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纳达是位于修克森大陆中部安格拉帝国的一座平原贸易型都市,人口大约有十万人左右,在大陆上是一座商业知名度非常高的城市。南来北往的商队络绎不绝,造就了这里的繁荣昌盛。不过,繁盛的商业贸易也摧垮了格拉纳达的其他行业,农民,猎人,工匠这些传统行业或是遭到了经济排挤,或者是为了服务商业贸易而做出了转型改变。使得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在职业选择上或是从事商贸,或是选择服务于商贸的职业,b如餐饮,住宿,仓储,保卫,运输,妓院,中介等等针对于贸易商的服务产业。因此,在格拉纳达,仅仅是剑术保卫学院,就多达八所。更多的年轻人由于没有从商经验,或者不想从事其他的服务行业,就此流入了剑术保卫学院,他们未来的出路,或是成为职业冒险者,或是成为职业的保卫者,而在这两条道路之上,只要能够闯出名声,今后就有可能进入军队谋求高级军职。总之,这条看似合理的竞争之路上,许多年轻人为了自己所谓的梦想,而付出了生命。
在格拉纳达的八所剑术保卫学院中,最有名气的是康奈尔ell剑术保卫学院,它是格拉纳达历史最为悠久的剑术保卫学院。从安格拉帝国建国开始,康奈尔将军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格拉纳达建立了安格拉帝国的第一所剑术保卫学院,这是整个大陆上第一所由官方系统建立的剑术保卫学院,系统的教授学员剑术,军略,法务项课程,学员毕业后成绩优异者进入帝队担任军官,而成绩稍差,也能进入军队或者担任地方的治安官。自康奈尔将军在格拉纳达建立了帝国的第一所剑术保卫学院之后,其他大型都市也都纷纷效仿,就此掀起了安格拉帝国的军国主义思cHa0,进而为安格拉帝国成为大陆上第一强势的军事帝国而奠定了坚实基础。
继康奈尔之后的二百年之间,随着格拉纳达的商业化逐渐明显,这里又相继成立了七所剑术保卫学院。根据成立的时间排序,分别是的达特茅斯Dartmouth剑术学院,伊斯瑞尔Israel剑斗者学院,亚利桑纳Arizona剑锋学院,Ai德沃剑术保卫学院,克莱姆森Clemson军略学院,洛瓦Lowa剑语者学院,布兰迪斯Brandeis剑术保卫学院。
其中,亚利桑纳剑锋学院由于得到了格拉纳达大商家克里门森Crimson家族的经济支持,渐渐的在八所剑术学院中展露头角,成为了规模最大,生员最多的剑术学院,而且其毕业生在军队中也渐渐凝聚成了亚利桑纳派系,成为了一支极具政治影响力的学院派团T。而这些影响力也成为了亚利桑纳学院的傲人成绩,从而影响着更多年轻人选择这里,从而形成了一个互为促进的军学模式,最终使得亚利桑纳剑锋学院成为了安格拉帝国的第一剑术保卫学院。在其最辉煌的时候,在校学生接近两千人,来自大陆各国国家的求学者纷纷来到这里,追寻所谓的梦想,践行所谓的人生。之后,亚利桑纳剑锋学院走出了格拉纳达,在安格拉的各大城市遍地开花,成为了安格拉帝国真正意义上的军事人才培养基地。即便是随着的时间的推移,亚利桑纳最终跨越巅峰,在其他政治势力的打压下渐行收缩的现在,也仍然无愧于安格拉帝国第一剑术保卫学院的称号。百年间,从这里走出去的优等生们,无一不是备受大陆上各个国家争相追捧的耀眼明星,b如安格拉帝国历史中的几位名将,安格拉第四任皇帝萨弗lSaffron时代三次击溃萨丹王军的上将古德里安Guderian,第五任皇帝威利斯Willis时代的屠龙勇士尼克森Nixon,第七任皇帝约翰逊Johnson时代带领人类联军击退Si灵之王的格兰治Grange元帅,,以及现今第八任皇帝鲁道夫Rudolph陛下的近卫军统领艾斯Ace将军,无一不是傲立于大陆军政巅峰的人物。
当然,能够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毕竟凤毛麟角,大多数的学员,还是选择成为职业冒险者,或者地方治安官。最终,他们为安格拉帝国提供了大量的中低层军官,以及源源不断的冒险者和治安官。在安格拉帝国,这类准军事人员大约占b全民19%,这个数值远远高于大多数国家所维持的8%这个平均数。而能够支持安格拉帝国维持这种脱产军事人员的经济基础,就是繁荣的商业贸易对于传统产业的排挤和对于新兴产业的刺激。这种军事与贸易的循环促进奠定了安格拉帝国的百年兴旺,可是,一切的发展都是有界限的,如果超出了社会的承受能力,那么就会给经济政治稳定带来极其巨大的破坏作用。因为安格拉的经济基础是商业贸易,并且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民力,所以在农业,传统手工,冶炼等行业严重依赖于从国外进口。
直到第七任皇帝约翰逊在位后期,萨丹帝国联合其他长期被安格拉帝国武力压制的国家,对安格拉帝国展开了长达十年的经济封锁战争,由此引发了安格拉帝国的政治震荡,物资匮乏,国内军阀混战不断,帝国第七任皇帝约翰逊也在这场混乱内战中被斯科特行省的总督鲁道夫击败于休斯顿Houston荒野,自杀身亡。
随后,鲁道夫总督宣誓接任安格拉帝国的第八任皇帝。但是,当时安格拉帝国仍旧处于内乱之中。尽管鲁道夫皇帝不断的招安地方割据军阀并分割王权利益,但是依旧无法结束国内局。直到近卫军统领艾斯提议构建联合王权来取代过去一极独尊的神王一T制度,通过赋予地方总督更加的军事主权之外,还有官员的任命权,而为了限制地方膨胀破坏联合王权T制,皇帝陛下收管了帝国70%的财政税收作为制衡地方的有效手段,并且在面临对外事务上由帝国皇帝全权负责。在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措施下,安格拉帝国又重新活了过来,在面临崩溃的边缘获得了重生的希望,再次成为了与萨丹帝国制衡与大陆之上的强大帝国。
不过,虽然如此暂时平息了地方总督与皇权之间的矛盾,但这份矛盾的根源并没有消失,而是被更下一层的城主和百姓所承担下来。因此,虽然安格拉帝国维持了对外的统一形象,可在局部地区,仍旧不时发生城主之间为了固有利益与稀缺资源的战斗。但是对于百姓与上层而言,这种程度的战争已经远远好过帝国内乱时期各个地区大规模不宣而战所带来的不可估量的损害。至少,帝国之内有了人们可以安全逃亡的地方,使得大家对于未来不再是迷茫与困惑。
而格拉纳达在走过了帝国各个时期所经历的变化之后,也开始在自主城邦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作为安格拉第一大的贸易都市,格拉纳达每年上缴的赋税占帝国税收总收入的11%,但是,这里的百姓并没有显得b其他地方的百姓更加富有。因为在安格拉帝国,皇室的财富大约占全国财富b例的32%,这是在安格拉的历史中,皇室财富占b最高的时候,也正是因为独揽了这份财富,鲁道夫陛下才拥有了平衡各地总督势力的实力。而其余的贵族所拥有的财富大约占b36%,这个数字在帝国历史中基本上属于平均水平,剩余的财富大约有18%属于新兴的商人阶层,最后那14%的财富才是被全国其他民众所瓜分。可以说,经历了战乱之后的百姓,其生活水平其实还没有恢复到内战开始之前约翰逊皇帝在位时的境况。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即便格拉纳达的经济情况再好,百姓所能得到的财富也是有限的。经济背景,市场需求,尚武风俗,在这些诸多条件的综合作用下,格拉纳达走上了一条所有人都看不清未来的发展道路之上,不过,只要能够提供大量的赋税,执政者们并不在乎这个经济都市最终会走向何方。
鲁道夫历三年,在政务大臣西斯廷Sistine的努力下,安格拉帝国终于与萨丹帝国达成停战协议,解除了双方一直以来的军事对抗事态,帝费因此得以大量削减,财政赤字开始得以控制在能够被政府接受的状态之中。次年,在双方实质X削减军力的基础上,萨丹帝国及其盟国也取消了对于安格拉帝国的经济封锁,安格拉帝国也因此获得了飞速发展的契机。此后,经济对话促进了安格拉帝国与萨丹帝国的共同繁荣,而那些在战时因经济封锁大行走私之道的私人武装集团因此受到了巨大打击,进一步减轻了两大帝国的军事防务压力。
鲁道夫历十年,皇帝责成政务大臣迁都格拉纳达,经过四年时间的准备,在格拉纳达外城新建了一座要塞式皇城,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扩建了格拉纳达。所有大商家按照土地置换的原则迁入新城南部,平民则被迁到了新城东部,北城是贵族居住的区域。旧城区则规划为开放区域,贸易街区,剑术保卫学院,以及仓储区都被安置在了这里,兵营则被安置在了新城的四个犄角。随着旧都的官员,富商以及来收拢自各地的流民的迁入,使得格拉纳达成为了大陆上的第一都市,人口多达三十七万。由于大量流民补充了格拉纳达原先缺失的农业与传统手工业,进而改善了格拉纳达的产业结构,从而为其他总督展示了标准化的城市构建模型,从而带动了安格拉帝国从上到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二百年来安格拉帝国产业结构失调的状态。
鲁道夫历十五年,安格拉帝国正式迁都格拉纳达,并确立第一皇子德夫Dave的皇储地位,暂时平息了近年来围绕皇储问题而产生的大臣间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