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域名已被污染,请记住新域名第150章捷报频传的科学界亚兹达尼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那紧赶慢赶的样子,就像是发现了一个藏宝图,急着去验证真假一样。
看着他的样子,巴尔加瓦笑了笑,端起手中的咖啡喝了一口。
嗯,是时候让其他领域的那些学者们感受一下什么叫做天才了。
亚兹达尼的表现,同样也不断地发生在其他相关领域的学者身上。
随着萧易这篇论文的传出,不管是研究材料的,又或者是研究凝聚态物理的,都开始沸腾了起来。
这篇论文对于这两个领域的学者,显然都称得上是一件大事。
只要这个绝对电子䗼计算模型是可行的,那么它对于材料学界研究各种新的材料有意义,甚至能够指导新材料合成方法的研究;而对于凝聚态物理学家来说,它不仅仅是能够帮助研究超导体,同样的,它对于揭示凝聚态物理中一些隐藏的机制等等,都有着很好的帮助。
于是乎,这两个领域几乎都有50以上的学者开始研究起了这个新的模型。
有的学者可能正在进行着什么十分重要的课题,此时也愿意分出时间来专门研究,甚至还有学者专门暂停了自己的课题,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上面来。
而还有更多的学者,就直接以绝对电子䗼计算立了课题,准备来一手梭哈。
随后,捷报开始频传。
我们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材料系,我们主要针对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2xSrxCuO4(LSCO)进行了测试,主要使用AEC计算电子能带结构、态密度和费米面特征。
最终结果是,AEC预测了LSCO在不同掺杂浓度下的超导转变温度和超导能隙。计算结果显示,在掺杂浓度x0.15时,T_c达到了35K,超导能隙为15meV,实验测量显示,x0.15时,LSCO的实际T_c约为36K,能隙约为14meV,AEC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的偏差均在5以内。
这个结果出来的时候,我们一整个实验室都震惊了,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精准的计算材料模型。
我们是普林斯顿大学複杂材料中心实验室,我们对拓扑绝缘体Bi2Se3,重点其表面态和自旋轨道耦合效应。
AEC预测Bi2Se3的电子带隙为0.35eV,表面态在费米能级处形成狄拉克锥,自旋分裂能量为0.2eV;而实验测量结果显示,Bi2Se3的实际带隙为0.34eV,表面态的自旋分裂能量为0.19eV,AEC的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偏差在3以内。
现在我们实验室已经决定了,以后但凡是能够用到计算材料学的地方,只要是能用AEC,一定就会用AEC,甚至我们都已经打算再购买一批服务器了,虽然AEC对于计算资源的要求并不高,但是感觉架不住以后要三天两头地就要用它预测一下。
…铁基高温超导体FeSe…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偏差为3以内…
重费米子化合物Ce5…能够在低温下显示出明显的Kondo共振态特征,与实验偏差在5以内……。。
各种各样的实验报告被公布了出来,每一个实验报告中所涉及到的材料都是相当複杂的那种,几乎都称得上是当代材料科学研究中最前沿的那些材料,比如超导体、拓扑绝缘体、重费米子化合物等等。
也正因为如此,绝对电子䗼计算给越来越多的材料学者带来足够多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