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场
刚走出大门,佟海波就对孙保国说。
佟海波:我说,孙保国我好像告诉过你什么,这么快忘记了?小心伤人伤已。
白启:佟姐你说什么呢?
孙保国:我做什么了?关心一下同事错了吗?(说话时一脸无辜相地看着佟海波,)
佟海波:你呀,你心里明白,我只是提醒你小心点。
白启:停,我听不明白了,你俩是在争论还是在吵架。
孙保国:听不明白就靠边想去,多事。(说完一转身走了。白启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佟海波(摇着头):不知好歹。
第24场
傍晚,黄母和一女一男走进家门,她们在不停的说话。
林女士:晓婉还没回来呀?
黄母:这孩子去市里参加篮球赛去了,可能会晚点回来。
林女士:还那么爱动呀。
黄母:也没着,你说有点特长有事就得找上你。(门打开了)来,快请进。
黄母让出过道自己换拖鞋,林女士和男青年也要换鞋,
黄母:你们就别换了,进去吧。
林女士:那怎么行,要不是地板就不换了,还是换下来吧。(进了屋林女士对黄晓婉的母亲说:)正式介绍一下,他叫刘景治,是师大的老师。家是杭州的,家里父母都在,共哥儿四个。条件在当地也算行
(介绍时男青年不住地点头表示林女士说的是正确的。)
黄母:上下打量了一番,快坐呀,我给你们倒点水,一会她爸和晓婉就能回来,今晚就在这儿吃便饭吧。看得出来黄母是相中的叫刘景治的男人。
林女士和男青年同时说话:那不好吧,——阿姨不打扰了,见一下我就回去了,以后有机会再吃吧。
黄母:也不做什么特别的,过水面行吧,过门都是客,只是都刚下班也没什么准备就有什么吃什么吧,别挑礼就行。
林女士:咱俩还说这些,那行吧,小刘咱也就别谦让了,吃面不算请。
黄母:就是,就是。那你们先坐,我去准备一下。
这时,黄晓婉和父亲同时回来了。(黄母从厨房迎出来指了指屋里。)
黄母:你们俩今天怎么一起回来了?晓婉你看看谁来了。林女士和那个男青年也迎出屋子。
黄晓婉一看是林阿姨,心里就明白了,何况她还看到她身后年青的男人。
黄父和黄晓婉同时说话:小林你来了,快请进吧。林阿姨好。
林女士:上你们家混饭来了。
黄父:那好呀,平时想请都请不动呢,我说,都做什么了。
黄母:时间来不及了,也没准备就吃过水面吧。
黄父:那哪行呀,要不我出去买点菜吧。
林女士和男青年同时说:都快进来吧,要是出去买我们现在就走。——是呀,要是那么客气我们就走了。
黄母:哎呀,你就少管得了,我们没有你那么多说道。晓婉你也进来,给你介绍一个朋友。(黄晓婉很不情愿的跟在所有人后面进屋坐下。)
林女士:晓婉呀,阿姨知道你现在不喜欢这种交友方式,不过也没什么不好,大家就是认识一下,有缘就交往下去,不行就当多个朋友多条路呗,别那样行吗?
黄晓婉:林阿姨,没有,今天打球有点累了。(晓婉没有说实话,她是真的不喜欢相亲)
林女士:也是,这大热天,看都晒黑了。认识一下吧,刘景治,师大老师,其它情况你妈妈都知道的。
男青年:你打什么位置呀?应该是后卫吧?
黄晓婉看看自如的陌生男人,也许他的话题让她有兴趣,
黄晓婉:多数时候是,偶尔也打前边。
男青年:那你技术挺全面呀,我也玩,但没代表过任何队参加任何比赛。(黄晓婉已经忍不住低头在笑。)
黄父:这孩子一小身体不好就被她妈送去学篮球,就这么的,玩疯了,没她不玩的。
第25场
这天中午,黄晓婉一边吃饭一边看书,佟海波已经吃完饭在打毛衣,这时高书记端着饭盒进来了,坐在黄晓婉身边。
高新:带什么好吃的了。
黄晓婉:普通家常饭菜呗,哪有什么特别的呀。
高新:干啥,吃饭还看书,让我看看是不是爱情小说。(说着就把书拿过去,她一看是经济管理,她低头往黄晓婉办公桌抽屉里放)
高新:看这个干啥,是不是还有啥想法?想考研究生呀?我告诉你最好别打这个主意。
黄晓婉:哪有呀,就是没事想多学点东西。
佟海波:看看,咱书记什么都懂。我说书记,她就是有那个心,也是两年以后的事,现在她不附和条件,到那时她说不定已经不是咱们的人呢。
黄晓婉:佟姐你说什么呢,我只是觉得在企业不学点管理知识不行,所以才翻翻,没你们那些想法。
高新:那最好,再说了,你都多大了还念书?不找对象了?不成家生孩子了?女人一大了不成家,不生孩子就会出问题。我跟你们说,在我们那里,谁家要是有个20来岁的大姑娘那爹妈都得赶紧跑出马十里八村的给姑娘找婆家。就是先不结婚也给他号下,怕的就是等想结时没好人。向你这么大以后就不好找了,就得到那些岁数大的;长的丑;家里条件差的;或者缺爹少娘的主,那堆去找了。再说了岁数大了生的孩子也跟那歪爪劣枣似的,人们都被自己的书记说乐了,唯有黄晓婉一脸惊讶地看着自己的书记,她实在无话可说。
高新:你看我干啥,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女人就得这么走过来。对了,那诗写好了吗?
黄晓婉:写好了,本来想下午给您送去。
高新:别,快给我,我现在就想看。
黄晓婉在抽屉里拿出几页稿纸递给高新。
高新和黄晓婉同时说话:选了几首?——三首。——哪三首?少不少呀?——红军不怕远征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想,这三首歌代表了不同时期我们党的发展过程,歌唱祖国也就是歌唱党,没党哪有国呀,所以,我就这么选了,您看看,不行再改。——也对,行,听你的。让我念念。(清清嗓子,大家也都很认真的看着她的表情)怎能忘那皑皑白雪中你留下的血痕,怎能忘那茫茫荒草地上你深陷的身影,我是踏着您的血痕和肩膀成长,今天,血仍在奔流,一个身影倒下,千万个身影仍在前进,今天,铁锁桥畔涛声依旧,歌声依旧——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惊天的呐喊,这呐喊是睡狮的怒吼,这呐喊,让四万万龙的子孙高昂起骄傲的头颅挺进世界民族之林,我正是在这呐喊声中迎接你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我是您的子孙,我是您明天的骄傲——山歌一曲献给党,党是迷途羔羊回岸的航标,党是脆弱者前进的灯塔,你照亮了华夏儿女前仆后继,忘我兴国的雄心壮志——不错,你们看呢?
孙保国:看来晓婉还真是咱们车间的救世主呀。(说完忍不住先笑起来。)
佟海波:真不错,有气魄,歌也选的好。
白启:好话都让你们说了,那我说啥呀,小黄你真行,我服。
高新:让你们发表意见怎么都拐了,尤其你们俩小子,心术不正。行,小黄受累了,先这样吧,然后我和主任他们再研究一下。
黄晓婉:行,我说的写的也不一定合适,你们研究定吧。
第26场
黄晓婉被高新叫到办公室。
高新:晓婉,我看你诗写的那么好,反正时间也来得及,不如你再写首赞美祖国的诗歌参加比赛,要不我总觉得咱车间的歌少。
徐春丽:我看别弄了,谁朗诵呀,你总不能再让小黄一个人站在台上朗诵吧,至少得两个人,还应该是男的,要不效果也不行呀。你看咱车间谁行?
高新:(用手指着徐春丽说)不是我说你,还用向外求吗,老邹不是现成的吗,如果晓婉行,就她和老邹来。不行,就你和老邹来,多简单的事呀。
邹建民和徐春丽同时说话:我看你是梦啥说啥,我哪会什么朗诵呀。——我已经有了,不是得领诵咱车间的大合唱吗?——不行,再说我也背不下来呀,要想整,你就找别人,我是不行。——我也不行。
黄晓婉只是笑着看领导们,一句话也没敢插。
高新:晓婉你能不能写?能不能朗诵?(高新有几分激动地看着黄晓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