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扬帆大明 > 第244部分

第244部分(1 / 2)

>咸拥恼浇⒗肟旖蚋郏巴夂#寤嵋幌潞I虾叫械淖涛?br />

按照朱显波的要求,进入海军学院的时候,每个学员都是柔弱的“鱼苗”,当他们从学校走出来的时候,就成为了敢于搏涛击浪的“大白鲨”

战舰上的数十名学员都是在头一天通过抽签,随机组成的一个战舰指挥组

这些学员来自不同的专业,有的负责航海测绘,有的负责轮机操作,有的负责枪炮管理在最后的考验中,他们将扮演战舰各个部门的军官,指挥战舰上的水兵,完成教官下达的任务

实际上,也就是从预定海域出,到达炮击地点,然后寻找目标,瞄准目标用舰炮摧毁目标之后,还要指挥战舰离开“交战”海域,到达预定的撤退地点简单的说,这就是一次模仿实战考核虽然考核中,“敌舰”不会开火还击,学员不会受到威胁,但是要独立完成从进入到开火,再到撤出的所有作战指挥,对这些还没有正式毕业的学员来说,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而作为一个帝国未来海军的指挥员必须学会兵棋推演,虽然现在世界各**事家们还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朱显波打算抽空亲自到学院授课

朱显波知道,随着大明控制的海疆越来越宽广,帝国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军再扩军,在完全征服欧洲之后必须走精兵之路,成立海军学院就是要极大的提高海军的战斗力,至少在不大幅度提高军队规模的前提下能够完全掌控世界的主要水域

在关于海军的长远规划方面,朱显波也给出了明确路线,其中天津作为帝国的海军总部基地和级战舰的制造基地将继续得到加强,杭州和广州因为造船厂的存在,将陆续发展成为海军的付中心三地除了有训练基地外,所有未装备的军舰将停泊在以上三个港口待命三个海港同时还将成立专门的驱逐舰巡逻队,整个大明本土的海岸巡逻将交给这些驱逐舰队

帝国将明确各个海域的舰队驻防,其中东亚以北海舰队为主辅以在广州、那霸、淡水、长崎、大阪、仁川、杭州等港口的驱逐舰队

南洋舰队则主要驻守东南亚和澳洲,辅以马尼拉、泗水、雅加达、汶莱、安勃那、马六甲、吉阿丁等港口的驱逐舰队

印度洋和波斯湾将仿效南洋模式,其中主力舰队就是一个印度洋舰队辅以各占领海港的驱逐舰控制整个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而非洲西岸已经整个大西洋和地中海将根据需要常驻三个舰队,为此帝国必须常设六个相当规模的海军舰队以控制现有的海疆,至于将来的太平洋东海岸和大西洋西海岸,将会根据形势的发展再派遣舰队

这样以来,帝国至少需要七大海军舰队和过二十个以上的小型驱逐舰舰队,整个的战舰编制将会达到至少每个舰队两艘以上的级战舰、运输舰和二十艘左右的二级战舰

考虑到地中海和大西洋舰队敌人的强大程度,整个帝国的海军将保持在二十艘级战舰和一百五十艘以上的二级战舰和过两百艘的驱逐舰,尤其是驱逐舰,可能会随着经济和商贸的发展,大明近海和非洲沿岸可能需要多的驱逐舰

这还不包括三个主要海军基地的训练舰和平常轮休、维护的战舰目前大明的级战舰已经有十四艘之多,再有两年就基本上能满足要求,只是二级战舰和驱逐舰缺口还比较多尤其是驱逐舰,朱显波的构想还刚刚被落实,虽然马六甲也能生产,但是两百艘驱逐舰就算杭州、广州造船厂全力以赴,至少也要两三年以后

这样一支庞大的海军如果没有良好的朝廷收支的支持很快就会遇到问题所以朱显波计划下一步就是理顺海军的发展规划之后,立即着手整顿商贸业,尤其是对外贸易,虽然朝廷已经陆续放开了出海捕鱼和经商的限制但朝廷的主要收入还是要靠发展沿海的港口税收

朱显波越来越感觉到人才的匮乏,至少能够跟上自己思路和步伐的人太少了,看来复兴大业,教育还得先行,所以在想明白诸多问题之后,朱显波给徐光启和刘立洋两人下了死命令,海军学院必须在三个月内建成,并在半年内开课

户部的官员们倒是没让朱显波失望,当然主要还是这些财宝都是产自欧洲,其中有很多皇室的东西当然最主要的是此时大明的江浙一带富商云集,不缺有钱人,加之朝廷宣称是用来加强军备抵抗来自欧洲诸国的骚扰,也大大激发了商绅们的爱国热情

想当年受倭寇骚扰的时候,多少商人血本无归,他们现在富有了自然会大力支持朝廷的军事建设因此户部公开拍卖财宝时,经常意想不到的拍出高价

最后汇总时,按照驱逐舰的造价预算,大约能建造出三百艘朱显波让户部将其中三分之一立即拨付给三大造船厂开工生产,三分之一交给国有银行经营,并要求随时能够支付这部分银两,三分之一则纳入国库,其中少部分拨给了天津筹建海军学院用,剩下的朱显波需要在理清政务之后以备不需之用,如果朝廷一切运作正常,这部分银两也将很快投入到造舰中去

第501章 儿孙福

严格的说起来,这段时间朱显波在波斯湾和地中海,大明朝廷的政务倒也处理的相当顺手,只是朱显波现在已经年过四十,他需要考虑身后事了_&&回到和谐后世好像是不可能了那么留在这个时代,是不是能在制度上给后人留下些什么呢?

一说到制度,就得提到第二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内阁目前大明朝廷采取的是首相制,副首相的人数完全根据皇帝的喜好和平衡朝中大臣权力而设,而各部的工作范围也越来越广这个问题,也是最近的文中,提到的频率比较多的在大明不断的扩展陆地海洋地盘以后,尤其是朱显波经常外出访问、考察,朝廷大臣们都开始提到”要在朱显波之下,建立一个完善内阁的架构

由于内阁涉及到权力的分配,涉及到朱显波的个人爱好问题”他们在提到内阁的时候,都显得比较隐晦”行文措辞,都是比较谨慎的不过,从字里行间,朱显波还是看得出,他们希望完善内阁功能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尤其是在大明的海军迅猛发之后,商贸、工矿发展也十分迅,很多衙门已经很难胜任现有的工作,必须独立成立相关衙门或者大大增加办事人员

其实,朱显波对内阁并不反感明朝的有些制度”其实是很先进的,没有必要全部推倒重来比如说,内阁明朝的内阁,不是立国之初形成的,而是自己慢慢的演变出来的可以说这是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制度尽管没有议会,内阁的出现,已经在相当的程度上,对皇权进行了一定的限制,是一种进步

皇帝没弃权,不行下面的臣子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自然也就不能发挥出聪明才智

皇帝权力太大,也不行这就是朱显波的基本想法皇帝没有权,自己和自己家族后裔,极有可能被抹平,连渣都不留一点皇帝权力太大,则有可能带领国家走向深渊一个人的智慧,肯定是比不上十个人的智慧的就算自己拥有和谐后世的智慧能够暂时越一部分大臣,那自己的儿孙呢?

明国最平稳的时期,就是内阁和皇权平等的时期皇权和阁权,互相牵制,互相平衡,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好像嘉靖和万历这样,几十年都不上朝,国家依然照样运转的情况,只有大明朝才有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内阁

只要内阁的功能正常,就算没有皇帝,国家政权的运转,都不会受到影响相反的,一旦内阁被废掉,国家也跟着被废掉了崇祯就是最好的例子崇祯的内阁,就是被他自己废掉的结果,累死自己不说,还将国家搞得一塌糊涂

平心而论,朱显波在穿越前走到大街上到处大喊〖民〗主〖自〗由的但是,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就没有再喊了为什么?他不舍得手里的权力了要〖民〗主〖自〗由”就要将手里的权力分一些给其他人可是,品尝过权力的蚀骨味道以后,谁愿意放手?

但是,朱显波也知道,独裁统治,只适合自己一个人到自己的子孙,就要完蛋了可以百分百的肯定,自己的儿子”绝对没有老爸这样有能力的老爸是什么人?是穿越者啊穿越者的儿子,能力顶得上穿越者吗?这是不可能的

一旦下一个皇帝的能力不行”那就完蛋了他这个皇帝,将国家搞得一团糟不说,还有可能将整个皇族,都带入危险当中你可以独裁,别人当然也可以独裁要是有比皇帝强的人起来争夺皇位,只怕又要血雨腥风,血海漂橹了这样的例子,就在眼前朱棣和朱允坟不是?

既然独裁不行,那君主立宪?当然不干了弄一条宪法,搞死皇帝吗?好像英国那样,国王只有签字的份,如果别人将要他上断头台的文拿过来,他也必须签字这样的皇帝,朱显波当然不干了,要不然他也不会派兵救查理了他这个皇帝,必须是有实权的什么议会之类的,朱显波也不准备搞这些自由〖民〗主的东西,搞多了蛋疼

想来想去,还是明朝的内阁最合适皇帝有权,内阁有权,刚好扯平但是,明朝的内阁,还欠缺一些地方,那就是没有明确皇权和阁权没有明确区分,那就容易打架,容易争权夺利一旦皇权和阁权,陷入无休无止的争斗,那又麻烦了皇权和阁权,应该是共同作用的”不是用来打架的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