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醒狮 > 第142部分

第142部分(1 / 1)

>    刚才“逆火”机一着陆,马上被逐一拖入坚固的机库,俄国技师和印度技师一起作了例行检查,并立即加注了燃油,重新装上了导弹和滑翔炸弹。动作十分熟练,当然也十分疲劳。留下10个值勤的地勤人员后,俄国人和其他技师都赶紧回去休息了。这6个机库一字排开相互间隔20米,是半地下式的。厚重的钢门朝西对着一条滑行道,现在紧闭着。门口都有一辆重型拖车,随时准备把轰炸机拖出机库。机库内部十分宽阔,“逆火”即使收缩机翼,翼展也有23。4米呢,后面有一条相当宽的通道把它们连了起来。有防火移门可以把机库相互隔开。通道一端延伸到一个巨大的弹药库,而这个库的尽头还有一道厚实的钢门,里面就是放置核导弹的小库。另一端是维修备件仓库。通道的中间有一条岔路直通后面的飞行员休息室、地勤人员休息室和警卫室。不过这里内部警卫是极为稀松的,因为要到达这里已经要通过好几道警卫了。

此时在待命室里有24名印军飞行员在躺椅上闭目养神,他们都知道不可能马上起飞的,飞行服都放在边上。只是现在处于非常时期,根据条令必须随时准备出击而已。他们刚听到外间警卫室发出一声异常的响动把眼睛睁开,就见6个高大的身影冲了进来,手中的微声冲锋枪立即吐出了火舌解决了这24个印军飞行员。杜上校则亲自率8名队员同时冲入地勤人员待命室,击毙了4个妄图反抗的,另6个人马上老实了,当他们见到满室的空军尸体时完全屈服了。突击队已经控制了这处基地。

3个印军地勤领着10名特种兵进入维修库,电子战专家立即通过库内的电脑进入了维修数据库,下载了大批的“逆火”维修资料,并拿走了他们的十台维修手提电脑。他们还突破了基地的主服务器的“防火墙”,不但下载了资料,还向它植入了病毒,等必要时可以令其短时间的瘫痪,他们还钻入了基地电话的程控交换机,也植入了病毒,然后等待时机激活它,就能短时间中断基地的电话通讯。

其他人忙着选择最重要的工具、仪器和备件打成包,连同多余的飞行服一起送入“逆火”的座舱内,加以固定。因为每架飞机现在只有1名飞行员,可以搭载一些物品。本来需要4人机组执行任务,但这次只需把飞机起飞后飞到西安基地降落即可,降落时已是白天了,不会有问题的。飞机有印军的识别器不怕拦截的。

另一组人则在另一头的弹药库忙碌,把炸弹、导弹都堆到内部小仓库的门口,放置核导弹的复合装甲仓库门只有收到总理给出的密码才能打开,但是它绝对抵挡不了几百吨炸药的爆轰。他们在引爆导火索之前还将打开加油阀门,让航空煤油来加强破坏效果。

打开机库大门的时候,他们用遥控器引爆了基地东北角的油库。原来,他们飞来时,1架Z-17单独降落在油库中4个巨大的储油罐的中间,油库当然是防卫的重点,但在它的中间反而十分安静。特种兵在钢罐上粘上了好几个无线引信的炸弹。然后再与队伍集合的。孟买基地的东北角立即闪出了红光,不少地方响起了凄厉的警报声。好在这里还是十分安静,6扇巨大的钢门缓缓打开,特种兵驾驶着6辆拖车把满载的“逆火”拖出了机库。

刚到滑行道,地勤人员就打开了跑道灯,飞机启动了发动机,顿时掀起了一阵狂涛。塔台上立即问飞行员接到什么命令,怎么准备起飞了。我军飞行员“理直气壮”地质问他们:“你们怎么会没有接到命令呢?”

塔台再想与司令部联系,可是程控交换机的病毒已经发作,导致整个基地的电话联系中断,指挥系统乱成了一团。塔台指挥官眼睁睁地看着6架“逆火”依次升空,他只得派人开汽车奔司令部汇报。还没有等到电话通,就见机库那里闪起了一团巨大的红光,指挥官未能听到爆炸声,因为狂暴的爆轰波摧毁了600米外的这座高耸的塔台。其后,库中的核弹头虽然没有引爆,但是其包含的大量的核材料在爆炸所形成的小蘑菇云中升起,大量航空煤油的爆燃将它们推升到更大的高度,大部分散落在这个庞大的基地。印军防化兵化费极大的力量来清理核污染,这又导致基地人员的恐慌。很长时间,这个基地都难以正常使用。

后来事态的发展,印度政府发表声明强烈谴责我军扩大冲突范围,攻击了远离边境的大城市-孟买。还把事情闹到联合国。美日等国还跟着鼓噪了一阵。

我国政府严正指出,印军多次动用孟买基地的战略轰炸机对我军阵地实施狂轰烂炸,造成我军指战员的严重伤亡。我军当然要消除这一威胁我军战士的祸源。联合国无非是希望早日结束冲突而已。

对我军极为有利的是:俄国国防部终于同意向我国出售“逆火C”轰炸机及其备件,双方将共同以金龙电池对“逆火C”进行供电、电气系统的改造。我军感兴趣的是其可变后掠翼装置以及其大功率发动机技术。

印度高层并未从这一打击中接受教训,竟然再次发出核威胁,终于导致我军更严厉的打击。

新德里9月22日

今天是星期一,这是一个印度次大陆典型的阳光强烈的炎炎秋日,此时雨季已近尾声,天气反而更热。昨天彻夜地在印度各地响起的空袭警报,把军人和老百姓搞得疲惫不堪,结果发现都是子虚乌有的“空”袭。

6:00太阳一出,警报声才全部平息。电台、电视的评论员都责怪空防系统神经过敏。印度北部从东到西有7个远程预警雷达站,实施对我国和巴基斯坦的防空警戒。它们受到俄制S-300PMU和安泰-2500防空导弹系统有一部9C15M2型圆周扫描目标搜索雷达,一部9C19M扇面扫描目标搜索雷达,是它们的“眼睛”,也是系统的“命门”所在,只要打掉这对眼睛整套系统就基本瘫痪了。

今天凌晨2:00我军出动了28架歼-17,每个小队对付1套S-300或安泰-2500,每2架对付1部搜索雷达。我军也引进了这二款俄制防空导弹,飞行员都对实物反复进行了模拟攻击练习。侦察卫星不断向它们发送这些搜索雷达车的坐标。他们凭借歼-17超卓的隐形性能,它们不同于F-117而拥有优良的气动性能,而且对任何方向的雷达,包括预警机和卫星雷达,其反射截面都小于0。01。在深夜超低空轻易地突破了印军的防空系统,深入到那些防空系统的南面。大凡预警雷达只对进入国境的目标实施搜索跟踪,而忽略反方向运动的目标,这是提高效率的必然措施。

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他们同时对目标发起了攻击,每架歼-17的机舱内有二枚特制的轻型反辐射导弹,他们以交叉火力发起攻击,每辆搜索雷达车遭受了4枚导弹的攻击,保证摧毁了它们的雷达天线,有的导弹车都被摧毁了,在短期内是无法恢复的。歼-17全部安全返航。然后大批的DF-15M战术弹道导弹接踵而至,它们对S-300、安泰-2500的指挥车、导弹发射车、预警雷达的天线、指挥所,机房逐一进行准确打击,对印军伪装部队设置在周围的大批极为逼真的假目标却视若无睹。印度北部的预警系统一下子都瘫痪了,无从再发警报了。

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还有特种兵和我军科研人员的功劳。在黎明前还有一批特种兵由歼-17T秘密运送到这些远程警戒雷达的附近,他们携带了目标指示设备。他们在远处以激光测距仪精确地测定目标的坐标,然后发送到30000米上空的“飞天”侦察机上,然后向弹道导弹或巡航导弹转发,以引导导弹准确地打击目标。一旦目标被摧毁,就立即上报,防止浪费导弹,如有导弹被印军防空系统击毁,他们又可以引导其他导弹继续攻击未受打击的目标。受过严格训练的特种兵当然不会受那些假目标的迷惑。

印军有二架预警机在东西线上空,一架在首都北部上空,这三架空中的预警机都是在离战线后方约300公里处一个固定地点的上空沿“8”型航线巡航。在黎明时分同时遭到了强大的干扰,正当机上的监控人员在采取一切措施消除干扰的时候,埋伏在它们正下方地面上的我突击队员发射的地空导弹准确地击中它们,空中绽开了三朵火球,在白天的天空中很快化为一团白烟。由于预警机远在新德里北部60公里的上空,并未引起市民的警觉。各空军基地警报声声,大批战机准备紧急升空,可是得不到敌机的丝毫情报,军用网络突然遭堵塞完全瘫痪,一时空军司令部十分混乱。

袭击乌贾因地区的一个导弹生产厂的我军远程战机最早起飞,贴着复杂的地形,一一绕过根据侦察卫星和高空侦察机标定的印军防空雷达,隐蔽地接近目标。其他攻击机群根据目标的远近和攻击的机种,先后起飞,隐蔽飞行,快速地接近目标,几乎都是于当地时间9:30到达了目标上空。在今天之前,中国空军虽然经常越过边界实施攻击,但很少超过300公里。所以新德里和那些远离前线的目标地区军民,根本没有思想准备。有不少在田地里的农民虽然看见一群飞机掠过,也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

新德里东郊的四个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都端坐在大楼内,或在各试验室里忙碌。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政府虽然宣布了全国总动员,由于战争始终集中在边境一带,后方的人只是在电视和报刊上看看战争,一点也紧张不起来。星期六、日不少政府机关和公司照样放假。这四个研究所算是军事机关,周六不放假,周日照样放假的。不少心理学家指出,由于周末的休假,周一的工作效率不会太高,工作人员的思维还不能“提速”到正常水平。而几乎所有的机关都会要求员工周一到单位集中,以便布置一周的工作。

当中国战机的精确制导炸弹和大量的火箭弹击中这些研究所时,那些印军的科技精英还没有来得及问出:“怎么啦?”就全部丧生火海。重型穿甲弹在巨大贯穿力的作用下,把深入地下好几层的地下室内的仪器和珍贵资料全部变成了废墟下的埋葬品。由于是白天,目标十分清晰,轰炸对周围的民用设施没有造成明显的破坏。新德里的防空系统的制导雷达同时遭到歼-13M的反雷达导弹和火箭弹幕的狂暴打击,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

十分钟后,在新德里市民的仰望中,中国的战机潇洒而去,匆忙起飞的印军战机连它们的影子都追不上。

注1:安泰-2500是一种机动式多用途反导弹和反飞机防空系统,俄制新一代防空武器系统。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种反导弹反飞机多用途导弹系统。它能有效地杀伤2500公里距离以内起飞的弹道导弹,也能对付各种类型的气动和气动弹道目标。它能同时攻击24个气动目标,或者同时攻击16枚有效雷达反射面积为0。02平方米以下、飞行速度为4500米/秒以内的导弹。安泰2500防空导弹营包括一部9C15M2型圆周扫描目标搜索雷达,一部9C19M扇面扫描目标搜索雷达,一部9C457型指挥车,4部9C32M型多通道导弹制导站,24部9A83M型导弹发射车,24部9A84M型导弹发射装填车,48枚9M82M型导弹,96枚9M83M型导弹。

注2:DF-15,射程600km,固态燃料导弹,卫星定位中途导引。具备主动与被动突防辅助装置,弹体紧随已分离的弹头,以颇大的红外目标诱骗拦截导弹。

注3:“长风”的空射巡航导弹,射程580公里。1997年列入我军战斗序列。是我空军第一种空射巡航导弹,是俄制Kh…65SE型巡航导弹的国产化型。

中央邦博帕尔远郊

郝志刚师的特种兵们可没有那么轻松了。在大批武直-13M和武直-10M的掩护下,直-14M则运载突击队员,共有14支小分队攻击印度本土的核设施。每个小分队还配有2架武直-11侦察直升机。在清晨6点前后就隐蔽启程了。

最远的一支小分队由崔卫东少校率领,要赶到850公里外的博帕尔市南方的一个隐藏在温迪亚山脉的深山峡谷中的核导弹仓库。他们的机群贴着山沟,有时还要掠过一块块平原,由于是无声无息地掠地飞行,又是按照侦察卫星和高空侦察机选定的路线,避开了印军的设防地区,所以没有惊动任何人。几乎也是9:30到达了目标所在地域。导弹仓库所在的山沟,山头上有防空导弹和高炮阵地,沟口有一个团的守卫部队,导弹和核弹头分别藏在二个在悬崖下挖的山洞里,有一条公路可供导弹运载车通行,山洞各有二道60吨重的大门,据说原子弹在洞口爆炸也损害不了仓库内的导弹核武器。用战机或巡航导弹确实很难摧毁它。

这支突击队的2架武直-12M,突然升空以全部的火箭弹扫射山头上的防空阵地,这个阵地上的印军不像前线的士兵,他们从未吃过这些“无声飞雷”的苦头,当二架庞大的直升机无声地升起突然降临到他们的头上时,他们的惊愕之情是可想而知的了,火箭弹以及被击中的导弹和高炮的猛烈爆炸把他们送到神那里去了。另二架武直-10同时把二枚破路弹,扔到沟口的公路上,严重地破坏了进沟的道路以阻止守卫团的坦克和装甲车冲进来。一架直-14M则在仓库附近的一块空地上降落,机上的50名突击队员一下直升机就向二个山洞仓库的大门猛扑过去,同时另一架直-14M把机上的突击队员分别送往山沟另一侧的有利地形防止守卫团冲入里面的仓库区。

冲击仓库的突击队员一见到印军的守卫就一边扫射一边冲向二个仓库大门。这时仓库的守卫人员已乱成了一团,拼命向打开的第一道大门内冲去,但他们如何跑得过猛虎下山般的特种兵呢。突击队员冲进去后消灭了门内的印军,一直冲到紧闭着的第二道钢门前。这道门的启闭装置是在门内的,里面倒是没有射击孔,大概设计人员也没有想到要让里面的人来作最后的抵抗。突击队员迅速在钢门上吸上高爆定向炸药,然后退出洞口。此时在沟口一带防御的突击队员已经与冲入山沟的印军展开了激战。印军是沿着公路冲过来的,而我军则在山沟的另一边的高地上隐蔽地以枪榴弹和机枪火力有效地进行阻击。二架武直-12M和二架武直-10M则在武直-11M侦察直升机的指挥下,与印军守卫团的4架武装直升机展开了激战,以性能和火力上的压倒优势,10分钟不到就干净利落地全歼了这4架直升机。

再说退出大门的二组突击队员隐蔽到安全的地方,就以无线电引爆了高能定向炸药。又等了1分钟确认导弹没有被引爆,突击队员在强光灯的照射下,再次冲入硝烟弥漫的内门一看,定向炸药果然只是把第二道钢门炸出了一个洞,并且把门内的印军全部震死了。他们迅速地装上了大量的高能炸药和无线电引信和5分钟定时引信,然后撤离到武直-14M上。在武直-11M侦察直升机上指挥的崔卫东营长命令4架武装直升机向印军守卫团猛攻,以掩护武直-14M撤离在高地上防守的队员。全体队员登机后,机群迅即撤离,崔营长亲自启动了引爆装置。二个山洞口立即喷发出烈火和狂烈的冲击?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