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就算不考虑速度问题,这也是一种性能不错的空射重型武器。
但普拉巴卡尔却抬手阻止了他:
寒暄了几句,当联络官暂时离开去处理文件时,弗宁中校脸上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两人走下楼梯,来到空旷的停机坪。
他看了看伍德鲁夫,又转向普拉巴卡尔,声音压低了一些:
“长官,坦率地说,以我个人的专业看法,现阶段的hmms…几乎不具备实战价值。”
普拉巴卡尔并没有继续留在这里,而是将后续应付媒体追问的“任务”果断甩给了专门的新闻官,自己则和伍德鲁夫迅速离开了喧闹的塔台。
“飞行员的问题还能靠训练解决,但f15c机队的平均机龄已经接近30年,大部分飞机都很难频繁进行这种高g的带弹爬升…”
后面的问题根本不用他再继续说下去。
f22和f35显然没有携带这种东西的能力。
f15e虽然也是f15,但却要比f15c笨重得多,并不足以完成投掷任务。
普拉巴卡尔沉默地听着,但一时间也无法给出解决方案。
伍德鲁夫同样陷入沉思。
他是一名海军军官。
而海军航空兵的飞机列表里,甚至连f15e都没有…
就在这时,一阵由远及近的螺旋桨高速旋转的独特嗡嗡声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几人抬头望去,只见一架蓝白涂装、外形酷似庞巴迪dhc8支线客机的小型飞机出现在天际线。
看上去,似乎只是一架平平无奇的vip运送专机。
但它机腹下方两侧醒目的长条状相控阵天线暴露了身份——
e9a“瞭望者”多用途遥测观测机。
“中校,你的观察和意见非常有价值。我们会把你的建议带回项目组,认真评估hmms挂载和发射程序的优化空间。”伍德鲁夫转向弗宁,“再次感谢你的卓越表现。”
弗宁再次向二人敬礼,然后果断离去。
几分钟后,e9a平稳地降落在跑道上。
滑行了一段距离后,停在了指定的停机位。
舱门打开,三名穿着便装、但气质精干的工程师迅速跳下舷梯,朝普拉巴卡尔和伍德鲁夫走来。
“长官!”为首的工程师将一个约巴掌大小、带有物理锁的黑色金属数据匣郑重地交到普拉巴卡尔手中,“原始遥测数据,全程完整记录,未经任何处理。”
实际以hmms本次测试的飞行距离而言,遥测信息本来可以直接进行回传。
但出于稳妥起见,普拉巴卡尔还是选择出动一架e9a,也只有这架e9a可以获取到hmms的真实遥测数据“辛苦了。”普拉巴卡尔接过冰凉沉重的匣子,点了点头。
两位高官带着那黑色的匣子,与工程师们一起迅速走向基地内部一栋不起眼的小楼——专为此次测试设立的数据分析中心。
刚刚从e9a上面下来的一位工程师在主控台前坐下,普拉巴卡尔亲自将那个黑色数据匣接入专用的、与外部网络物理隔绝的计算机接口。
“数据接口已就绪,开始导出原始数据流。”
“解密程序运行正常…”
“数据导入分析软件…开始解析…”
屏幕上一条条时间戳精准标注的遥测参数依次出现:压力、温度、加速度、舵面偏角、gps坐标…
以及最重要的——速度。
到了高超音速这个领域,空速和地速之间的些许差别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并且传统的皮托管系统也不太适用于这个区间内的测量。
工程师熟练地操作着软件,很快将一条新的速度时间曲线在大屏幕上绘制出来。
与之前在塔台看到的光滑曲线截然不同,上面充满了细微的毛刺和波动。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锁定在曲线攀升的最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