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嗯,利用伊斯兰与印度教的分歧,鼓动他们敌对,这个可行,我们大明甚至可以帮助马拉地人秘密训练武士。只要奥朗则布疲于应付,那么对于大明在孟加拉修建城市的请求也许就会答应。因为他需要一个强大的盟友来震慑德里的官员们。”朱显波适时的补充道。
“是的,,奥朗则布的祖父贾汗季(世界统治者)曾经与英格兰签署了一份贸易条约。这份条约允许英国商人在印度全国建立贸易站,可以让英国船只停靠并装载印度货物的港口。
如果奥朗则布忙于南方的征战,他一定会同意大明在印度东海岸不管是叫孟加拉还是其他的的地方建立新的贸易站。我们可以逐步请奥朗则布允许他们不仅建造一个可供船只停靠的地方,而且还要在这个新港口建造一座城市和一些工厂。因为这样的新港口会为印度带来更多财富。他打仗需要财富!”
“不错,不错。樊以君,这些想法是你们几个人的综合意见还是你的个人意见。”
“是大家的一致的想法,只是由微臣代言而已。”
“不管是谁的想法,能这样考虑说明你们已经抓住了控制了莫卧儿帝国的要害。我们控制住了奥朗则布就控制了这块大陆的大部分。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在孟加拉修建港口,甚至开办工厂,那么进一步将孟加拉变成明属孟加拉也是可能的。
只要莫卧儿帝国不予大明为敌,对付盘踞西海岸和南部的欧洲列强就要容易的多。这样吧,从现在起你就专门负责与奥朗则布联络,大明愿意提供一切支援助其夺得皇位并完成征伐大业。条件只有一个就是享受英国人以前的待遇,可以建立贸易站。
记住,要一点一点的渗透,等到有了贸易站,我们将步枪兵运送过来驻守,再开办各类工厂甚至造船厂。要让奥朗则布记着大明的好,也要让他的皇位来得艰难。不能失去轻易的失去其他三位王子对大明的好感。”
“微臣明白。”
“你们在开展外交攻势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南部郑泰等人的联系,有什么急报可以送马六甲戚宏亮处让其代朕处理。
一旦我们在孟加拉开始建造城市始建造他们的城市,接下来一定要尽快建造工厂,用来生产丝绸、陶瓷等,他们可以把这些丝绸带到里斯本、伦敦销售。等到越来越多的大明子民来到这个城市。这座城市开始变得更像一个大明的城市,而不是一座印度城市时候。就要尽快派驻士兵们来保护大明的船只和工厂。
有了士兵的驻守,城市的的工厂就可以为士兵们的武器生产火药。如果奥朗则布能够坚持德干不被印度教徒攻陷,我们就坐山观虎斗,如果奥朗则布失败了或者被推翻了,大明就可以借机接管莫卧儿。
当然我们在旗帜鲜明的支持奥朗则布的统一大业时,也别忘了给德里的达官贵人们好处,比如免费死丝绸和陶瓷,比如大明的银元。”
“皇上高瞻远瞩!只是孟加拉需要一个人来主持大局,请吾皇早日定夺。”
“朕会简装去德里和德干地区,之后的事情就看你们几位。朕希望你们挑起大梁而不是从大明京师再来一个对印度一窍不通的高官来统辖你们。当然如果你们不能胜任,也不要勉强,这关系到大明的整个亚洲策略。拿下莫卧儿就基本掌控了印度的主动权。大明的水师绝对不惧怕欧洲列强。
这样吧,朕会让刘辉留在孟加拉做联络官。你们五人暂时归属马六甲统辖,费用也直接从马六甲支取。当然你们的行动还是有高度的自由,马六甲主要为你们提供军事和钱粮支援。记住任何时候你们都是代表大明的行事,作为礼部的外交使节,你们要发挥大明的优势让这些莫卧儿的权贵们低头。万不得已不得使用暴力,也不可动用武力硬来。”
“微臣明白吾皇是要大明在印度长治久安。”
——————————————————
路过的朋友们,请给予支持,收藏、红票什么都行,谢谢了!
第293章 讨论未来
朱显波与樊以君的对话让一旁的柳春燕几乎听呆了,等待樊以君下去休息时柳春燕终于憋不住了。
“这些锦衣卫怎么个个都这么厉害?”
“强将手下吴若冰,他们的最高统帅是朕啊。你也不想想我是什么人,和谐年间的啊,如果说诸葛亮的智力是100的话,我最少有300;智力300培养出来的徒弟打个对折也有150啊,也就是说这些锦衣卫只要是头目以,大部分可是抵过诸葛亮的哦。你也不差起码250。”
“少美了,不过你这招挑动伊斯兰与印度教徒的矛盾可是以前英国人用过,后来的老美用的啊。确实厉害!”
“如果没有这种矛盾,这印度早被莫卧儿帝国统一了,还有我大明什么事啊?”
“那倒也是!”
“其实英国和欧洲诸国也是矛盾重重,清教徒和天主教徒是水火不容啊。大明必须加以利用!”
“看来你的野心真不小啊。”
“不是野心的问题,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征服与被征服的过程,如果大明有实力而放弃,那就等于慢性自杀。放任敌人崛起的下场就是被征服。”
“好像有点道理。”
“站在一个教育专家的角度,你认为让伊斯兰世界民众和印度教徒学习汉语,信仰道教和儒家现实吗?”
“事在人为,虽然可能困难重重,但是渗透一定会有效果。”
“张蕾已经在负责同化东南亚诸国了,今后南亚大陆和欧洲的传播任务就交给你了。”
“啊?”
“你别忘了你来大明的任务哦,可不是来当皇妃享受的,是为了民族复兴的啊。”
“说得伟大,我是被逼的。”果然,这个秦教授就是禽兽,都是被逼的,那么再次证明了朱显波找不到飞船是有原因的,一定是安装了自爆器之类的东西。
“既来之,则安之!何况你现在境遇不算太差,一个小翻译一跃成为大明皇的女人。”
“哼,我才不稀罕,我要去英国,这印度语叽里呱啦我听不懂。”
“去英国有机会的,查理一世正等待大明去救命呢。”
“啊你要救那个断头台的?”
“我们救下他,他就不用断头台了。”
“为什么要救他啊,听说他是个暴君。”
“帝国的暴君对大明有好处啊。英国持续的内战会让荷兰人得势,不打内战会让英国人兴起,所以这个度很难拿捏啊。要不你留在印度跟刘辉他们学习学习,将来搅乱英国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不行,我只负责翻译,你们男人那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我不参与。”
“你是舍不得我,这也难怪,小媳妇嘛。”
“随你怎么说,我才不当,这人生地不熟的。”
“我陪你去英国总行了?”
“那朝廷怎么办?”
“这确实是个问题,这到印度,来回两三个月还没问题,要是去英国每个半年回不来,朝廷遇到什么大事也缺不了朕啊。那你说怎么办?”
“立储君,你做太皇。”
“。。。,立太子,做了太皇可就控制不了局面。对了,你认为立谁做太子比较好?”
“咱们的儿子啊。”柳春燕信心满满的调戏道。
“啊,你也太自私了,等到咱们儿子懂事,我还不七老八十了,去啥英国啊?”
“那你这样问我,我不是就这么一说。”
“我是看你尚没有子嗣立场相对客观点,所以很认真的征求你的意见呢。”
“朱朝阳啊,他不是已经成年了吗?”柳春燕并未加以思索,看来确实是比较公正的立场。
“朝阳威猛有余,可惜文韬不足啊。”
“性格是天生的,文韬可以满满培养嘛,你现在把他定位成一名将才,让他跟随姚启圣四处征战,他怎么可能文韬武略齐全呢。你不是说自己治理300吗?其实你才是他最好的老师啊。”
柳春燕看似漫不经心的一句话却实实在在的提醒了朱显波,是啊,以前让他跟着钱嘉征、李自成,现在跟着姚启圣,其实他们三个人加起来的才华也不一定能比过自己呢。而向文武大臣灌输自己的纵横四海的理念的同时,培养接班人也显得尤其重要。
“那你愿意做他的英语教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