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世民清了清嗓子:“既然玄龄不能担任此次主考官,朕便选一个天下闻名的大儒担任此次主考官吧,此次伯施便担此众任吧!”
顿时从人群中走出一位老者:“臣虞世南遵旨!”
众人对待李世民任命虞世南为此次主考官没有丝毫异议,首先从学识上来讲,虞世南和房玄龄共为十八学士之首,其书法更是天下闻名。其次品德上更是让人无可挑剔,世人都知道魏征贵为秘书少监善谏,刚正不阿。而虞世南官至秘书监,乃是魏征的顶头上司,其更是刚直!
议事完毕,李世民又想起了房遗爱,忍不住询问起来:“玄龄,你家那个小子怎么样?这几天有没有在家好好学习?”
房玄龄闻言脸色顿时精彩了起来,房玄龄乃是温润君子面,自然不会撒谎,但是让他说房遗爱整天在家睡觉,他实在是开不了这个口啊!
李世民见状脸色顿时也精彩了起来:“他不会就没看过书吧?”
房玄龄痛苦地点了点头。身为搭档的杜如晦自然要安慰自己的好兄弟了:“玄龄,不必担忧,俊哥,俊哥。。。。”说到这里。杜如晦也不知道如何去说了,总不能安慰房玄龄,房遗爱就是那个惫懒性子之类的吧。
“克明,你不用安慰我,自己的儿子我自己知道,他呀,唉!”
房玄龄这一个意味深长的哎字让李世民顿时不乐意了:“玄龄,朕认为房俊这个小子这样做肯定是胸有成竹!”
房玄龄看着满脸自信的李世民,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
虞世南皱着眉头,缓缓开口:“陛下和玄龄口中的小子可是那个写出将进酒的小子?”
“伯施,正是犬子!”
“那玄龄兄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进士一科最重视诗赋,观此诗便可知你家小子有大才啊!”
“呈伯施兄吉言,希望那个臭小子不会让我失望吧!”
房府,房玄龄看着眼前仍旧嬉皮笑脸的房遗爱,甚感头痛:“俊儿,你真的一点都不愁吗?”
“爹,不就是一个科举考试吗?看你那没出息的样子!”
“臭小子,我不是还是替你担心!”
“爹,我表现的放松也是为了不让您担心!”
“为什么为父觉得你是真的很放松?”
房遗爱揉了揉鼻子,无言以对。自己表现的有那么明显吗?已经装的很努力了!
房玄龄递过来一本书籍,房遗爱打开粗粗地瞄了一眼:“爹,这是什么?”
“这是近几年来科举涌现出的优秀文章,你好好看看。”
“爹,我。。。。。。”
“赶紧走吧,省的我看见你生气!”
房遗爱收起想要说的话,默默走出了房间,心中充满了感动!这本文集肯定费了很大功夫,若想找出这些文章必定需要调出礼部的文档慢慢查询。而这些是房玄龄在不违反公正的前提下能够给予自己的最大帮助,房遗爱忍不住呢喃道:父亲真的很爱自己啊!
回头看看房玄龄的书房,里面的灯火依旧明亮着。那个为整个国家操劳的男人,何尝不想为自己的儿子操劳呢。但是他不能,他贵为天下大儒却不能指导自己的儿子。也许,他的心里也不好受吧!
房遗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烛光下,房遗爱第一次没有打瞌睡,而是认认真真地观看这本文集,那是房玄龄浓浓的心意。不知不觉夜已经深了,悄悄过来观看的卢氏看见房遗爱如此用功的样子,抿嘴一笑,脸上闪过一丝欣慰。。。。。。。
不知不觉,日子已经到了三月十二,悄悄鸣叫的青雀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更加兴奋。绿芽绽放,花儿芬芳。半个月未出门的房遗爱伸了个懒腰,准备迎接贞观以来规模最大的这次考试。
刚刚走出房门的房遗爱,本想唱一首我是一只小小鸟,却没想一脚踩空摔到地上,那一瞬间,房遗爱觉得自己一定会大红大紫。。。。。。
第八十章:我真的是来考试
三月十三,风和日丽。
房遗爱乘坐着房府马车,缓缓向国子监行去。
房遗爱现在很无奈,因为马车中坐着密密麻麻一群人,赫然是房遗爱那一群好兄弟。
“俊哥,你是我们的骄傲,你一定要考上给弟兄们涨涨脸!”
程处墨直接给了尉迟一拳:“尉迟,你会不会说话,别给俊哥压力,此次考试足足有一万多人呢!考上很难的!”
尉迟很委屈:“真的吗?”
“对呀,所以俊哥拿个状元就好了!”
“老程,你骗我!”
李恪不管两人的插科打诨,给了房遗爱一个我相信你的眼神,杜荷在一旁絮絮叨叨:“俊哥,进去之后别紧张,好好考试,无论你考的好不好我们都替你开心。。。。。。”
房遗爱和秦怀玉相对苦笑一番,不管怎样房遗爱还是很开心的。自己这一群兄弟用自己的方式来让自己放松,说是不在乎,其实这一群兄弟一个比一个紧张!
房遗爱环视一周,朗声笑道:“别忘了咱们六小将的威名,我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打败的!等着喝我的庆功宴吧!”
“俊哥威武,霸气!”
李恪一脸委屈:“又没有我!”
众人大笑,上一次众兄弟都去突厥,只有李恪一人没去,被李恪引为憾事!房遗爱拍拍李恪的肩膀:“宝宝别哭,宝宝别哭。。。。。
国子监门口,房遗爱扛着一个扁担,不要感到可笑,这在当时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科举往往考试就是很长的时间,士子往往需要自备饮食。等到了明朝,甚至需要在考场呆上三天,所以经常还会发生寒门士子饿晕考场的事情发生。
房遗爱自然不会委屈自己,但是国子监门口的士兵的脸色变得很精彩了!别人只是拿着一个小提篮之类的,房遗爱直接扛了一个扁担!但是偏偏考场没有规定,士兵只好捏着鼻子让房遗爱进去了。
国子监中心是一个孔子的巨大雕塑,以示读书人对于万圣师表的敬仰。考场已经被布置好,房间内被用木板隔成好几个单独的空间,里面仅仅容纳一张桌子,还有一个便器做方便之用。每一个考场内都会有数名老师巡逻。
监察之严难以想象,房遗爱领完号码牌到达属于自己的房间内,盘膝坐下。辰时考试正式开始,有人专门派发试卷,房遗爱打开试卷一看,试卷照例还是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作一诗一赋一文章,这只是第一天需要考试的内容,等到第二日还会再次分发一份试卷乃是考试时务策。
作诗赋对于房遗爱来说并不是难事,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是在考场上想要做出应景又绝佳的诗作就很难了,房遗爱也不得不聚精会神看了起来。
此次出题的要求倒是颇为符合贞观四年的情况,贞观四年最大的成就莫过于消灭突厥,这个大唐历史上最重要的敌人。故此需要做出三篇有关战争的诗赋和文章。
房遗爱的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有关战争的诗房遗爱立马就想起来了在唐朝中后期开始兴起的边塞诗中一位杰出人物的诗作,此人正是边塞诗人的代表王昌龄,而他的那首诗也颇为有名: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此诗倒是颇为符合意境,只是这赋却没有那么容易了。赋讲究格律,又形似散文,确实不是好写之作。房遗爱在脑中苦苦思索,许久房遗爱眼前一亮,提笔蘸墨,笔走龙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房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于是饮酒乐甚。。。。。。房子愀然,正襟危坐。。。。。。。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