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1 / 2)

>不岬玫角炕D敲矗跹】赡艿谋苊馐艿秸庑┤说墓苹竽兀课颐侵荒芫】赡艿亩辔室恍┚咛宓摹⑾钢碌摹S泄赜诙苑礁鋈说奈侍猓纯此欠裆了钙浯剩饭俗笥叶运蛘呤欠袂把圆淮詈笥铮卮鹬惺欠裼兄档没骋傻牡胤健5比唬ü庵职旆ɡ赐耆啪系钠燮形⒉幌质怠2还岣呔瑁舾鲂难鄱嗌僖群廖薹婪兑靡恍?br />

生活在真实世界中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比如母亲,妻子,老板或者雇员,厨师,业主,学生以及情人等等,这些角色相互融合又相对独立,人们需要适时的转换角色,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虽然,我们担当的角色不同,但是,所有角色的载体都没有改变,只是我们自己。

第18节:网络的另一大魅力

然而,网络使我们能够在虚拟世界里虚构出一个完全不同于真实自我的形象。在网络世

界里,识别一个人的身份只是依靠人们的用户名,在登记用户详细资料的时候,人们可以凭自己的爱好选择身份,年龄,收入,甚至于性别,婚姻状况等等一切与个人有关的信息,你完全可以将自己装扮成自己喜欢的角色。比如,一个一个纤弱女孩在现实生活中极其害羞,寡言少语,然而她可以在网络世界里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热辣刁蛮的“野蛮女友”;一个平时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在网络世界里可能变成浪荡的花花公子;一个羞涩腼腆的男孩儿可以演化为现代版的“贾宝玉”,仿佛花蝴蝶一样徜徉在网络爱情的海洋中。总之,无论你希望自己体验哪种身份,在网络的世界里,你都能够如愿以偿。

查克是一名33岁的男护士,他在我们网站的论坛中写到:“我是个肉大身沉的大胖子,每次我去相亲,那些女的没有一个肯拿正眼看我的。我的女同事都承认我是一个很不错的男人,每次有什么活动,她们也喜欢叫上我,但是,就是没有一个人愿意与我约会。不过,我在网络世界里可是个人见人爱的‘帅哥’,我的网上情人可一点都不比那些身材清瘦的真帅哥们少。所以,我认为网络世界要比真实的世界好很多。”

人们喜欢网络世界的理由除了可以掩饰自身的缺陷,将自己虚化为理想的形象以外,还因为在网上,人们能够体验更为丰富多变的人生。人们痴迷于那种在各种不同身份之间自由转换的快感,陶醉于自己编织的各种假象和幻梦之中。有些人可能还会为此进行更多的人生思考。例如,我到底是谁?我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还有许多人选择在网络世界里游荡是因为害怕受到感情上的伤害。一些情感上曾经伤痕累累的人选择藏身于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试图抚慰自己的伤口,掩饰自己的伤悲。网络成为他们逃避现实,沉迷幻想的避风港和伊甸园。自我反省其实是了解自我、明确自身真实需求的一个好方法,知道如何进行自我反省是人们最终走向成功的秘诀之一。琳达认为:“盲目希望依靠网络的虚拟来进行疗伤的人们可能会被伤得更深。网络世界是个充满了危险和刺激的魅惑世界,就好像沁满毒汁的娇艳花朵,美丽却又足以致命。曾经受到过伤害的人往往轻率的以为网络上的一切都只是逢场作戏,无非就是一场雾里看花的情感游戏,他们对自己太过自信,认为自己可以完全控制事态的发展,只要想抽身离去,自己就可以毫发不伤的全身而退。殊不知网络世界中的伤害可能远比现实世界中更为深刻致命,更加难以修复。因为人们在网上的交流远比现实生活中深入详细。”

琳达还认为:“与现实世界相比,网络世界中的人们似乎有更多的机会来了解对方,你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来了解你想知道的一切内容。你以为你完全了解了对方,其实它一点也不比面对面的方式好多少。你盯着一字一句地分析他的文字和与他见一面,聊上一段时间所得到的信息差不多少。而在现实世界,他的一切情况都会真实的展现在你面前,无法隐藏。”

有些人喜欢起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网名来上网,由于网名起得好,可能会吸引相当大的人气,他们会惊讶于自己的魅力居然如此之大,诚惶诚恐之余还有大大的满足和扬眉吐气的快感,这些都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从未体验过的。网络确实有可能发掘人们掩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些潜在能力,如果没有网络这个契机,也许这些潜质永远也得不到发现。但是,在享受这种愉悦和魅惑的同时,也可能遭受一些混乱和麻烦。比较容易感到迷茫或不安的人往往在心理调节方面有一些问题。那些总是自我否定或者没有完全发觉自己的潜能的人,即便发现自己在网络世界完全是另外一种状态,可能也不会意识到那是自己的潜力使然,依然会忽略自己的潜质,继续对此无动于衷。

娜塔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娜塔丽是39岁的已婚妇女,她结婚已经有12年之久了。她认为她对自己了解的十分透彻,其实她一半是在虚张声势,另一半则是自欺欺人。凡是读过她故事的人都会得出这个结论。

“我喜欢在网上追逐男人,我知道我上网就是要找男人,而男人上网就是为了‘性’,我敢做就敢承认,我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不管你是不是已经结婚,这都是你自己的私事,完全不必向丈夫提起,干吗要告诉他?”

非常有趣的是,娜塔丽并没有告诉我们她在与网上情人幽会时的感受,也没有说明自己面对丈夫的时候心理有什么不同。可能坦白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对她来说是一种痛苦。她可能只是在扮演一个内心一直想成为的角色。

心理理论学家艾瑞克·弗罗姆博士和詹姆士·博格特博士认为:“人类情感的宣泄主要依靠与他人的交流……”在网络上,人们可以找到情感宣泄的窗口,又可以不用以真实面目示人,安全而又隐秘。

在网络世界,你对对方的了解完全取决于他自己填写或发出的信息,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塑造一个完美的网上形象,你无法判断与你交谈的这个人的资料是否全是虚构的,又或者有一部分是真实的,也可能他并没有隐瞒自己的真实情况。这种随心所欲也许会帮助人们发掘出内心隐藏的另一个自我,找到自己的另一种潜质。

第19节:自己的另一种潜质

蒂娜是一个24岁的餐厅服务员,她这样描述她的经历:“我就尝试过网上性爱,感觉还行吧。我和我的第一个网上情人在网上相识了几周之后,就开始幽会了,当时是我先提出来的,不过他也相当渴望。但是我们的关系没有维持多久,几次之后就再也不联系了。后来,我又遇到了一个男人,一个相当不错的人,他甚至没有出过差,在现实生活中,我每天遇到的都是些行色匆匆的过客,从没有想过还会遇到这种人。我不打算把我的照片传给他,因为我想跟他进行内心真正的交流。他经常和我交流思想和感情,而且语言相当幽默。我想他是我的又一个网上情人,我们马上就会进入‘实质性阶段’。”

一旦人们使用别名或者具有吸引力的用户名上网,就会对这些虚构的名字倾注许多情感,名字虽然只是个符号,但是别看只是几个虚构的符号,有时候这些名字可能会改变人们的现实生活,这一点确实令人惊讶。

36岁的护士丽塔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我这个人不太会与别人交流,所以朋友圈特别小。老实说,刚一上网的时候我确实特别紧张,但是想想在网上交朋友应该会比在现实生活中容易一点,我还是坚持下来了。我是用过去一个女同学的名字上的网,在上学的时候,我就一直特别羡慕她,总想成为她那样的女孩儿。反正别人也不知道我到底是怎么样的,在网上,我完全按照那个同学的行为方式和作风行事。自从开始在网上扮演她以后,慢慢的,我发现我的思维模式与她越来越接近了,现在,即便是在真实生活中,我也变得越来越自信,

与别人说话的时候也更加自如。我才发现,其实自己并没有预想的那么糟,只是一直没有发现自己的潜质。”当我们在与别人交流和共同生活的时候,我们的潜意识会使用各种技巧来维持情感的平衡,这一点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就是人们心理上的自我防卫系统。这些防卫系统相互作用,而在由电子邮件和聊天室构建的网络世界里,想像和预测成为了最为主要的自我防卫系统。

聊天室和电子邮件的信息毕竟有限,仅仅依据几句话、一封信便要作出判断,确实留给

我们太大的空间去想像和预测。在虚幻的网络世界,人们期望也只能以自己的幻想和猜测来弥补具体资料的不足,凭借对对方文字的感觉来构建出一个符合自己审美原则的形象。要知道,人类语言的魔力有多么巨大,仅仅只言片语,就可能蕴涵着多种含义,而徜徉于网络的人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渴望来理解这些语言,这里面的转换空间十分巨大。

让我们来做一个测验。下面我们给出一些句子,现在闭上眼睛,看看自己想到了什么:

●我想让你……

●我想让你和我一起……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