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封爵这样的事情,其实文武百官是没有多大的感触的,但朱显波要照顾各地方家族也就是那些将来可能成为资本家的政治上的边缘人这也是从后世学来的,比如某某知名企业家成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等朱显波打算在内阁推行议会,让那些无官之人凭着爵位仍旧团结在皇室周围
但是要说特权,没有人不羡慕,文武百官几十年的政治生涯难免有个差池,要是能得个爵位什么的,关键时候有如得到免死金牌一般
很快在各地官员的推荐之下,全国各大行省除西伯利亚和安南、朝鲜之外都有名单报上来,总共有一百六十多人,朱显波选取了其中一些对朝廷按章纳税的,对于地方踊跃捐资修桥铺路、助学的总共三十六人汇聚京城其中三人被授予子爵,十三人被授予男爵,其余的悉数被封为骑士
授予爵位的除了从此有部分特权之外,还得到了硬货黄金的奖励另外还有二十五人纳入了跟踪考察名单
这也算是打压一批,扶持一批虽然老百姓看不懂皇上想干什么,但是直观的感觉就是善恶有报而朝中百官和各地士绅们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原来皇上并不是一味的巧取豪夺,而是要整顿社会秩序,扶持工商业发展
朱显波和整个皇室的声望并没有因为严厉打击世家而下降,反而得到了多中小产业阶级的拥护尤其是那些底层的百姓,也看到了希望,就算考不上科举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爵位,再不济也有可能获得骑士
册封完民间的,朱显波又责成吏部整理各部官员功勋,准备在百官之中进行封赏虽说文武百官已有官阶,但那毕竟是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何况爵位有可能越官阶,还有可能被世袭这和开国之初大为不同,一半开国皇上会论功行赏封一些王啊,侯啊什么的,但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如今皇上要论功行赏,爵位可能意味着很多官阶之外多的特权,因而所有人都拭目以待朱显波也并不急于封爵,有这个画饼在眼前挂着,相信会有多文武百官奋力为朝廷卖力而那些早已功成名就的官员今后只怕也要为子孙后代考虑考虑,看看能不能在任的时候博个爵位得以世袭
当然朱显波不打算轻易授予谁世袭爵位,就算将来要世袭也得降级不然这跟培养的世家没什么区别
经过吏部考核,朱显波又与各部尚进行了详尽的商议之后,朝中官员第一批爵士名单出炉,徐光启、刘立洋被册封为侯爵,王拓、李自成、戚宏亮被册封为伯爵,郑泰、钱嘉征、姚启圣、唐宁波被册封为子爵,其余十六名地方大员和庞清广等被封男爵
并不是按官阶来,也不完全是按所在部门的重要醒来,朱显波这一次是刻意要颠覆大家的传统观念爵位是个有特殊贡献的人准备的
另外一个明确的信号就是爵位不再是官员的专利,只要有足够的实力和声望,替朝廷和百姓做出相应的贡献都可以被授予爵位
朝廷上下被朱显波这么一折腾,其实好处大大的,这就好比窖藏了一坛子白菜,没事的时候掀开开放放掉里面的臭气,这白菜耐藏又味香这朝廷上下也是如此,本来有意歪风邪气已经积聚成风了,朱显波是不是进行一番打压和警告,顿时空气清晰多了
一些蠢蠢欲动的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一些看样学样的悬崖勒马总之这是稳固政权的一种手段,朱显波也打算经常用,也希望朱朝阳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朝中官员虽然也明白皇上的心思,但也提不出明确的反对意见,尤其是朱显波每做一件事情似乎都有足够的理由支撑,也得到了几层百姓的拥护当然有部分官员的利益被触及,但大部分人还是翘首以盼,等待封爵
这场酝酿已久的世家风暴,终于在朱显波的亲自参与下落下帷幕这场风暴的胜利者只有一个,就是大明皇朝,大明帝国日渐稳固的同时,工商贸易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而在这个过程中邢强的官途也是青云直上,到1649年夏天,邢强已经是四品大员了比吴宝定、孙晓跟都要高这两位理工类大学生似乎还没有适应历史轨迹的变,在苦苦寻找原因的同时也被同僚们落下了
尤其是吴宝定在被派驻孟加拉的日子,虽然有刘辉等人的百般照顾,但他还是无法适应异族生活杭州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而加尔各答属于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6。8摄氏度,月平均气温从19°C到30°C夏季炎热潮湿,在57月最高气温经常过40°C
冬季持续只有2个半月,在12月和1月,气温会下降到12°C–14°C有记录的最高气温是43°C,最低气温是5°C初夏时节常有雷暴雨伴随狂风这让吴宝定始终无法适应,加之这个时代的医疗、交通天剑都很差
有一段时间,吴宝定几乎卧床不起,差点见了阎罗王,在刘辉的坚持下,才辗转马六甲送回杭州养病吴宝定倒下了,孙晓跟被迫接替吴宝定的工作,这包括京城的扩展和加尔各答市的规划
京城的扩建还好,有皇上的旨意,大体上根据旨意,然后结合老工匠们的意见慢慢的进行而加尔各答许多地方原来是大片的湿地,如同印度河恒河平原大部分地方一样,这里主要的土壤类型是冲击土城市的地基由4层沉积物构成:粘土、淤泥、粗细不同的各种沙子,和沙砾这些沉积物夹在两层淤泥之间,下面的一层深度于250与650米之间,而上面的一层厚度介于10到40米之间
在这样的土地上兴建城市和港口,作为规划师,不是那么好当的,建设得好功劳一件,建设的不好,导致工期延误,或者建筑物因为地质等方面的原因出现沉降或者倒塌之类的,孙晓跟也脱不了干系,由此可见肩上的压力有多大
第368 比翼双飞
柳春燕终于在朱显波的坚持之下回了一趟京城,一来她需要的资源越来越多,,二来她滞留澳洲却没有朝廷授权,因此她不算是当地合法长官当然也包含了柳春燕对于朱显波的思念尤其是从各种渠道得知王承恩等人密谋造反柳春燕就一直担心朱显波的安慰
当然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朱显波身边现在多了一个刘丽霞,不管这个刘丽霞是何许人,但整日在朱显波身边,柳春燕担心自己被朱显波忘光了
女人啊,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你要是天天宠着她,她一定不拿你当回事但是如果你十天半个月不碰她,她肯定着急朱显波前段时间十天半个月就要写封信催催柳春燕,自从身边多了个刘丽霞之后,朱显波一来由于本身很忙,加上,本来就分散了注意力,好久没催柳春燕了
柳春燕的突然回京让朱显波也有点意外,当然多的是惊喜这个任性而又知性的女人是让朱显波心动的那种尤其是她只身在澳洲这么久,坚持要建立一个基地的心境让朱显波也十分感动
在和柳春燕整日缠绵的同时,朱显波也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柳春燕也许不会像周涛等人一样安居后宫她如果喜欢澳大利亚,不妨像爪哇一样先将接班人弄出来,将来可以册封柳春燕为澳洲总督,然后再派人加以辅佐,即使将来澳洲独立,那也是自己的种,是明朝皇室统治
如果可以,下次让刘丽霞带着儿子去大陆再有其他占领或者需要占领的地方,将自己成年的儿子一个个都派出去海外去,多么宏伟的计划啊,朱显波有点佩服自己了
当然这个伟大的计划,不能明说,要慢慢的实践现在朱显波要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柳春燕怀孕一旦怀孕,就能拖住柳春燕自己则派精兵良将前往澳洲修建定居点和扩大城市港口规模等到柳春燕再返澳洲时,安全系数就会大大的提高
想到了这些,朱显波又加快了造人计划虽然后宫娘娘们有意见,但是柳春燕和刘丽霞的年龄摆在那,不是他们能比的好在这段时间朱显波不常去海外,她们得到的公粮比往日里要多很多,这个柳春燕说不定啥时候又去澳洲了呢
朱显波勤快了,刘丽霞却不高兴了以前她还有机会霸占朱显波,现在突然冒出来个柳春燕而且这柳春燕是个斯文女人,不会武功却通晓天文地理和外语,优势是那么明显相比之下,刘丽霞觉得自己那点用药技术和器械术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女人一旦意识到了危机,就会加殷勤,刘丽霞意识到了危机,那边柳春燕也知道了刘丽霞的存在,这让朱显波十分性福
这一天朱显波和柳春燕两人正徜徉在夕阳西下的浪漫里朱显波把心思都放在和柳春燕的谈情说爱上面去了,在御花园里一前一后的漫不经心的走着,根本没想到她会突然停了下来,等他反应过来时,已经收不住势了,一时温玉软香抱了个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