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办集团在英法顾问的帮助下成立了十个大队,经过英法军事顾问的简单训练后,手持单薄的武器向振****发动了疯狂的进攻。当地被打散的清军也被他们收集起来,拼命的扩大武装力量的人数。
相比以前他们的武装力量,这些大队装备非常落后,这也是无奈之举,一是人数的庞大使得没有那么多武器提供使用,江南制造厂的武器被魏光焘和袁世凯拿去装备了新军,另外,上海的许多工厂也在紧急搬迁,袁世凯希望能在振**攻陷上海之前将重要的工厂搬迁完毕,包括江南制造厂、上海织布局、轮船招商局等。另外,西方支援的武器运输也需要时间,而且买办集团的资金早已出现不足,广东工厂的挤压、前段时间武装力量的组件装备、现在十个大队的组建,耗尽了他们积累近半个世纪的财力。
这十个大队全部采用了英法军官,军官人数达到了500人的规模,除了军官之外,英法甚至直接组织了一支两千人的地面部队,全部由西方人组成,意在阻止振**攻入上海,最起码要保住上海各国的租界。英国还向日本、俄国、美国、奥地利等过提出了武装支援的请求,目前已经有日本和俄国同意向上海派兵。
“首长,经过前一段时间的作战,前线集中力量打击买办武装,目前,三万人的买办武装已经损失殆尽。但据情报,买办武装现在强制附近的民众加入,就是所谓的拉壮丁,而且上海地区的西方人正在组织大规模的地面军队,试图干扰我们光复上海。”
1903年11月1日,吕梁听取了总参关于北伐战争进度的报告,现在看来,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东部上海列强的武装干涉,一个是西部地形原因导致的进度缓慢。
“上海必须得到光复,现在上海的西方武装还在少数,一旦更多国家介入,对我们非常不利。我要求,部队加快上海的攻势,在三天内光复上海,遇到西方列强的地面军队,不首先开枪,但遇到攻击,可以立即还击!”自从武汉那三艘驱逐舰被击沉后,振****内部对于如何处置遇到列强干涉,变得畏首畏尾,尤其是部分普通人中层军官,害怕自己的决定导致不可预知的后果,为此吕梁再次将原则细化并下发到部队之中。这次攻略上海还会遇到列强军队,因此必须做好事先的准备。
“至于西部,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不要急于求成,那些地方的抵抗意志比较坚决,满清拥有的军队数量不在少数,我对于那边不设定时限。”
11月3日,振**相继攻克了上海周围的城镇,对于上海的总攻马上发起。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这个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城市的伤害,振****尽量减少大口径火炮的使用,并尽可能的在上海外围消灭大股清军,一旦进入巷战,平民的伤亡将不可避免,这是振****最不想看到的。
买办武装总队队长徐润已经带领仅剩的三千余人撤回上海,前段时间的战斗让他筋疲力尽,绝望笼罩着他的心头。除了他之外,大部分买办已经移民海外,日本、美国、英国都是他们的去处,还有少部分人干脆投靠了乱党,就像郑观应做的那样。
当徐润不甘心,在明知道没有什么希望的前提下,他还是尽力组织抵抗,但是,就算是清军新军、日本陆军精锐都不是振**的对手,这些临时组织的农夫如何对抗振**?难道真的用手中的大刀长矛弓箭和火枪火炮硬抗吗?
现在唯一的希望,无非在于那些洋人罢了,只要能抗住几天,等到洋人大部队到来就有希望保住上海这个买办集团最后的根据地。
相对于东部的势如破竹,攻略云南和四川的进度并不快,这主要受制于地形和后勤因素。攻略云南的部队虽然抵达了昆明四周,但人数处于绝对劣势,而且包括火炮在内的重火力装备还在运输途中,所以并没有展开攻城。
云贵四川的地形决定了振****只能耐心的一步步前进,这些地方的贫瘠也使得后勤压力加大,许多物资无法通过地方购买,六万多人的部队需要的物资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滇马、毛驴等地方牲畜有时候反而比摩托车、自行车等好用,因此,部队从当地购买了大量的牲畜用于物资的驼运。
第二百二十九章干部培训班
1903年11月4日上午,先期抵达昆明东郊的山地一旅先头部队一千余人对昆明的守军发起了试探性的进攻,发现抵抗比较激烈后主动后撤,侦察敌军动向、防御工事、火力配置等,做好迎接大部队的准备。
4日下午三点,山地一旅主力部队抵达昆明外围,振**主力的到来让昆明非常紧张,所有守军进入防守位置。一旅高层根据侦察的结果,决定采用一点突破,然后四面开花的战术,打乱清军的防御,为携带重火力装备的第六军的攻城创造有利条件。
三点三十分,攻击突然开始,山地一旅利用迫击炮的掩护向公家村阵地发起进攻,这里是绿营部队的防御阵地,据观察,这里防御松懈,工事杂乱、火力稀疏,最适合从此处发起突破。一旅士兵在机枪的掩护下,没有任何阻碍的冲进了一百米火力范围,这时才有清军开始冒着炮火开枪,但稀疏的枪声还不如过年的炮仗来的声势大。机枪手迅速将枪口对准清军阵地,成功压制住敌军火力。
清军防御范围太大,这就导致了兵力足够,但火炮太少。在一线阵地,只有新军第十九镇镇守的地方有少得可怜的小口径火炮,像绿营阵地,士兵手里有一杆好用的步枪就不错了。
山地一旅的步兵在振**中也是最精锐的,他们进攻中的身影若隐若现,非常善于利用地形隐藏自己的行踪,这让敢于冒着机枪火力开枪的清军很难精确瞄准。迫击炮火力在进攻士兵逼近清军阵地时暂停射击,并向敌后方延伸,清军刚感觉压力一减,几分钟后就发现漫天的铁疙瘩飞了过来。
在不到十米的地方,一旅士兵扔出了手里的手榴弹,爆炸声在清军阵地上连成一片,在烟雾弥漫中,一旅士兵冲进清军阵地,“缴枪不杀!”“优待俘虏!”的口号响彻大地。
大势已去,在这里防守的清军还不到五百人,在炮火和机枪的清扫下至少有七十多人被干掉,手榴弹雨又消灭掉几十人,剩下的面对冲进来的上千名振****,大部分自觉地扔掉武器、跪地投降,一些眼尖的则趁乱逃跑,成了乱兵,这些乱兵为日后的剿匪制造了麻烦。
从北伐至今,振**还没有遇到过势均力敌的对手,这里的势均力敌指的是作战士气方面。清军,不论是新军还是绿营,面对振**的进攻往往显得非常乏力,能够坚决抵抗的从来没有。士气的差距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解决的,在热兵器时代,没有一个指挥员会忽视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甲午战争中,双方的单兵武器差距明显,但手持劣质武器一方的反而势如破竹,持优质武器一方的则溃不成军。
当然,振**的火力太强,这会对敌军的士气造成毁灭性的打击。除此之外,振**对待俘虏的政策也是瓦解敌军抵抗意志的重要因素。
公家村被山地一旅占领后,这里与昆明城之间没有了阻碍,振**可以从此直接攻击昆明城池。单层防御线的设置让清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前耗费最多精力构筑的防御线土崩瓦解。受到振**的直接威胁后,清军不得不将大量部队收缩到昆明城内,以应对近期的攻城。
离第六军大部队抵达这里还有至少两天的时间,山地一旅进入防御性休整时期,各项攻城前的准备工作随之开始。
“立正!都站好!瞧你们邋遢的样子,怪不得被咱们振**打败!”孙富贵手里拿着一根木棍,在一群清军俘虏前面大声吆喝着,鄙夷的眼神和奚落一刻不停,但俘虏们没有一个敢反抗。
这是山地一旅的俘虏营,三百多名清军俘虏被关押在这里,拥有丰富经验的一旅上士孙富贵和其他三十多名士兵被派过来做这些俘虏的处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