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醒狮 > 第116部分

第116部分(1 / 1)

>    -缅北地区毒枭、民族分离武装和盗匪丛生,毒品泛滥,军政府的管治根本达不到这里,以致经济混乱,民不聊生。

-缅共的主要力量在缅北地区,在孟洋、松隆、孟昔等地建有几块根据地。当然在其他省,甚至在仰光、曼德勒、毛淡棉都有缅共的组织。

-人民军有20000人,但有战斗力的约5000多人。武器装备也参差不齐。

-由于武器装备和经费,短期内也难以大幅度扩展根据地。非常担心“民运”份子引进帝国主义势力。

王刚介绍了中方的设想,当前缅甸的形势对缅共的大发展极为有利,中国经济和军力的超常发展也为大规模援助缅共创造了条件,我们绝对不能允许任何人把帝国主义势力引进缅甸。我们将在云南建立庞大的援缅基地,不但为缅共培养军事人才,更主要是培养经济和管理人才。并以特种兵团直接协同人民军大规模扫荡缅北地区的各股毒枭、民族分离主义武装和盗匪,对顽抗者坚决歼灭。对一部分投降的分离主义武装,则妥善加以收编组织,让他们协助守卫民族地区。至少在缅甸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建立连片的根据地,并在仰光等中心城市加强缅共组织,以积蓄力量。

这一总目标令奈洪其主席等极为振奋,可是以他们的力量是不可能在短期内达成这一目标的,因此又令他们疑惑。中方的方案彻底消除了他们的疑虑:――以神奇的黑斑蝶彻底销毁缅北和金三角的罂粟花,断绝毒枭和各股武装的经济来源。

――我军可以派遣顾问和技师协助人民军进行整编,提供适合山区作战的武器,组建强大的主力旅,作为扩大根据地的突击力量。其余的改编为地方武装,协助主力部队守卫根据地。

――尽快建立根据地政府行使形状管理权。我国将动员大批开发人员和企业来根据地投资开发,建农林牧场、种植园、矿山、工商企业。他们向根据地政府支付土地使用费、税收,将使政府有稳定的收入,招收的大批工作人员将使大批无业人员有了工作。中方将提供巨额贷款以修建缅北的公路系统,这又可以为大批脱离毒品生产的人提供正当的职业。

――我国与缅甸政府将扩大合作,在大城市建立的中缅合资企业将成为城市缅共组织的坚强后盾。

――为了减少行动的阻力,在现阶段尽量减少与政府军的冲突。今后根据地夺取较大的城市后,可以接收仰光政府委派的上层地方官员,让他们表面上掌权。

这一方案令缅共领导十分叹服,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就要见到胜利的曙光了。双方很快达成了协议,接着又制订了行动方案。

7月26日奈洪其一行人在中央工作组副组长陶鼎宽副部长和27军63师师长彭玉璋等人陪同下,乘运-8直达位于滇西边缘潞西郊外的援缅第一基地。中央工作组已在潞西建立了东线指挥部,由彭玉璋大校任指挥长。这里原来是我军的一个占地很广的演习、射击基地。他们一下飞机就见大批的工程兵在作业,不少大中型电动直升机不断起降,在运送设备、材料和人员,就着山坡建的指挥部已经初具规模,一个颇具规模的直升机前进基地,已经可供使用。他们在指挥部的一个会议厅中听取了27军工兵团团长董甲本上校的汇报,奈洪其主席这才知道这个基地的建设规模,在这崇山峻岭之中要隔离出150多平方公里的基地,是多不容易啊。将加宽抵达滇缅公路上潞西的公路;扩建内部机场以便起降运-14大型运输机;建立庞大的指挥通讯中心,以便与根据地各处建立通讯联系;还要修建巨大的医疗中心,使伤病员能得到最及时的治疗。直升机基地将继续扩建,这里离孟昔根据地直线距离不过100公里,到最远的孟洋也不过300多公里,很容易对那些根据地进行垂直补给。这里不但有军训基地,也将建设各种类型的农林牧和工商业的培训基地。后来缅共也选送了不少人员进入我中央党校和各大学培养。

经与孟昔根据地进行无线电联系后,27日一架直-9M将他们安全地送到了孟昔山区的根据地,随行的主席卫队队长选了许多称手的武器带去装备他的卫队。他们一到根据地就召开了紧急会议,进行机构的调整,人民军的整编。不少人进入潞西基地去接受短期或长期的培训,63师也派遣了不少指战员来充实人民军。为各根据地和人民军的各支部队配置先进的通讯工具,使缅共中央随时能掌握各方面的动态。

奈洪其主席亲自主持了紧张的组织工作,与陶鼎宽副组长及彭玉璋指挥长一起研究后,决定尽快展开军事行动,在实战中锻炼部队、选拔干部,并搞好两军的协同作战。作战计划是:――第一阶段,在缅中边境的孟昔、松隆和孟洋一带扫荡各股匪帮,把三块根据地连成片,宣告建立根据地政府。由于紧靠我国,后勤补给也容易。

――第二阶段,根据地巩固后,主力即向西、向北发展,尽快控制滇缅公路和密支那-利多公路沿线地区。以确保这条钢铁运输线的畅通。这一行动可以得到我前线部队的支持,又有公路可以运输补给品。军事上问题不大,困难在于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根据地,必须做好克钦族上层的工作。另外组织部队向东扫荡金三角地区的毒枭。

――第三阶段,从北端的根据地沿那加山南下,控制整个缅印边境和缅甸-孟加拉国边境,直达印度洋。要在钦族人的地区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今天经初步整编的缅共人民军第1师-其中充实了大量的我军指战员-的7000名官兵,在孟昔召开了誓师大会。奈洪其主席亲自作了动员,指战员们士气高昂。彭玉璋师长看着誓师会上的这支雄师,心中正是感慨万千。耳边回响起前天王刚接见他和武永清军长时的讲话:“你们曾经多次要求去中印边境前线作战,这次派你们军执行的任务更艰巨,你们在缅甸的行动也直接支持了中印边境反击战。而且打击的力度将更大。在中印边界的东段,我们到了现在的位置,已经不可能再向南方推进了。但是你们一旦帮助缅共建立了克钦族和钦族地区的根据地,那么就可以组织克钦族和钦族的武装力量,在印度的整个东北战区展开游击战,支持他们搞民族自治。半个世纪来印度人通过支持达赖集团搞西藏独立,试图控制西藏。我们这次‘以独制独’,一定要打乱他们的阵脚,让他们不得安生。你们在老挝的战斗意义更大。我们一定要把目光放远些,越南试图夺取我们的南沙群岛,难道是他们的海军比我们厉害吗?不是的,是他们认为他们的海空军到南沙的距离比我们近得多。我们如果在老挝的南部建立了强大的基地,他们还有距离优势吗?…”

彭师长决心协同缅共人民军打好这一仗。人民军的指挥员第一次接触到电子沙盘、计算机图上作业、空地协同作战,垂直突击,空中指挥平台等概念,大开眼界。装备也有了实质性的升级换代,由于这是改编后的第一支主力部队,装备了“电甲虫”微型步兵战车、TJ-1火力突击车、60无声迫击炮,电脑控制的82迫击炮,超轻型105/155榴弹炮等。该师还拥有了第一支陆航大队,装备了一批电动WZ-9武装侦察直升机、Z-9、电动米-17等。有了这么充分的准备,以及如此强大的实力,他们在缅北地区的扫荡行动,如同秋风扫落叶。经过3周的高强度作战,孟洋-松隆-孟昔一带的非法武装和毒枭全部被歼灭,但其影响遍及整个缅北地区,甚至整个缅甸。

那些毒品集团,本来已经为罂粟花遭受莫名其妙的全面毁灭而焦头烂额了,突然遭到如此狂猛的打击,顿时全面崩溃。以往他们还可以借熟悉的地形逃窜,这次人民军都是利用直升机运输突击队布置好了拦截的兵力后,才展开战斗的,极少有人能逃出重围的。有极少数的政府军营连级单位,与毒枭有勾结,试图为他们解围,当即遭到人民军的坚决打击,损失惨重。不过对俘虏的政府军官兵,都经过教育后,让他们的上级把他们领回去了。经他们的口,政府军的上层知道缅共的人民军已是今非昔比了,已拥有先进的重型装备,特别是武装直升机,让他们明白了中国支持的力度。那些政府军没有上司的命令再也不敢插手缅共与毒枭的决战了。这也促使了缅甸军政府的访华行动。你没有实力的话,是没有人会认真来找你谈正事的。

吴貌成主席回国后,立即启动了缅中协议的实施,扩大了驻昆明总领事馆的规模,以大规模引进中资。一系列对外资的优惠措施发布了,响应最快的当然是我国企业。中国银行仰光分行扩大了规模,昆明的中南投资集团一口气在缅甸投资了中缅合资的实兑渔业公司、格拉杜里渔业公司、伊洛瓦底江口的大片种植园和滩涂养殖场,密支那和马莫附近的大片林场,以及在仰光的“华缅”贸易公司和安达曼海运公司等企业。根据两国政府协议成立了缅中联合电讯公司,改造缅甸的电讯网络,并构建电脑网络的高速公路。

我国在曼德勒也开设了规模巨大的总领事馆,为大批开设的各类中资公司和企业提供服务。在后来发展中,这里成了一个枢纽,缅共根据地生产大批山货和轻工产品源源不绝地运到缅甸南方,缅北和我国藏南地区所需的设备、物资则通过海运和铁路运到北方。

缅甸军政府得到了巨大的实惠,那些合资公司,缅甸大都是以土地或中方的贷款入股,还可以收取土地使用费,捕鱼执照费、各种税收。派到合资公司任职的退役军官们,只是挂个名,到时候领薪就是了。哪里会管那些渔业公司捕了多少鱼,林业公司伐了多少林木。尤其是经过秘密接触,缅共答应根据地的县级以上城市,中央政府可以派遣主要官员,但必须尊重缅共的行政管理权。根据地的物资只要交税就可以运到缅甸各处出售。这样一来,缅甸首次出现了能管治到全国各地的中央政府,又增加了税入。那些在根据地当官的是最轻松的了,这里不会有治安问题,也没有灾民来找他们麻烦。这些“县长”、“警察局长”居然成了“肥缺”。

缅甸的经济发展全靠大批华人的进入,这是有目共睹的事,缅甸是不可能一下子培养出那么多人才的。大批华人独资或合资企业,由于经营得法,又有中银的资金支持,大都很快就有了盈利。而且绝大多数企业具有战略意义。例如,那二个渔业公司,投资都很大,不但有良好的港口,还占用大片土地建设了后勤基地,有油库、医院、宾馆式的宿舍。还有直升机基地,这是为了侦察鱼情、接送拖网渔船的船员所必须的。11月初各2艘先后到达了实兑和格拉杜里两处港口,它们的出现,不但引起了缅甸舆论的赞叹,也引起了印度海军的惊慌。前者是赞叹它们的先进设备,后者是对它们先进设备的军事用途感到震惊。它们怎么啦?由于第一艘被命名为“恒山”号,西方国家称它们为“恒山”级电子反潜侦察舰,是前苏联拖网渔船-侦察舰的翻版。

我国当然予以驳斥,坚持这是拖网渔船。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的富含营养物质的河水,造成了有名的安达曼渔场,它们确实也能捕到不少鱼。而且多次发现印度渔船越界捕鱼,召唤缅甸海军把它们赶走。1500吨级的船体,比较宽大,能在恶劣海况时正常航行。后尾有直到海面的渔网滑道,便于起网收获鱼货。滑道前的甲板上有一个直升机机库,这也是拖网渔船的常规设备,用于侦察鱼情,紧急情况时抢救伤员,运送一些急用的机件。恒山号装备的是经改造的Z-2H超轻型电动直升机,是无尾的,依靠旋转尾梁的气动力产生反扭力。机体下面有二个长条状的密封舱,既可以收放起落架,又可让直升机安稳地浮停在海面上,然后放下声纳以侦察鱼情。桅顶上有一个碟状的多功能光电探测仪,现在已不是让船员爬到桅杆上去观察鱼情或远处的海情的时代了。桅杆上的天线和雷达是多了一点,这也不值得大惊小怪的,在远洋航行必须有气象雷达、导航雷达、避撞雷达等等。

印度海军当然注意到,渔船有强大声纳设备,似乎超出了捕鱼的实际需要。繁多的天线和雷达肯定是用来侦察的。舰载直升机的旋翼是隐形的,粗大的尾梁并不只是产生反扭力,其中肯定有侦察潜艇的磁探仪,它的声纳装置当然也可以探测潜艇。据美军侦察的结果,直升机的二个长条密封舱中装了不少电子侦察装置。电动旋翼使它拥有令人羡慕的机动性和长航程。这样的4条“渔船”在印度海军视为自己势力范围的安达曼海和孟加拉湾游弋,当然要令他们坐卧不安啦。

实际上它们的功能远远超出了外界的猜测,它们都是全电推进的,可是发电能力远远超出推进的需要,甚至加上那架小直升机也用不了的。还有巨大的金龙电池库可存储巨量的电能。秘密在于它可以从船底放下一条供电电缆,电缆头上有声纳应答装置,我军的潜艇上的机械手抓住它后,连接上受电座就可以为潜艇的电池快速充电。潜艇上虽然有空气置换装置,但时间一长空气质量就很差了。如果放出通气管,即使是塑料的也很容易暴露潜艇位置。船底可以沿充电电缆再往下放出二根充满水的较粗的柔性管道,机械手把它们与潜艇的专用通气座连接好以后,船上启动水泵抽掉管道中的水,然后就可以向潜艇压入新鲜空气,抽取污浊的空气。甚至可以通过这些管道送入新鲜水果和蔬菜。当然潜艇可以通过连接渔船的光缆,向总部发送信息,接收最新的敌情和指令。渔船的发电机、螺旋桨的声音掩盖了船底下的一切。紧急时,渔船可以派遣直升机飞往上千公里外的潜艇所在海域,然后停在海面上,把潜艇的伤病员接到船上来救治。甚至给伤病员一个船员身份,送到就近的外国港口的大医院,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它们简直就是潜艇的支持舰。

湄占9月23日

这是泰北一个城镇,神奇的“九十三师”的总部就设在这里。

从曼谷的中文报纸有关旅游的广告栏内,经常可以看到许多旅行社组织到“金三角”和九十三师的专线旅游团的广告。九十三师是抗日战争的后期,中国军队应东南亚盟军总司令的请求,派谴的一支远征军。他们入缅配合英军作战。如今居然成了旅游地的代名词。如今九十三师的驻地位于泰国北部边境城市清莱以北的山区。从清莱向北走30公里的山路,就进入九十三师驻地。这里本应是泰国的领土,可好像有一道“国境线”,泰国移民局的警察在这里设有关卡,出入的人员和汽车都要停下接受检查。过了这道关卡,人们似乎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排排整齐的竹屋、木房……简直和中国云南的边寨一模一样,加上一些商店、饭馆……都是用中文做招牌,使来自外地的中国人有着浓厚的乡土感。其实,这里只是九十三师的一个对外开放的驻地。

九十三师的实际控制范围,不仅包括这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山区,而且还控制紧连这里的缅甸东部、湄公河以西、中国云南以南的大部分山区,甚至在泰国的西北与缅甸交界的地区,也有它的分支。

当年由于中国军队作战英勇、战绩辉煌,颇得盟军的赞赏,也得到东南亚地区人民的敬意。抗日战争结束后,?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