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1 / 2)

>

罗大鹏少言寡语,却出语不凡。但仍然没有人笑。

沙岩冷静了一会,这一阵神色已好多了,他对梅兰说:

“阿兰,你下一步都有些什么打算?”

“我首先是得好好想一想。高一(3)班是全校的烂班,吵班,谁也不愿接手的,如此有挑战性的一摊子,我倒想去碰一碰!至于那个什么团委副书记,这里面我还有些没有解开的谜。”梅兰道。

“来校三个月不到,就封团委副书记,还加个班主任,看来他们非常器重你梅兰的。二中的领导层与教师之间,向来不怎么和谐,一些老师之间也不那么团结,矛盾重重,他们这几个光杆司令如今日子不大好过,是想拉拢和收买一些青年教师,加入他们的山头。你可得小心才对。”沙岩此时似乎已打消了对梅尘的疑虑,觉得这位同学加铁哥们儿,到底还是哥们。

“什么加入山头,依我看,那是要将人家当枪使,成为他们的爪牙。我们的梅兰哪里能成为他们的爪牙嘛!”是郭欣。她向来是爱憎分明的。

“我可以给梅兰下个结论:你和他们这些人是共不了事的,你想想看,你干好了,是他们的功劳,是他们慧眼识人才。你若干不好,是你自己不识抬举。他们能干出什么正经事儿,我来二中这么久了,从未见过!”刘怀中老师深有感触地说。

“人有三六九等,有些人一辈子就是靠害人吃饭的,有什么奇怪!”郭欣说。

“要紧的是不在于干好干坏,而在于你的追求目标与他们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刘怀中老师接过郭欣的话头,“高一(3)班是他们啃不了的骨头,两个月换了三个班主任。第一任是个极老实的人,自请辞职;第二任是个没有能力的可怜虫,与学生打架打得在讲台上打滚,被学生搞得最后连教室都不敢进;第三任是申一鸣主任自己,他赤膊上阵,夸下海口,一个月服服帖帖。结果是差一点也被马木提江叫了几个同学痛打一顿。你梅兰能否收拾得了这个烂摊子,确实有点难呢!当然我还是相信你的能耐,一定可以胜任,搞得掂这个烂摊子。不过,你想过没有,如果你真的收拾好了这个在他们看来不可救药的烂摊子,你的麻烦可能就要来了!”

刘老师有意停下不说,所有人便一齐朝着他。郝花问道:

“刘老师你倒是说呀,干好了怎么还会有麻烦?应该是干不好才会有麻烦的。”

刘老师故意不说,沙岩笑道:

“你们以为他们安排梅兰接任这个烂班,真是为了搞好吗?我是搞哲学的,我跟你们说,这叫矛盾的二重性。你们想想,大家刚才已经提到,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想拉拢梅兰做他们的干将,为他们的阴谋野心服务?梅兰的班主任干得好,事实证明他是个不可多得的班主任人才,他能收拾连申主任也对付不了的烂班,这不正好证明他们自己的无能,才是他们极不愿看到的!而梅兰若是做不好这个班主任,正中他们的下怀,于是他们就会出来充当救世主,为你收拾残局,让你从此安心做你的团委副书记,死心踏地充任他们的爪牙!所以,梅兰上任班主任,一定要认真权衡利敝,识破他们的阴谋,只能干好,不能干坏!看他们还能怎样?不过你是处处得小心了。你干好了,他们这些始作俑者,将有可能恼羞成怒哩。因为那样以来,他们自己岂不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忙乎了半天,成了为自己脸上抹黑了!”

刘老师语最后重心长地说:

“在我们二中这世外之地,天高皇帝远,只有土皇帝们自己一手遮天,从来无事有人专找事。你这一去那个班,一去那个团委办公室,事可能会更多了,这正是我的担心之处呐!”

老先生自己先已无事忧天倾了。

正文 第四章(6)

(更新时间:2005…9…11 9:36:00  本章字数:3933)

下午没有课,午饭过后,梅兰想把已卸任的高三(1)班上半学期语文教学的总结写出来,再作一下新接任的高一(3)班班主任工作初步构想。构想的关键一条,是他想让学校领导能够给他以挑选所有主科科任老师的权力。

“你在幻想!”沙岩在一旁笑道,“在任何中等学校,一个普通班主任要想获得这样的权力,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你想过没有,它将引起一系例连锁反应,全校的课程安排都将被打乱!你以为这是小娃娃过家家?何况在一所我们东江二中这样的学校,根本就不可能!”

“东江二中怎么啦?”

“恕我说句不好听的话,也许你的面子大,或真能获得这种特权也不一定。否则……”

“真是危言耸听。哪有那么严重!”

“不信你试试!对这所学校,我已做过大量的研究,了解的比你多。”

“你这个哲学家,什么时候改研究社会学了呀,都研究了些什么?这么神神秘秘的,不妨说来听听。”

“你知道,我们这学校是全县唯一一所完全中学,按说算得上县里最高学府了。可是,我们的教师素质却鱼龙混杂,参差不齐,一些人离一个真正的中学教师的要求,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这么多人,有一些人我甚至还认都认不全呢,你未必全都了解得那么详细?哦,我明白了,你是从这儿毕业的吧?”

“先不管我是不是这儿毕业,我问你,这里是什么地方?”

“什么地方,东江二中呀。”

“我是说这儿的地理位置。首先,从大处说,我们这儿地处印巴中三国交界之地,往此以西,有着许多无人管辖的三不管之地;往东是新疆西藏分界的昆仑山腹地,大山冰原,纵深处大片大片地方人迹罕至。生活在这儿的人,是山之精灵,自来野蛮骠悍,尚武成风。历史上,这儿只出土匪和将军,从来不出文人的。由于历史的积淀,文化教育极端落后,解放后,党和政府虽也曾花大力气希望予以改善,总收效甚微。

“从五十年代大军进山剿匪开始,到后来大批军队集体转业,成立农垦兵团,一直到后来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就这样,口里城市的中小学教师、有志青年,一批一批来到了这里。他们一代代前赴后继,负笈进驻沙漠戈壁,进驻深山荒岭,慷慨激昂,立志为改变塔里木地区的文化落后面貌贡献出自己的毕生力量。可是,中国的事就是这样,越是一心一意想干出一番事业的人,所受到的欺骗和愚弄也就越重,他们的命运也就越惨。经历过一次次不堪想象的自然、社会甚至人为的灾变之后,当年立志支援西部,改变山区教育落后状况的热血青年,留下来的人早已为数不多,他们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磨难越多,意志越坚定的一类。他们在苦难中找乐,在逆境中寻找精神的支点,那是一群永远不改变初衷,历千难万险至死不渝的坚强无畏者。刘怀中老师应该就是这一类的典型代表人物。”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