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醒狮 > 第68部分

第68部分(1 / 2)

>龌骰亍=佑α说?5空降军的空降兵,实现了对班公湖北岸的第三整编山地师的包围,并切断了他们与第一和第四整编山地师的联系。

经过彻夜的努力第43空降师的官兵和装备已全部运抵前线,凌晨他们就会同56集团军的168师以及独立3师,在大批攻击机的火力支持下对第三整编山地师发动了总攻。遭受了整夜袭扰,早已疲惫不堪的印军,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周围制高点上我军的大批火炮居高临下,以猛烈而准确的火力切断了基地内各处印军的联系。那些空地协同引导员则以激光枪和雷达照射器不停地为H-6投掷的“飞蛇”滑翔炸弹指示目标,它们巨大的破坏力不但摧毁了印军的坚固的工事,而且摧毁了印军抵抗的意志。我军的各支突击队以火焰喷射器、枪榴弹、反装甲火箭筒等突击兵器,分片歼灭各坚固工事中负隅顽抗的印军。并以三个梯队轮番进攻,根本不给印军以喘息的时机。在我军如此狂猛的突击下,基地内各处的印军,在6个小时后就纷纷投降。师部的几个主要官员则借助复杂地形在卫兵的掩护下穿越空喀山口逃回了印度。我军在西线也取得了一块宝贵的前进基地,缴获了大批的物资。前指把该基地命名为天鹰四号基地,交第15空降军作为基地。大中小型运输机不断起降,迅速结集了大批进攻部队。其中一架运-14M运送了一套组装的KPT-6一体化核动力发电机组,将和基地的发电机一起昼夜发电,为前线的大批电动军车和直升机、运输机提供电力。

陆航兵团的直升机又把大批部队输送到第二整编山地师的侧后方,加强了对他们的进攻。在独立4师和57集团军171师和170师一部的联合进攻下,到夜幕降临时,印军阵地已经岌岌可危。他们能坚守二整天,一是复杂的地形帮了忙,二是西北面的第四整编山地师的增援部队也帮了他们。我军攻击部队不断增加,装甲运兵车在快速调动部队,并在空军火力的支持和直升机的垂直输送下在各个战略要点部署了阻截部队,对余下的第一、第四、第二整编山地师实现了隔离,达到了隔而不围的阶段。部署在二线的印军第23师和第24师,开始向前线增援,但都遭到我军的有力阻截。

我军在西线的强大攻势,对印军的向巴基斯坦的猛烈攻势起了牵制的作用。同样的,正因为印军把主力和绝大多数的空军投入了印巴战线,我军才得以快速地推进。

第三天,5月28日东线继续保持推进的势头。

——在东部,48集团军的143师的前锋直逼瓦弄北部的印军阵地,印军的68师急忙前往增援。双方展开了激战。

——在中部,我军独立6师的部队沿雅鲁藏布江向印军的67师展开猛烈的进攻。而48集团军的142师则沿苏班西里河扫荡这一带的印军据点。快速部队144师和中央突击师则从天鹰一号基地一带出发直插印军第九整编山地师的侧后,参与对他们的围歼,并阻截前来增援的44师。47集团军的140师和刚刚到达的139师的一部从北部向印军第九整编山地师发起猛攻。

——在西部,快速部队141师和独立5师直扑得到印军42师增援的达旺的守军。

与1962年10月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完全不同,在东线这一主战场,中方在东部的推进要大大地快于西部。这一点引起了印军东线司令部的困惑。

在西线,

——在北部,由于印军把原来与第一整编山地师互相呼应的第五整编山地师被派到印巴战线去攻击巴军。第15空降军会同56集团军的快速部队168师直插部署在奇普恰普河南岸的印军第一整编山地师这支孤军的侧后,而独立3师和56集团军的167师,以及不断运来的166师部队猛烈地向他们的正面发起攻击。印军的北部战区司令部命令斗拴特别里奥地的守军派出2个步兵团前往增援,同时急忙请求西线司令部把第五整编山地师的主力第20山地团回援第一整编山地师,得到批准。可是这一团人马刚离开印军的北部重镇斗拴特别里奥地,又被阻截在离第一整编山地师主阵地只有15公里的山谷中。

——在南部,57集团军的快速部队171师直插印军第二整编山地师的西部,与前来增援的印军第23、24师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独立4师则移动到第二整编山地师的北部,坚决阻截第四整编山地师派出的增援部队。而57集团军的170师和不断增加的169师部队从东边和南边向第二整编山地师发起猛攻。

我参战部队如同下山的猛虎,迅猛地扑向入侵的印军。凭借突然袭击的先手优势,又以勇猛顽强的意志准确地贯彻了天鹰计划的方略。在初战中大获全胜,大长了我国军民的志气。

到下午16:00时分,战况发生了变化。印军经过了极大的努力,定购的预警机重新先后在西线和东线升空执勤,科希马、提斯浦尔和巴里加斯的远程预警雷达基地初步修复,投入了使用。一批防空导弹阵地也重新修复,对远程雷达基地和预警机提供了有力的保护。空军开始派出战机与我国空军展开了制空权的争夺战,并派出小分队利用复杂的地形对我公路系统和后勤基地实施偷袭。地面部队也从初期的混乱中恢复过来,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不断派遣小股部队展开突袭和反击。双方在全线展开了激战。

21:30我侦察卫星发现印军的二个重型装甲师部署在萨地亚东面的山前丘陵区,企图凭借重型坦克的优势重创我军。这些信息迅即传送到我军统帅部,战场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移民大转移

新德里的高级决策人员只是从文档上知道,在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有900多万移民,实际上这群人有很大的流动性。5月下旬这儿的冬小麦已经收获,春播也已基本结束,进入了一段农闲时节。大约100多万移民回到他们的故乡去探望乡亲去了,20-30年的移居生活,远远不足以让移民们“断根”。中印边界反击战一爆发,在留下来的移民中引起了极大的惊慌。位于最前沿的移民本来就不多,定居的年份又短,一下子都带了细软回家乡避难去了。

移民大转移是天鹰计划的一个重要的环节。1-4#前进基地的农垦战士被派出去接管天鹰一号――天鹰四号基地附属的牧场时,也接管了附近的小农场。而大批经过木牛工程局各个农牧业基地培训,经过严格考核的农垦人员,被空运到1-4#前进基地以适应这儿的环境。实际上从印巴战争一开始,中央就拨出巨额资金给木牛工程局,在富裕农业人口最多的山东、四川、安徽和江苏四省建立了很多的农垦培训基地,招募了大批的农民,让他们学习新型的农牧业技术。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当地农业的科技水平,更重要的是为大规模地开发即将收复的东线准备人力资源。而新疆的农八师以及后来纳入木牛工程局的几个军垦农场,则大批培训人员,一方面可以提高北疆的节水农业的比例,也为接收侵占的西段边境土地的印度非法移民丢弃的农地作准备。

随着战线的快速推进,涉及的印度非法移民数量大幅度地增加,在察隅地区的易古通、马尼岗、塔克新和哥里西娘和错那地区的车新桥这些小镇,有的人口达5万多。前指派遣了大批的武装工作队,对分散的农户,先把他们动员到小城镇,然后集中动员非法移民们“暂时”撤离战区,以避免激烈的战火造成大批平民的无谓牺牲。那些小城镇的印度民政官员都坚信战争“很快”就会结束,也一起动员移民们先回老家去避一避。由于我军严格执行不破坏公路的的命令,印度工兵修建良好的公路系统极大地提高了非法移民的撤离速度。各种汽车、拖拉机、骡车、马车,甚至手推车组成了道道洪流,从山区滚滚奔向南亚平原。在各条公路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公路的一边是移民的撤离队伍滚滚向南,另一边是向北增援的印军车队。

中央对收复地区的开发作出重要决策:

——在原中印的停火线上建立严密的隔离线,由武警部队守卫,严禁无组织的人员进入该区。这也是为了防止印军埋设的地雷伤人。

——从基地派出的农垦人员只准在原有的耕地上耕种。所有这些分散的农地,由农场…分场-小队…个人承包的小农场,逐级严密地组织起来,按现代化经营模式开始运转。

——未经专家的规划,严禁把牧场改为农地,更不准砍伐森林。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