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一位25岁的美国人用7万5千美元买下了Q…DOS系统(9),将它发展成了个人电脑领域的标准。今天,40岁的微软公司(Microsoft)总裁比尔·盖茨(BillGates)是世界上最富的商人之一。盖茨童年的梦想是“在每张书桌上、在每个人的家里都有一台电脑”。现在,他又在策划着另一个时代:各地方的人在自己家中就能学习最好的课程、学习任何科目,由世界上最好的老师讲授。
他的交互式百科全书《英卡塔》(Encarta)显示了未来另一重要的领域,即把这一百科全书实际上随电脑免费赠送,以使微软视窗系统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电脑操作系统。
■1982年,一位得克萨斯州18岁大学生开始摆弄比尔·盖茨第一次卖给IBM公司的MS…DOS系统。用其他一些现成配件,他开始为客户定制电脑。后来,他首创了定制电脑的直效营销方法,通过世界上训练最好的电话服务小组为电脑客户提供服务,并销售升级软件。到1995年迈克尔·德尔(MichaelDell)的电脑公司营业额达53亿美元,并成为世界四大电脑公司之一。1996年第一季度,德尔公司的销售额达16亿美元。
■1991年,一家原致力于扑克牌生产的公司,其收入比规模巨大的索尼公司多4亿美元。l992年,这家拥有892人的公司销售额达到了55亿美元,税前利润达13亿美元,人均销售额达600万美元。这家公司叫任天堂(Nintendo),它的产品是电子游戏,它的领导人是山内弘志(HiroshiYamanchi)。他对面向新世纪的工作要求真是无与伦比。当他的第一个设计师横井群平(GunpeiYokoi)问他:“我应该设计什么?”山内回答说:“伟大的东西。”
今天,任天堂、胜家(Sega)和索尼在与许许多多其他的公司争夺着每年150亿美元的电子游戏市场。
■1993年,一位22岁的美国学生以每小时6美元的薪水创造了第一个国际互联网“浏览器”。两年后,他的公司仍未产生利润。但当该公司1995年8月上市时,它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投资轰动。在第一个交易日,售价为28美元的股票被交易到71美元。到1995年年底,24岁的马可·安德里森(MarkAndreessen)个人持股价值达1。37亿美元,而他的高级企业投资合伙人吉姆·克拉克(JimClark)个人持股价值达13亿美元。
这就是网景通信公司,1996年中其市场价值达31亿美元,它的产品是网络导航器。它的产品作用绝妙但单纯,然而它的销售理念却推翻了商业成规:将产品免费送出去,以此建立了世界范围的产业标准,并通过销售附件赚钱。
到1996年9月,全世界4000万人使用导航器的鼠标点触工具在国际互联网上漫游,从大量的信息数据库中查找图表、文本内容和影像资料。总经理吉姆·巴克斯代尔(JimBarksdale)曾预测,到2000年将有5亿用户;与此同时,比尔·盖茨的属下则利用他们新型的国际互联网探索器来分享和拓展这一市场……或许垄断这一市场。
雷·哈蒙德(RayHammond)在《数字化商业》(DigitalBusiness)中写道:“股市资金涌入信息网络系统的重要性在于,市场突然掌握了国际互联网将不可逆转地成为全新的通讯方式,超越其他所有方式的总和,将同时成为全球的、个人的、交互的、低消费的和永远发展的通道。然而,即使这些话也不足于道尽国际互联网及其后继者的发展和它们将对商业和社会结构产生的影响。”
哈蒙德指出,单个电脑能力相当有限;但把它放在网络之上,与数百万台其他电脑相连,“孤独的电脑就会成为智能中枢网络的一部分,这种智能在整体上具有巨大的力量。”麻省理工学院媒介实验室主任、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olasNegroponte)指出:“托马斯·杰弗逊提出了图书馆的概念和免费查阅图书的权利。但这位伟大的先父从未想到过2000万人有可能通过电子媒介进入数字图书馆并免费调出内容。”
一张只读存储CD可容纳50亿比特(字节)的信息,这相当于大约500本经典书籍,“或者即使以那些每周读两本小说的人来说相当于5年的阅读量。”尼葛洛庞帝指出,在两年之内,一张普通的CD将能容纳10倍的信息,相当于5000本书。
在美国,CD…ROM现在可以批量生产,每张光盘成本大约为1美元;在中国为15美分。这15美分可以得到500本交互式书籍,很快会上升到5000本!事实上,现在出售的每台个人电脑几乎都配有CD…ROM驱动器。
也许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甚至没有必要买许多CD…ROM盘。CD…ROM的交互式内容可由全世界数百万人在任何想用的时候使用国际互联网下载。更为复杂的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某中心点(不然家用电脑配置需更复杂),国际互联网用户可以进入他们想用的任何程序。这一过程使家用电脑几乎与使用电视机一样简便。
《商业周刊》指出:“大规模的信息应用竞赛正在进行,目标是建立与电视机一样简便但能马上与数字世界连接的电子装置。”预计到1997年初,各类廉价的电子装置会开始进入市场。
Oracle公司总裁、董事长劳伦斯·埃利森(LawrenceJ。Ellison)说,在不久的将来,一台网络电脑的售价权为300美元。它将配置最基本的配件,通过电视屏幕,漫游全球网。
全球网创立者提姆·巴纳斯·李(TimBemere…Lee)指出,新的“信息应用装置”甚至会出现在谷类食品包装盒中。他说:“我的孩子会像通常那样在盒里找奖品,摸出一管状的玩意儿,将它铺开成平坦、有弹性并有磁性的东西,贴在冰箱上,开始漫游全球网。”
《商业周刊》指出:“问题是,这些应用装置将会到处可见。”该刊列举了索尼和松下等从不涉足个人电脑市场的巨头,它们也加速准备向消费者提供包括网络测览游戏机和同时又可成为国际互联网漫游器的数字电视机等各种应用装置。
这些概念与分期忖款方法相结合,将可能带来电子消费品领域下一个重大的突破……这对教育和学习具有巨大的潜力。
不久,电话公司、电力公司或者有线电视公司能通过光纤电话线和电视机让你马上进入国际互联网和全球网。它会让你选择付款方式,或付300美元现金或每周付1。5美元,无需交压金。这样,每个家庭将有机会廉价地获得世界上最优秀的教师和世界上各种各样最重要的信息。
2。没有经济疆界的世界
我们正不可避免地迈向一个大部分贸易就像国际互联网那样不受限制的世界。除了为保护某些国家农产品而采取的短期措施外,魔鬼已经出了瓶子:全球货币的即时流动已经改变了贸易和世界商业的性质……到1996年中期每日流动量达1万3千亿美元。
《2000年大趋势》作者之一约翰·奈斯比将全球经济一体化列为他对90年代的主要预测。“世界走向一个单一市场的世界经济,那是不容置疑的方向。当然,在这一道路上我们会遭遇保护主义的逆流,但主要的、支配一切的趋势,是迈向一个在所有国家之间进行自由贸易的世界。”
克林顿总统的首任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希在他著名的《国家任务……迎接二十一世纪》一书的开头写道:“我们正经历一场转变,这一转变将重组下一世纪的政治和经济。将会没有一国的产品或技术,没有一国的公司,没有一国的工业。至少将不再有我们通常所知的一国的经济。留存于国家界限之内的一切,是组成国家的公民。每一国家的重要财富将是其公民的技能。”
那些财富将首先依赖于一个国家的人民学习新技能的能力,特别是确定问题、找出新的解决方法和增添新价值的能力。
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再也不能只建立在对有限的、主要信息的记忆之上。
3。迈向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四个步骤
当跨国金融推动世界经济向一体化发展之时,四个辽阔的贸易地区便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台阶,这四个地区是:更融为一体的欧洲、南北美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
欧洲联盟已经形成,它连接起了15个国家、3。7亿人。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三国间签订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将3。7亿人汇集在一起来。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正计划到2000年将南美南锥集团(SouthAmericanMercosurgroup)内的2亿人更为紧密地连接起来。但是,毫无疑问,下一世纪主要活力之一就是亚洲一太平洋地区的崛起,日本成为该地区头号领先者,而中国现在正上升成为一个大有潜力的巨人。如果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许多人这样预测:我们现在正进入了亚洲…太平洋时代,甚至无需要有一个形式上的“亚洲太平洋联盟”了。到2000年,除日本外,亚洲“中产阶级”将有大约5亿人;到2010年,人数将达到8亿到10亿。
居住在中国以外的5700万中国人,就其整体而言,是当今世界第三大富裕市场。
约翰·奈斯比定期到亚洲旅行,他热情洋溢地谈论正在转变着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的生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