肯卖×,仕途坐飞机”……都是些啥鸡巴玩意儿。背地里又盗又娼的,坐在台面上就人模狗样了,如今真的是世风日下无可救药了吗?

对金果果还没有进行深入调查,尚说不准她是正常升迁还是走旁门左道时,海黑头就有了重大发现。

这个发现让他激动万分,在胸前连连画了几个十字,感谢耶稣基督。

金果果是原莲花山县委书记毕敬业的女儿,而毕敬业是海老的亲生儿子。那么,海老就是金果果的亲爷爷。海黑头顿时成竹在胸,有了拿下郭富贵、金果果的主意。

海黑头按捺不住心头的兴奋,就找杜国君喝酒。他与杜国君不打不成交,两人鳔胶相粘,成了铁哥儿们。杜国君对他无话不谈,他却对杜国君保留着一条底线,就是让杜国君云里雾里看不清他星相师的嘴脸,唯此他才能攥牢杜国君,攥牢了杜国君,才算掌控了莲池镇。在海老那里,他才算有了交代。

这次他几杯酒下肚后说:“搞掂郭富贵小菜一碟!”说到此,他埋头吃菜,不去看瞠目结舌的杜国君。足足过了十分钟后,他才放下筷子,将微笑的目光投向仍在瞠目结舌的杜国君说:“咋,兄弟,你不相信你哥?”

杜国君说:“郭富贵不是我,你用对付我那一套不行!”

海黑头不屑一笑:“杀鸡不用牛刀,这道理你哥还能不懂?老弟你等着瞧好吧?”

杜国君不无纳闷:“瞧啥好?”

海黑头踌躇满志:“不出两个月,郭富贵会亲批一百万打到恩公祠水库基金的账户上。”

“恩公祠水库专项基金”是海老亲自倡导的,他还拿出个人积蓄十万元作为第一笔捐款。一花引来万花开,响应者追随者风起云涌,如今已经汇聚了一笔数目不菲的款子。对这笔款,海老口授三条原则:一是由恩公祠、莲池镇、莲花山县三级党政班子组成基金管理委员会,简称“基管会”;二是等水库动工时专款专用;三是擅自挪用者是党员干部的先行“双开除”,即开除公职开除党籍,再绳之以法,非党员干部者绳之以法。面对这一大块肥肉,垂涎欲滴者众。自海黑头与杜国君打成一片后,基管会经过几次不动声色的重组后,形成了三人主持格局:郭富贵牵头,杜国君签批,海黑头管账,钱串子实际拴在了海黑头的手上。听了海黑头眉飞色舞的汇报后,海老照着海黑头的肩头重重地拍了几下说:“干得不错孩子,好好干吧。”

此刻,杜国君不信任地摇摇头说:“黑头哥,言过其实了吧?郭富贵可是出了名的铁公鸡呀,你让他朝基管会的账户上打一百万?天方夜谭嘛,再说他哪有钱?县直机关两个月都没发工资了。”

海黑头笑道:“兄弟,你不识戏贝青看大花脸了。除了这一百万之外,还有一条让老弟你开眼……”他说到此还故意卖了个关子。

杜国君半信半疑:“还有一条?”

海黑头不无得意地说:“我还要在郭富贵的县委大院里竖起一座浮雕。”

杜国君愕然不已:“什么浮雕?”

海黑头神乎其神地表白:“老雕,一只恶老雕,又大又黑展翅飞翔的恶老雕。”

第148节:卷十三 工农兵学员(1)

56.公元20世纪70年代初

工农兵学员

当年金果果跟着金枝子离开保命岗后,多亏了桩子伯临别时所送的几套“泥玩儿八件套”。每次都是到揭不开锅时,金枝子才金金贵贵地拿出一套,跑到螺湾镇集上,总能换得不大不小的一笔保命钱。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