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被劝退一个诛杀。除了他张瑞图低调谨慎之外,多次为皇上排忧解难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这次组建银行,朱显波用意很明显,重用年轻人。他张瑞图要是不识趣只怕又要被朱显波踢出去了。朱显波想的树立自己的威望,但张瑞图这种真心替朝廷办事的应该给予奖励啊。于是朱显波下旨加封张瑞图为少保,这张瑞图虽是官居副首,但这凭空加封倒也觉得奇怪,不过总好过让自己让出户部尚书。
得到加封的张瑞图自然明白了朱显波的心思,这皇上也是向自己表明还是会重用自己的。于是又安排家人对庞清广等再三照顾,多次请到自己家中介绍自己多年主管户部的经验。
有了皇上的支持,有张瑞图的指点,庞清广干起活来更加轻车熟路。很快京城的银行办事机构就有了着落。
“皇上,中央银行筹办已经初有成效。请问何时可以开张?”
“不急,清广啊,办银行不比其他部门啊。其他部门可以自上而下,而这银行则需要从下而上,必须有各省吸纳的存款你这上面才能开张啊。这样,还是朕说的那样,你们把中央银行先办起来,再在京城找三到四个办公地点作为国家银行的存取兑换地。两条腿分开走路。另外你要让张瑞图帮你推荐些人才,看看这实体银行这边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替你。”
“微臣明白。”
“还有什么困难吗?”
“这启动资金。。。”
“你盘算了下,大概需要多少啊?”
“每个办事处以一百万银元计算,只怕先期就需要四百万银元,等山东、河南、浙江等地开业最起码需要一千万。再加上各地修缮办公场所和招录人员花去已近百万。”
“银两方面你去跟张大人商量商量。改日大堂上我再与众臣商议下。看看目前国库如何,不行的话一些项目就需要暂停了。”
“微臣惶恐。”
“希望能早点盈利啊。”
“张大人,最近国库存银如何啊?”
“回皇上,自日本和爪哇进贡增加以来,国库逐渐富裕。但目前各部陆续有项目上马。尤其是工部造船所支出较大,天津港有两艘‘天津号’的战船开造,杭州造船厂小一点的战船也有数艘开造。铸造为造新的弹药超支了两百万。三北总督也都来信希望朝廷增加移民补助。”
“那现在每个月结余大概有多少?”
“五百万,还不能算其他意外开支。”
“那户部想办法给银行筹钱,争取四个月内全部到位。”
“皇上,庞大人需要一千万本钱啊。”
“开银行当然要本钱,这些确实还不够。未来半年内,看银行运转情况再适当增加本钱,各部各地方有重大花销的时候也可以向银行借钱嘛。”
“这个。。。岂不是左手借右手吗?”
“不,这个不一样。你们现在进行工程建设都是预支得多,虽说多退少补,但基本上都是退很少有要补的。要是把银行利息加进去,那么工程项目的决算肯定超支。以后怎么花钱各部门还是精打细算。避免大量占用的现象重复发生。”
“这个。。。”
“占用资金以前看不出来,但是经过银行这么一转就知道损失多少了,这还是最小的利益。如果先行用来发展其他商贸什么的说不定收益更大。所以你这个户部老尚书也碰到新问题了,想想将来怎么解决。经济是命脉,是强大的军事国防和社会治安等等工作的保障。所以开战经济工作大家要毫不犹豫。所以,朕再强调一次,本钱由户部才筹集。其他各部门也要努力帮助庞大人。”
“另外,从即日起,各地方银行的筹建和开张事宜列入地方长官的考核。虽然银行归中央直管,但这是直接惠及当地的好事,如果当地长官不支持,那就一票否决。今后不管是人员或者保安不到位,各地长官都要考虑升迁问题。”
金融是帝国的大事,必须有地方官员的支持才行,至于效果口讲不明白的,将来实打实的好处在眼前也许会好些。
第187章 中央银行(3)
( )对于银行的重视,让朱显波对京城的办事机构不能坐视不管,于是在一天朝会结束后就让庞清广带着他来到实地考察,庞清广确实开始有点领会朱显波的意思,几个办事机构都选在了繁华地区,要么是商铺林立,要么是朝官们府邸对面或附近。
“营业地点看起来不错,但要加强保卫。还有,对于存钱的,你们要准备好统一的收据凭证。对于应该知府朝廷的提倡用纸币结算,将来朝廷的采购也陆续采取纸币结算。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推广纸币。”
有经过近一个月得储备,大明国家银行终于开业了,京城先有两个办事处对外营业。为了鼓励百姓和乡绅们参与,朱显波动员了后宫嫔妃们都拿出私房钱存到银行,然后庞清一一给她们开具了存款凭证。
有了嫔妃们的表率,朱显波又动员朝中一些大臣们,让他们务必做个表率,不论多杀,也不论金银或铜钱。
“诸位爱卿,你们下去之后也要动员府中的家丁和丫鬟们,将平时闲散的钱粮存到银行去。将来回家探亲,只要打听自己那个州有没有开分支即可支持,多简便啊。”
大臣们也知道皇上用心良苦,纷纷表示回家动员大家将富余的钱财存入银行。
当然存钱大户还是那些商人和各部衙门,尤其是工部的各个项目领用了不少钱,听说有利息,纷纷存到银行来了。为了应对不必要的麻烦,朱显波一方面让户部按照原计划给予拨付了准备金。同时要求刑部支持,给予保安保全工作。
有存就有借,银行开张后,布告贴出。还有真有人来向银行借钱的。按照事先设定好的规定凡属能提供担保的,小额贷款都当天发款,不过以纸币为主。为了促进消费,朱显波同时规定朝中京官五品以上可以替人担保,根据官阶不同担保额度也不同,五品一千元以下,各地方官员依次规矩进行,总之不得超过官员的两年俸禄。此政策一出,不但存款业务大增,贷款业务也有了起色。
第一个贷款的居然是一个侍郎的管家,走进银行时,朱显波碰巧在店里。
“你打算贷款多少?”朱显波吩咐庞清广等人不得揭穿自己身份,做起了银行柜台员。
“一千银元。”来人有点不好意思,像是准备了好久的媳妇终于见公婆一样。
“一千银元,你打算用来做什么?”
“这不,我老家还有个兄弟没娶媳妇,打算借款盖个房子,然后给对方些聘礼。家里储蓄不够,亲朋好友也借了些,但还是不够。”
“马侍郎给你每月的饷银是多少啊?”
“这个。。。饷银倒是不多,我和内人都在侍郎家干活,加上逢年过节,每年差不多能攒下二百多元。”
朱显波一想,还好,五六年就能还请,给自己弟弟娶媳妇,这个当大哥的出个五六年的饷银也是说的过去的。
“那你在京中可以财产抵押?”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